腐蝕疲勞損傷非線性表面波檢測技術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G115.28
【圖文】:
中北大學學位論文超聲應用于表征材料中。而且這些效應在受損材料中是很明顯的,但在完好無損幾乎測量不出來,因此,非線性超聲檢測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非線性超聲檢是指有限振幅的超聲波在介質(zhì)中傳播,介質(zhì)中遇到微缺陷和不連續(xù)的界面與其相產(chǎn)生多種非線性超聲響應現(xiàn)象,其對材料微觀結構變化很敏感。傳統(tǒng)超聲測技術聲波在介質(zhì)中的傳播特性,對材料微觀結的變化不敏感[1]。如圖 1.1 所示是檢測缺陷尺寸對應的各種方法。
頻率也發(fā)生了變化,出現(xiàn)了二次及以上的高次諧波成分。產(chǎn)生高次諧波的現(xiàn)象如圖2.1 所示。(a) 無高次諧波產(chǎn)生(b) 有高次諧波產(chǎn)生圖 2.1 產(chǎn)生高次諧波的現(xiàn)象如圖 2.1 所示,超聲波在固體材料中傳播時,單一頻率的超聲波與其材料中的微裂紋、位錯和滑移帶等缺陷相互作用,導致超聲波形會發(fā)生非線性失真和高次諧波的產(chǎn)生等現(xiàn)象。Rayleigh 表面波是由縱波和橫波在傳播速度相等的條件下疊加而成的波,其具有衰減程度比較小、傳播距離比較遠、能量主要集中在構件表面和可以在光滑曲面上傳播卻不發(fā)生反射等優(yōu)點,能夠?qū)崿F(xiàn)構件表面和次表面缺陷的檢測,其測量過程簡便且容易實現(xiàn)[3]。Rayleigh 表面波的檢測原理如圖 2.2 所示。
圖 2.2 Rayleigh 表面波檢測原理,在半空間自由表面中,Rayleigh 表面波沿其 x質(zhì)的里面。圖 2.3 半空間自由表面及其坐標系位移勢函數(shù)為: 1=-Rpzi k x tRAi e ek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姚風雪;盧克清;牛萍娟;于莉媛;;局域表面波的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13年S2期
2 邵偉偉;任相魁;張?zhí)旌?;光折變表面波的穩(wěn)定性分析[J];南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3 劉英姿;高頻表面波雷達[J];飛航導彈;1996年11期
4 Hayrettin K銉ymen,陳煥林;用旋轉(zhuǎn)三棱鏡會聚表面波[J];壓電與聲光;1986年06期
5 王定華;;平面表面波激勵效率的研究[J];成都電訊工程學院學報;1981年02期
6 王靖濤,黃新國,丁美英,李國成;鋼管混凝土表面波檢測的小波分析方法[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年11期
7 何存富,周辛庚;表面波的非接觸式產(chǎn)生與接收[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8年08期
8 張建華,欒蓉;靜水中表面波的力學分析[J];大學物理;1994年02期
9 王強;;左手介質(zhì)中表面波特性[J];科技資訊;2008年18期
10 王華,張永剛,黃小毛,唐海川;表面波導條件下雷達的探測特征[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03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虎;;無窮多海洋表面波相互作用的動量守恒和共振條件[A];第二十五屆全國水動力學研討會暨第十二屆全國水動力學學術會議文集(上冊)[C];2013年
2 王靖濤;黃新國;丁美英;李國成;;鋼管混凝土表面波檢測的小波分析方法[A];第八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3年
3 吳忠航;昌錫江;區(qū)瓊榮;何龍;李澤斌;粱榮慶;;圓柱形波導激發(fā)的表面波等離子體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等離子體科學技術會議會議摘要集[C];2011年
4 蔡紅華;聶萬勝;豐松江;;表面波放電等離子體對電場的作用分析[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5 黃歆;汪承灝;應崇福;;壓電晶體偽表面波模式的嚴格界定[A];中國聲學學會2002年全國聲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6 潘永東;王威;仲政;;缺陷與表面波的作用機理及其激光超聲表征[A];中國力學大會-2015論文摘要集[C];2015年
7 任兆杏;張俊彥;王舟;任p
本文編號:27900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790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