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金屬論文 >

Sn-Sb基復合耐高溫釬料制作工藝及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0 19:34
【摘要】: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服役條件更加嚴峻,對器件中互連材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高溫環(huán)境下高功率性能的穩(wěn)定性,必然需要使用高溫釬料;ミB材料與芯片的晶體結構、晶格常數(shù)、熱膨脹系數(shù)及高溫穩(wěn)定性嚴重影響器件的可靠性,高導熱陶瓷材料作為第三代半導體常用的基板材料,其在工程中是硬度最高剛度最好的材料,為了釬料與基板材料匹配度高,連接強度好,必然需要提高釬料的力學性能。納米材料因其優(yōu)越的物理性能被應用于各行各業(yè),為了提高釬料的力學性能,本文通過兩種制作工藝制備Sn-5Sb-nano Cu復合釬料。一種是通過機械攪拌的方法將其制備成Sn-5Sbnano Cu復合焊膏,另一種是通過熱壓燒結工藝制備成Sn-5Sb-nano Cu復合焊片。并對兩種工藝條件下復合釬料的微觀組織分析研究,對其潤濕性能、剪切性能以及顯微硬度測試分析,探究納米Cu顆粒對其性能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焊膏制作工藝下,在Sn-5Sb中添加納米Cu顆粒后,復合釬料在加熱溫度達到Sn的熔點以上時,納米Cu顆粒與Sn反應生成微小的Cu6Sn5化合物,其可以作為異質形核質點彌散分布在基體釬料中,細化焊點體釬料微觀組織,而且隨著納米顆粒添加細化效果更顯著。添加納米Cu顆粒使得復合釬料的潤濕性能下降,當添加量為1.0 wt%時,潤濕性下降了13.4%,此時達到最低。在焊膏制作工藝下,添加納米Cu顆?梢砸种平缑鍵MC的生長,隨著添加量的增加,抑制效果越顯著,但對其形貌基本無影響。這是由于納米Cu顆粒具有高的表面能,根據(jù)吸附理論,納米顆粒容易被吸附在界面IMC層的上表面,導致界面IMC層的表面能降低,增強晶面的穩(wěn)定性,從而使界面IMC生長速率減小。對Sn-5Sb-nano Cu復合焊膏力學性能測試發(fā)現(xiàn):焊點體釬料的顯微硬度隨著納米Cu顆粒含量增加呈現(xiàn)先上升再下降的趨勢,在添加量為0.1 wt%時,硬度達到最大為207.3 MPa,而Sn-5Sb/Cu焊點體釬料的顯微硬度為162.7 Mpa,提高了27.4%。當添加量為1.0 wt%時,僅為183.9 Mpa。對焊接接頭的剪切強度測試得知,剪切強度同樣是先上升再下降,在納米Cu含量為0.3 wt%時,剪切強度提高了13.8%;但當添加量為1.0 wt%時,剪切強度下降明顯,下降了5.1%。分析為添加納米顆粒由于其細晶強化和彌散強化的共同作用下,使得焊點力學性能一定程度提高。同時由于添加納米顆粒導致焊點中氣孔數(shù)量的增加,氣孔作為應力集中點,裂紋發(fā)展的潛在區(qū)域,嚴重影響了焊點力學性能,導致焊點力學性急劇下降。在燒結制作工藝下,Sn-5Sb-nano Cu釬料燒結工藝參數(shù)確定為燒結壓力20 Mpa、燒結溫度180℃、保溫時間60 min。對燒結后的復合釬料片進行微觀組織觀察,可以觀察到燒結后仍然存在不可避免的微裂紋。在微觀組織中有彌散分布的化合物,分析為添加的納米Cu顆粒在燒結后完全反應生成Cu-Sn化合物,納米顆粒并不是以純金屬的形式存在。分析在燒結制作工藝下,納米Cu顆粒對Sn-5Sb基體釬料潤濕性能的影響,結果潤濕角大幅增加,即釬料潤濕性能下降明顯。對焊后焊點界面IMC的厚度測量得知,添加納米顆粒對焊點界面IMC厚度無影響。分析為納米顆粒在燒結后已經(jīng)完全反應生成了Cu-Sn的化合物,所以在焊接過程中難以發(fā)揮其納米顆粒的優(yōu)良性能。
【圖文】:

微觀組織,釬料合金,釬料


Dele-Afolabi[16]等在 Sn-5Sb 中添加 CNTs,發(fā)現(xiàn) CNTs 可以有效制界面 IMC 的生長,延緩界面 IMC 的生長速度。Esfandyarpour 等發(fā)現(xiàn) Bu 可以提高 Sn-5Sb 釬料合金的拉伸性能,細化釬料組織。閆焉服等[17]研究并發(fā)表了一項專利,闡述了一種新型高溫釬料 Sn-Sb-Cu備方法。將其按照如下重量百分比配比,Sb:8~20%;銅 Cu:3~7%;為錫 Sn 。將其按比例稱量好,通過高頻熔煉得到釬料合金;合金的熔化在 250 ℃~320 ℃之間,相較于高鉛釬料綜合性能優(yōu)良,潤濕性能也滿足條件。馮麗芳等[24]研究發(fā)現(xiàn)在 Sn-10Sb-5Cu 釬料中添加 Ag 和 Ni 元素,釬料熔化溫度下降,熔程變窄,,不利于釬料的鋪展?jié)櫇瘛8蕵涞碌萚18]針對在 Sn-22Sb 添加 Sb,Bi 元素后的高溫釬料合金微觀組織研究。結果得知 Sn-22Sb 釬料合金微觀組織主要由 β-Sn 和 Sb2Sn3構成。 Bi 元素使得大塊狀的 Sb2Sn3化合物尺寸減小,數(shù)量增加。然而 Sb 的含量到 50wt%,Sb2Sn3化合物逐漸消失,取而代之是粗大的塊狀 β-SnSb 組Sn-50Sb 釬料合金的固相線溫度比 Sn-22Sb 合金提升。但液相線溫度相對,可以添加合金元素降低其溫度點,使其可以使用二級封裝中。a) b)

釬料,照片,燒結技術


的 Ag 粉在燒結過程中,在 40 MPa 壓力下于 250℃可以形成相對牢固的燒結接頭,并且得到的接頭致密性良好,雖然仍存在小孔隙缺陷,但接頭的導電、導熱性能均優(yōu)于高鉛釬料焊點,力學性能也較好;接頭微觀組織均勻且多孔,強度和塑性好,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高溫條件下服役的可靠性。燒結技術在無鉛軟釬料中的應用并不多見。其中 2010 年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王帥[28]等人采用低溫燒結納米 Ag 漿技術,研究表明:燒結所形成的納米 A層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熱導率可達到 193.7 W/(K.m),燒結接頭的剪切強度可以達到 37.5 MPa。鍍 Ni-CNTs,石墨烯等有著優(yōu)良的導熱導電性能,可以細化釬料組織,但是其比重較輕,容易上浮,在熔融的液體內(nèi)易團聚。傳統(tǒng)的熔煉方式很難將其加入到釬料中,所以研究者采用燒結技術,通過球磨法和熱壓燒結技術將鍍 Ni-CNTs,石墨烯等材料成功添加到釬料中。2009 年天津大學韓永典[29,30,31]等人利用粉末燒結技術的方法成功合成了 Ni 涂層碳納米管復合釬料(Ni-CNTs-SAC305),并測試了復合釬料的物理性能、熱性能、力學性能,觀察釬料的微觀組織,結果表明,隨著 Ni-CNTs 的加入,密度降低,潤濕性能提高。機械性能呈現(xiàn)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并且當添加量為 0.05 wt%時,性能最佳。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G4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海燕;曾鍵波;謝羽;路美秀;牛艷;李霞;;Sn-Sb-Cu-Ni焊料和焊點在低溫條件下組織和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15年11期

2 張亮;Tu K N;孫磊;郭永環(huán);何成文;;納米-微米顆粒增強復合釬料研究最新進展[J];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1期

3 李秀朋;龍偉民;沈元勛;裴夤];;燒結時間對自釬劑釬料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J];焊接學報;2014年07期

4 甘樹德;甘貴生;王濤;杜長華;李宏博;;Sb,Bi元素對Sn-22Sb高溫釬料合金組織的影響[J];精密成形工程;2014年03期

5 蘇飛;王淵;李偉佳;熊吉;;微焊點電致?lián)p傷與斷裂的實驗及數(shù)值研究[J];實驗力學;2014年03期

6 張亮;韓繼光;劉鳳國;郭永環(huán);何成文;;納米TiO_2顆粒對SnAgCu釬料組織與性能的影響[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3年09期

7 何鵬;林鐵松;杭春進;;電子封裝技術的研究進展[J];焊接;2010年01期

8 房衛(wèi)萍;史耀武;夏志東;郭福;雷永平;;電子組裝用高溫無鉛釬料的研制[J];電子元件與材料;2008年03期

9 張健康;符世繼;楊有才;黎玉盛;謝明;尹長青;張春榮;;微量稀土元素對錫銀銻無鉛焊料顯微組織的影響[J];貴金屬;2007年S1期

10 王鳳江,錢乙余,馬鑫;納米壓痕法測量Sn-Ag-Cu無鉛釬料BGA焊點的力學性能參數(shù)[J];金屬學報;2005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韋小鳳;電子封裝用AuSn20共晶焊料的制備及其相關基礎研究[D];中南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賈克明;基于剪切力學行為下的BGA板級封裝可靠性[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7年

2 班高放;一種功率器件封裝釬料的設計及性能分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7年

3 黃亦龍;石墨烯+Sn-Ag-Cu復合釬料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4 汪洋;Cu含量對低銀無鉛焊點的界面結構及力學行為的影響[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1年

5 王帥;低溫燒結納米銀漿的制備[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劉洋;SnAgCuNiBi無鉛釬料焊接性能及IMC生長機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7 李正平;Bi-Ag基高溫無鉛釬料的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577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6577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541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