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合金表層機械處理的納米化組織、力學性能與機理研究進展
[Abstract]:The method of mechanical induced local severe plastic deformation is the main method of nanocrystallization of titanium alloy surface, including surface mechanical grinding method, supersonic particle bombardment method, high-energy shot peening method and laser pulse shot peening method, etc. By controlling the mechanical treatment parameters of the surface layer, a certain thickness of nanocrystalline structure can be prepared on the surface of titanium alloy, and the coarse grain structure of titanium alloy can be gradually transferred from nanocrystalline to matrix along the direction of thickness. The strength, hardness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itanium alloy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by the formation of surface nanostructure. The surface nanocrystalline mechanism of titanium alloys is greatly affected by 偽 phase and 尾 phase content. The twinning thinning mechanism is dominant in titanium alloys with 偽 phase content and dislocation segmentation refinement mechanism in titanium alloys with 尾 phase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ogress of titanium alloy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in recent years, the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this technology is pointed out.
【作者單位】: 西北工業(yè)大學材料學院;
【基金】:凝固技術(shù)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北工業(yè)大學)自主研究課題資助項目(KP201305) 西北工業(yè)大學科技創(chuàng)新基金資助項目(2012KJ0200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5416)
【分類號】:TG178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剛,雍興平,盧柯;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表面工程;2001年03期
2 楊磊;趙秀娟;陳春煥;陳婷婷;徐祥來;任瑞銘;;純鈦高能噴丸表面納米化后粗糙度的分析[J];中國表面工程;2006年04期
3 歐信兵;張津;;強烈塑性變形表面納米化的研究現(xiàn)狀[J];表面技術(shù);2008年03期
4 熊天英,劉志文,李智超,吳杰,金花子,李鐵藩;超音速微粒轟擊金屬表面納米化新技術(shù)[J];材料導報;2003年03期
5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SNC) of Metallic Materials-Presentation of the Concept behind a New Approach[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1999年03期
6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Surface Layer in a Low Carbon Steel Subjected to 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3年01期
7 ;Mechanical and Wear Properties of Nanostructured Surface Layer in Iron Induced by Surface Mechanical Attrition Treatment[J];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2003年06期
8 韓靖;盛光敏;周小玲;孫建春;;表面納米化鈦合金與不銹鋼擴散連接[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0年01期
9 李禮;朱有利;;Ti6Al4V合金超聲深滾層的組織結(jié)構(gòu)特征[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0年10期
10 葛利玲;袁戰(zhàn)偉;井曉天;盧正欣;;純鈦(TA2)表面納米化及其熱穩(wěn)定性研究[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11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肖華星,陳光;大塊非晶晶化研究的現(xiàn)狀和動態(tài)[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3年01期
2 侯根良,王漢功,楊暉,蘇勛家;冷噴涂技術(shù)制備納米涂層[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03年02期
3 吳波;譚建松;王建平;龐銘;胡定云;;表層納米化材料微壓痕試驗與數(shù)值模擬[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2010年01期
4 張俊寶;王愛香;張宇軍;;表面納米化誘導GCr15鋼滲碳體溶解行為研究[J];寶鋼技術(shù);2011年02期
5 張俊寶;王愛香;梁永立;;表面機械研磨納米化GCr15鋼摩擦磨損性能研究[J];寶鋼技術(shù);2011年02期
6 呂壽丹;王鎮(zhèn)波;盧柯;;表面納米化AISI H13鋼的滲鉻處理及其耐磨性[J];寶鋼技術(shù);2011年02期
7 梁永立;張宇軍;張俊寶;;超音速微粒轟擊納米化拉矯輥表面形貌與力學性能研究[J];寶鋼技術(shù);2011年02期
8 梁乃茹;納米金屬復合材料制備的研究進展[J];包鋼科技;2005年01期
9 李啟鵬;李應紅;何衛(wèi)鋒;劉海雷;;激光沖擊強化提高主動連桿振動疲勞性能[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2年01期
10 楊磊;趙秀娟;陳春煥;陳婷婷;徐祥來;任瑞銘;;純鈦高能噴丸表面納米化后粗糙度的分析[J];中國表面工程;2006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衛(wèi)國;姚素薇;趙轉(zhuǎn)清;龔正烈;;電化學法制備納米晶Ni-W-P/p-Si電極及其催化析氫特性[A];2001年全國電子電鍍年會論文集[C];2001年
2 吳宇飛;;新技術(shù)使FRP應用更安全(英文)[A];第七屆全國建設工程FRP應用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3 戴翠英;江山;潘勇;周益春;;納米晶鎳鍍層的噴射電沉積制備及顯微硬度[A];祝賀鄭哲敏先生八十華誕應用力學報告會——應用力學進展論文集[C];2004年
4 謝季佳;段桂花;武曉雷;洪友士;;電解沉積納米鎳退火析出相的EBSD分析[A];第二屆全國背散射電子衍射(EBSD)技術(shù)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暨第六屆全國材料科學與圖像科技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張艷輝;晁月盛;耿巖;;低頻脈沖磁場對非晶合金Fe_(78)Si_9B_(13)穩(wěn)定性的影響[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Ⅰ[C];2004年
6 鄧曉燕;張志琨;崔作林;;納米Pb和Bi的熱穩(wěn)定性[A];第五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Ⅱ[C];2004年
7 葉錫生;林東生;焦正寬;張立德;;納米電介質(zhì)材料與高儲能小型電容器[A];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shù)——中國科協(xié)第三屆青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1998年
8 呂曉仁;李曙;劉陽;張榮祿;;超音速微粒轟擊表面納米化及其耐磨性初步探討[A];2006全國摩擦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三)[C];2006年
9 葛利玲;;40Cr鋼表面納米化對氣體滲氮行為的影響[A];陜西省機械工程學會理化檢驗分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2009年
10 孫成林;;2003年中國粉體工業(yè)現(xiàn)狀[A];2004年全國選礦新技術(shù)及其發(fā)展方向?qū)W術(shù)研討與技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開東;鎂合金高能表面強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劉劍英;鋁合金彈性熨壓加工表面組織性能及工藝可靠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張悅;典型金屬的劇烈塑性變形與組織性能演變[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4 雷若姍;高強度Cu-Nb納米彌散強化銅合金的制備及其相關(guān)基礎問題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5 徐開東;鎂合金高能撞擊表面納米化與激光合金化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6 陳亞軍;熱障涂層熱生長氧化物形成及生長過程的干預與控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7 任濤林;Q235鋼和定向凝固鈦鋁合金板坯表層塑性變形及微觀組織演變[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8 吳業(yè)瓊;納米晶化18Ni合金稀土共滲層晶粒組織特征和生成相性質(zh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9 廖禮寶;金屬表面納米晶化方法及性能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1年
10 溫愛玲;表面納米化對鈦及其合金疲勞性能的影響[D];大連交通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蔣建軍;二維超聲無磨料拋光工藝參數(shù)優(yōu)選試驗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慧蘋;高純度Ti_3Al粉末的制備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3 路紹琰;堿式硼酸鎂晶須和六方片狀氫氧化鎂的水熱制備及表征[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4 張霄;激光沖擊強化12Cr2Ni4A鋼的組織細化和表面殘余應力變化[D];西北大學;2010年
5 常鵬程;塊體納米晶金屬材料表面微觀結(jié)構(gòu)表征[D];沈陽理工大學;2010年
6 梁驍;鋁陽極氧化膜表面TiO_2/Cu納米復合鍍層制備[D];沈陽大學;2010年
7 安艷麗;純鐵表面機械研磨相關(guān)問題及表面吸附CO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8 趙琪;鈦合金齒輪表面等離子Mo合金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9 蘇娟;表面納米化對銅合金組織及性能的影響[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10 梁秋穎;不同晶粒尺寸Cu-Ag合金腐蝕電化學行為研究[D];沈陽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剛,雍興平,盧柯;金屬材料表面納米化的研究現(xiàn)狀[J];中國表面工程;2001年03期
2 溫愛玲,陳春煥,鄭德有,沈繼原,任瑞銘;高能噴丸表面納米化對工業(yè)純鈦組織性能的影響[J];表面技術(shù);2003年03期
3 于治水,李曉泉,王鳳江,吳銘芳,王宇;中間過渡金屬對阻尼銅與不銹鋼擴散焊接頭強度的影響[J];船舶工程;1999年04期
4 熊天英,王吉孝,金花子,李鐵藩,王佳杰;0Cr18Ni9Ti鋼焊接接頭表面納米化及接頭抗H_2S應力腐蝕性能的研究[J];材料保護;2005年01期
5 熊天英,劉志文,李智超,吳杰,金花子,李鐵藩;超音速微粒轟擊金屬表面納米化新技術(shù)[J];材料導報;2003年03期
6 陳彬;林棟j;曾小勤;盧晨;;深度塑性變形法的研究現(xiàn)狀和前景[J];材料導報;2006年09期
7 韓靖;盛光敏;胡國雄;;金屬材料表面自納米化研究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07年S1期
8 顏婧;盛光敏;;表面納米化后表層納米結(jié)構(gòu)的熱穩(wěn)定性研究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08年06期
9 石繼紅,武保林,劉剛;316L不銹鋼表面納米化后腐蝕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5年10期
10 巴德瑪;馬世寧;李長青;;Cr-Si合金鋼表面納米晶熱穩(wěn)定性的研究[J];材料工程;2008年08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閆鵬勛,吳志國,徐建偉,張玉娟,李鑫,張偉偉;納米結(jié)構(gòu)TiN薄膜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人工晶體學報;2004年06期
2 程江波;梁秀兵;徐濱士;吳毅雄;;鐵基非晶納米晶涂層組織及耐沖蝕性能的研究[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2009年12期
3 左楊;夏榮;屠姍姍;孫磊;徐基亮;劉春;;純鈦種植體表面的納米改性研究[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3年10期
4 沈長斌;楊懷玉;王勝剛;龍康;王福會;;在稀硫酸中添加硫脲對塊體納米晶純鐵腐蝕行為的影響[J];材料研究學報;2008年06期
5 梁秀兵;程江波;白金元;陳永雄;徐濱士;;鐵基非晶納米晶涂層組織與沖蝕性能分析[J];焊接學報;2009年02期
6 程江波;梁秀兵;徐濱士;吳毅雄;;鐵基非晶納米晶涂層組織及磨損性能研究[J];材料工程;2009年05期
7 劉莉莉;麥永津;揭曉華;于能;鄭向新;;45~#鋼表面納米晶層的高溫磨損特性[J];摩擦學學報;2010年03期
8 巴德瑪;馬世寧;孟凡軍;;38CrSi鋼表面納米結(jié)構(gòu)層力學性能的研究[J];材料熱處理學報;2007年05期
9 馬世寧;王翔;王曉明;;7A52鋁合金表面納米晶層的電化學腐蝕性能[J];中國表面工程;2011年05期
10 孫冬柏;;孫冬柏教授談非晶納米(晶)高耐蝕耐磨涂層制備技術(shù)以及應用前景[J];中國表面工程;2006年02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孫冬柏;;非晶納米晶復合涂層的制備技術(shù)與性能[A];第六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暨首屆青年表面工程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C];2006年
2 徐濱士;史佩京;董世運;王海斗;許一;;納米電刷鍍技術(shù)——再制造工程中的關(guān)鍵技術(shù)[A];2005年上海市電鍍與表面精飾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劉莉;李瑛;王福會;;磁控濺射納米晶金屬薄膜點蝕行為研究[A];2010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shù)會議摘要集[C];2010年
4 劉莉;李瑛;王福會;;濺射納米晶金屬材料電化學腐蝕行為研究[A];2010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shù)會議摘要集[C];2010年
5 周力平;;納米電刷鍍鎳的應用、機理探討[A];2005'(貴陽)表面工程技術(shù)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6 孫建春;陳登明;蘭偉;;HESP法實現(xiàn)工業(yè)純鐵表面自納米化工藝的研究[A];2010中國·重慶第七屆表面工程技術(shù)學術(shù)論壇暨展覽會論文集[C];2010年
7 潘晨;劉莉;李瑛;王福會;;磁控濺射304不銹鋼納米晶薄膜點蝕行為研究[A];中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專業(yè)委員會2012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劉莉;李瑛;王福會;;濺射納米晶金屬材料電化學腐蝕行為研究[A];第八屆全國表面工程學術(shù)會議暨第三屆青年表面工程學術(shù)論壇論文集(七)[C];2010年
9 鄭國龍;王從曾;穆靜靜;黃建斌;;多弧離子鍍制備TiN/Ni納米復合超硬膜的研究[A];2008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甘肅省學術(shù)年會文集[C];2008年
10 曹中秋;于龍;張軻;張媛;;納米化對Ag-50Ni在HCl介質(zhì)中的腐蝕電化學行為的影響[A];2010年全國腐蝕電化學及測試方法學術(shù)會議摘要集[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徐瑞東;脈沖電沉積制備納米顆粒增強金屬基復合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2 向斌;納米TiO_2對氯醚樹脂及其防腐涂料性能的影響[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4年
3 張建新;等離子噴涂納米結(jié)構(gòu)Al_2O_3-13wt.%TiO_2涂層組織及性能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董艷春;反應等離子噴涂納米TiN涂層材料的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于萍;添加活性元素Y對濺射K38納米晶涂層高溫腐蝕行為的作用機制[D];天津大學;2008年
6 羅偉;納米晶銅塊體材料的制備和腐蝕行為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炊鵬飛;基于快速多重旋轉(zhuǎn)碾壓的低碳鋼與不銹鋼表面納米化研究[D];山東大學;2013年
8 方坤;納米貝氏體鋼焊接接頭再納米化強化方法與加速機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林林;微合金化和復合化對納米晶Ti_5Si_3涂層性能影響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1年
2 孫淼;納米晶304不銹鋼腐蝕行為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郝允衛(wèi);機械納米化鋼表層的擴散與腐蝕[D];復旦大學;2008年
4 王承滔;激光水膜熔凝制備單元體納米晶對摩擦磨損性能的影響[D];吉林大學;2010年
5 孫健;雙陰極等離子濺射制備納米硅化物涂層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6 張關(guān)震;FeCrBCSi系非晶/納米晶電弧噴涂層組織和性能的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朱玉濤;納米組織Zr-4合金腐蝕性能研究[D];廣西大學;2008年
8 李謀;脈沖偏壓電弧離子鍍納米硬膜的制備與表征[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9 華小社;Ni-SiC納米復合電鍍工藝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6年
10 關(guān)耀輝;等離子噴涂納米硫化物涂層的顯微結(jié)構(gòu)與摩擦學性能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264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2264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