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輸入對攪拌摩擦焊AA3003-H18板材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的影響(英文)
[Abstract]:By optimizing welding parameters, friction stir welding (FSW) was used to weld non-heat-treated reinforced A3003-H18 alloy to obtain suitable joints. The effect of thermal input on the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welded samples was studied by changing the rotational speed (800 r/min) and the travel speed (40 渭 100 mm/min) ratio (蠅 / v). The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ase of rotation speed, the grain growth rate increases greatly with the increase of heat input, but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vel speed, the heat input increases, but the grain growth rate increases slightly. Compared with the low speed, high speed will reduce the hardness of the mixing zone.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welding parameters on the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joint is not obvious. At low velocity, the fracture position of the tensile sample is in the heat affected region (HAZ);) of the forward side, and at the high travel speed, the fracture position is at the interface of the backward side of the HAZ/TMAZ.
【作者單位】: Department
【基金】:the research board of Sharif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or the financial support the provision of the research facilities used in this work
【分類號】:TG453.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Majed M.R.Jaradeh;Torbjorn Carlberg;;Solidification Studies of 3003 Aluminium Alloys with Cu and Zr Additions[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11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訓宏;王快社;沈洋;徐可為;胡鍇;;攪拌摩擦焊焊縫塑性流動規(guī)律的數(shù)值模擬[J];材料導報;2006年12期
2 任淑榮;馬宗義;陳禮清;;攪拌摩擦焊接及其加工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材料導報;2007年01期
3 高洪林;吳國元;;Al-Li合金的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07年06期
4 沈洋;何曉梅;呂爽;尹娟;;攪拌摩擦焊數(shù)值模擬的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07年S1期
5 董鵬;孫大千;李洪梅;宮文彪;劉杰;;6005A-T6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組織與力學性能特征[J];材料工程;2012年04期
6 王磊;謝里陽;張丹;李兵;;攪拌摩擦焊接過程溫度場動態(tài)仿真[J];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7期
7 付瑞東;趙麗偉;張劍鋒;;2024鋁合金控冷攪拌摩擦焊溫度場數(shù)值模擬研究[J];燕山大學學報;2012年06期
8 梁春朗;袁鴿成;吳紅輝;吳亞;;5083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焊核區(qū)非均勻性組織分析[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3年03期
9 王丙軍;康博;朱西偉;葛繼平;;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異種焊接頭的顯微組織和力學性能[J];電焊機;2013年09期
10 王快社;吳楠;王文;丁凱;郭強;;2024-T4鋁合金水下攪拌摩擦焊接研究[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3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亞麗;張昭;陳金濤;張洪武;;攪拌摩擦焊接數(shù)值模擬的網(wǎng)格敏感性分析[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2 王大勇;馮吉才;張偉;陳國慶;;鋁鋰合金攪拌摩擦焊接熱循環(huán)[A];第九屆材料科學與合金加工學術會議?撐募痆C];2004年
3 吳奇;張昭;張洪武;;攪拌摩擦焊接中焊接速度與攪拌頭受力關系研究[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4暨第三屆錢令希計算力學獎頒獎大會論文集[C];2014年
4 胡偉葉;;高強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縫“白斑”形成機理分析[A];2013年全國失效分析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5 戴啟雷;史清宇;;位錯和第二相對Al-Mg-Si合金攪拌摩擦焊細晶區(qū)存儲能的影響[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S01壓力焊[C];2013年
6 李洵;錢錦文;李京龍;熊江濤;張賦升;;攪拌摩擦焊旋轉速度和前進速度優(yōu)化解析模型的建立[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S01壓力焊[C];2013年
7 邢麗;鄧少平;宋驍;;異種鋁鋰合金的擺放位置對攪拌摩擦焊接頭力學性能的影響[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S01壓力焊[C];2013年
8 董鵬;孫大千;李洪梅;王冰;;6005A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的晶間腐蝕行為[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S01壓力焊[C];2013年
9 夏佩云;張聃;崔凡;姚君山;;6061鋁合金微攪拌摩擦焊接溫度場數(shù)值模擬[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S04計算機輔助焊接工程[C];2013年
10 李文亞;郭嘉;;線性摩擦焊接過程數(shù)值模擬研究進展[A];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焊接學會第十八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S04計算機輔助焊接工程[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忠科;攪拌摩擦焊接過程的多場檢測及耦合關鍵問題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0年
2 鄢東洋;鋁合金薄壁結構攪拌摩擦焊熱—力學過程的研究及模擬[D];清華大學;2010年
3 周鵬展;高強鋁合金厚板攪拌摩擦焊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4 張昭;攪拌摩擦焊接過程中材料行為及力學響應的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5 李兵;6063鋁合金薄板攪拌摩擦焊接工藝及機理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6 高增;鋁合金攪拌摩擦點焊過程及其動態(tài)再結晶數(shù)值模擬[D];河南理工大學;2012年
7 胡志力;2024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管材塑性變形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金玉花;高強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組織及薄弱區(qū)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2年
9 張琪;原位鋁基復合材料的攪拌摩擦加工制備、微觀組織和力學性能[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10 王東;SiCp/2009Al復合材料的攪拌摩擦焊接[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付強;鋁合金薄板攪拌摩擦焊殘余應力及失穩(wěn)變形的預測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孫瑞成;焊接條件對FSW溫度場分布規(guī)律及接頭成形質(zhì)量的影響[D];燕山大學;2010年
3 齊芳;鎂合金攪拌摩擦焊三維非平衡接頭組織及性能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1年
4 張施楠;高強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焊接機理及工藝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5 周鵬展;鋁合金磨擦攪拌焊接機理及工藝實驗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6 張小劍;攪拌摩擦焊工藝及溫度場有限元分析[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7 郭瑞杰;攪拌摩擦焊溫度場數(shù)值模擬[D];蘭州理工大學;2004年
8 孫成凱;攪拌焊針結構形狀對焊縫成形的影響[D];大連交通大學;2005年
9 蘇曉莉;5A02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工藝及溫度場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年
10 李晶;攪拌摩擦焊接中的熱力耦合分析[D];蘭州理工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王快社,沈洋,王訓宏,徐可為;1060/3003 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焊接接頭材料流動規(guī)律研究(英文)[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5年10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華;董仕節(jié);劉靜;;攪拌摩擦焊在車船制造中的應用[J];有色金屬;2006年04期
2 江毅;魯昌龍;;攪拌摩擦焊工藝的研究及發(fā)展[J];裝備制造技術;2006年05期
3 王訓宏;王快社;;攪拌摩擦焊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J];焊接技術;2006年06期
4 肖兵;;先進的攪拌摩擦焊技術[J];工程機械與維修;2007年03期
5 沈洋;何曉梅;呂爽;尹娟;;攪拌摩擦焊數(shù)值模擬的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07年S1期
6 龐之棟;;攪拌摩擦焊技術及工藝應用[J];河南建材;2007年05期
7 欒國紅;孟立春;;攪拌摩擦焊技術在列車制造中的發(fā)展和應用[J];金屬加工(熱加工);2010年16期
8 黨杰;王俊勃;;攪拌摩擦焊工藝研究現(xiàn)狀[J];大眾科技;2011年04期
9 陳湘陵;謝振中;;攪拌摩擦焊技術研究與應用[J];職業(yè);2012年26期
10 張建升;容淦;譚南;李海麗;張占江;張華山;;攪拌摩擦焊技術專利狀況分析[J];國防制造技術;2013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zhí)飩};郭德倫;陳沁剛;欒國紅;;攪拌摩擦焊技術研究[A];第九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1冊)[C];1999年
2 唐偉;郭昕昱;J C McClure;李潁;L Murr;;攪拌摩擦焊及其在鋁合金連接中的應用[A];第九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1冊)[C];1999年
3 林香祝;張敏;徐世珍;;攪拌摩擦焊技術的發(fā)展[A];第二屆中國北方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關橋;欒國紅;;攪拌摩擦焊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A];第十一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1冊)[C];2005年
5 張彥華;常金玲;劉雪梅;;攪拌摩擦焊過程的流變學初步分析[A];第十一次全國焊接會議論文集(第1冊)[C];2005年
6 郭曉娟;董春林;康舉;欒國紅;付瑞東;;攪拌摩擦焊搭接界面缺陷初步研究[A];第十五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7 張偉;王磊;王曉暉;;3A21與6063異種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性能分析[A];2011年機械電子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8 欒國紅;郭德倫;張?zhí)飩};孫成彬;;鋁合金的攪拌摩擦焊[A];制造業(yè)與未來中國——2002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9 胡禮本;;塑料攪拌摩擦焊的力學行為[A];陜西省焊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崔凡;張春杰;康志明;;剛性動支撐攪拌摩擦焊工藝研究[A];第十六次全國焊接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1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焦靜波;將小技術做成大產(chǎn)業(yè)[N];中國航空報;2011年
2 張愛清;中國首臺機器人攪拌摩擦焊系統(tǒng)推介會在制造所舉行[N];中國航空報;2013年
3 欒國紅 南利輝;攪拌摩擦焊:促進飛機制造技術發(fā)展[N];中國航空報;2004年
4 侯小川;唐眾民 焊接領域破解難題[N];中國航天報;2007年
5 梅開 侯小川;交響[N];中國航天報;2007年
6 柴鵬;先進技術帶來跨越式發(fā)展[N];中國航空報;2012年
7 柴鵬;革命性的固相焊接技術——攪拌摩擦焊[N];中國航空報;2012年
8 中航工業(yè)制造所 董春林;應重視發(fā)展機器人攪拌摩擦焊技術[N];中國航空報;2014年
9 吳思;十年攻關路 五年飛天行[N];中國航天報;2014年
10 王姝書;突出重圍“乘上”軌道交通[N];中國航天報;201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鄢東洋;鋁合金薄壁結構攪拌摩擦焊熱—力學過程的研究及模擬[D];清華大學;2010年
2 周鵬展;高強鋁合金厚板攪拌摩擦焊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3 金玉花;高強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接頭組織及薄弱區(qū)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2年
4 胡志力;2024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管材塑性變形行為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包孔;攪拌摩擦焊可調(diào)摩擦頭的研制[D];蘭州理工大學;2005年
2 曹朝霞;攪拌摩擦焊工藝研究[D];大連鐵道學院;2002年
3 賀暑俊;2524薄板攪拌摩擦焊工藝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4 劉必軒;2017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焊接過程溫度場模擬與焊縫表征[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5 張施楠;高強鋁合金攪拌摩擦焊焊接機理及工藝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2年
6 朱向東;鋁合金攪拌摩擦焊工藝研究及其在城軌車輛車體上的應用[D];湖南大學;2011年
7 張文斌;2A12鋁合金攪拌摩擦焊溫度場及塑性材料流動的數(shù)值分析[D];山東大學;2010年
8 雷艷萍;5A05鋁合金攪拌摩擦焊工藝及組織性能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0年
9 申志康;鋼的復合攪拌摩擦焊技術[D];蘭州理工大學;2011年
10 薛朝改;鋁銅攪拌摩擦焊工藝及其人工神經(jīng)網(wǎng)絡優(yōu)化的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本文編號:24576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457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