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砂輪磨削規(guī)則表面若干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0 19:11
【摘要】:磨削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加工方式,相對于其他方式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和特點。磨削加工不僅加工效率高、成本低,而且可以滿足特殊表面的加工要求。目前規(guī)則表面的磨削是磨削領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本文將工程化砂輪運用到規(guī)則表面磨削加工中,采用磨粒有序化排布方式制造單層工程化砂輪加工規(guī)則表面。通過對有關磨粒排布方式的理論研究,建立相關磨削運動學模型,仿真規(guī)則表面的創(chuàng)成規(guī)律,通過實驗對磨削機理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具體研究內容如下:1、通過對工程化砂輪磨削規(guī)則表面的運動學研究,建立了砂輪相對工件的磨削運動方程,結合磨粒排布方式,進而建立磨削規(guī)則表面的運動學條件。利用仿真軟件進行磨削規(guī)則表面的運動學仿真,根據三維仿真結果,分析了規(guī)則表面的創(chuàng)成規(guī)律,并確定了所建模型的可靠性。同時根據三維表面仿真結果,選取了合理的排布參數及加工參數,并為后續(xù)實驗研究奠定了基礎。2、對工程化砂輪的設計與制造進行了研究。根據等規(guī)則表面磨削要求,設計出磨粒有序化砂輪。分析了砂輪表面的磨粒等高性對規(guī)則表面影響因素,對磨粒進行了篩選,擬定了掩膜電鍍法制造磨粒有序化砂輪的電鍍工藝規(guī)程,依照工藝流程制造了具有磨粒葉序、矩陣和錯位排布的電鍍砂輪,并分析了電鍍砂輪存在的缺陷,改善了電鍍工藝,保證了磨粒與砂輪基體的緊固性,同時確保了砂輪表面的磨粒數。3、利用磨粒有序化電鍍CBN砂輪進行了規(guī)則表面磨削的實驗調查。使用磨粒葉序排布、矩陣排布和錯位排布電鍍的CBN砂輪初步磨削出了凹坑表面形貌、筋條表面形貌和凸臺表面形貌,分析了表面形貌的創(chuàng)成機理與缺陷,并驗證了所建立的數學模型和仿真結果的正確性。開展了規(guī)則表面磨削塑性隆起缺陷的PVA砂輪磨削去除的實驗調查,也取得了一定效果。最后得出本文研究的結論,并根據研究過程中發(fā)現的問題,對后續(xù)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議。
【圖文】:
綜上所述為此本課題將提出一種新的規(guī)則表面制造方法,工程化砂輪磨削規(guī)則表面,對規(guī)則表面的若干問題進行研究。磨粒有序排布可以控制分布,使存在的缺點減少,尤其適用于需要較高要求的的磨削加工,F階段大部分磨粒有序化排布是通過后期修整砂輪而來的,但修整后的砂輪磨削性能受到一定影響,而本課題則利用電鍍方法,通過利用磨粒等高性相關研究結果,選擇合理磨粒及排布參數,嚴格控制電鍍過程,最大范圍內減少砂輪及磨粒對于后續(xù)磨削的影響,最后通過實驗驗證磨粒有序化排布砂輪的磨削效果。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2.1 非光滑表面制造研究的總體概述仿生學是美國一次研討會提出的[15],仿生學綜合的含有其他學科內容[16],仿生非光滑表面是對仿生學的應用。在自然世界中,存在著一些動植物,運用非光滑表面適用環(huán)境變化。例如“鯊魚皮”的流體減阻性[17](圖 1.1)等。
技(Reactive ionetching, RIE )[30]、激光表面微細造型技術(laser surface texturing,LS31]。其他還有如壓刻技術、超聲加工方法、激光毛化技術等。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的摩擦學實驗(Laboratory of Tribology)的Xiaolei W.等應用該方法進行物體表面加工制造的研究[32-34]。瑞典 Uppsala 大學的 Pettersson U.[35]等利用特有工藝對金剛石進行加工,,再利用加工的金剛石工具加工壓刻方式加工出微細表面形貌。 (見圖 1.2)。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G580.6
本文編號:2657761
【圖文】:
綜上所述為此本課題將提出一種新的規(guī)則表面制造方法,工程化砂輪磨削規(guī)則表面,對規(guī)則表面的若干問題進行研究。磨粒有序排布可以控制分布,使存在的缺點減少,尤其適用于需要較高要求的的磨削加工,F階段大部分磨粒有序化排布是通過后期修整砂輪而來的,但修整后的砂輪磨削性能受到一定影響,而本課題則利用電鍍方法,通過利用磨粒等高性相關研究結果,選擇合理磨粒及排布參數,嚴格控制電鍍過程,最大范圍內減少砂輪及磨粒對于后續(xù)磨削的影響,最后通過實驗驗證磨粒有序化排布砂輪的磨削效果。1.2 國內外研究現狀1.2.1 非光滑表面制造研究的總體概述仿生學是美國一次研討會提出的[15],仿生學綜合的含有其他學科內容[16],仿生非光滑表面是對仿生學的應用。在自然世界中,存在著一些動植物,運用非光滑表面適用環(huán)境變化。例如“鯊魚皮”的流體減阻性[17](圖 1.1)等。
技(Reactive ionetching, RIE )[30]、激光表面微細造型技術(laser surface texturing,LS31]。其他還有如壓刻技術、超聲加工方法、激光毛化技術等。日本東北大學(Tohoku University)的摩擦學實驗(Laboratory of Tribology)的Xiaolei W.等應用該方法進行物體表面加工制造的研究[32-34]。瑞典 Uppsala 大學的 Pettersson U.[35]等利用特有工藝對金剛石進行加工,,再利用加工的金剛石工具加工壓刻方式加工出微細表面形貌。 (見圖 1.2)。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TG580.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陳燕;徐鴻鈞;傅玉燦;蘇宏華;;釬焊氣氛對金剛石磨粒與釬料界面微觀結構的影響(英文)[J];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 Astronautics;2008年04期
2 田麗梅,任露泉,韓志武,施衛(wèi)平,叢茜;仿生非光滑表面脫附與減阻技術在工程上的應用[J];農業(yè)機械學報;2005年03期
3 劉瑩,陳定方,溫詩鑄;準分子激光加工表面微觀形貌測量和數據處理方法研究[J];中國機械工程;2002年19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許瑋;高頻感應釬焊多晶CBN超硬磨粒自銳性能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年
2 李大虎;難加工材料高速磨削成屑機理研究[D];東華大學;2013年
3 苗耀新;WC/Cu基合金非光滑耐磨復合層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4年
本文編號:26577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65776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