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金屬論文 >

電鍍金剛石微磨具磨損機理分析與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4-01 00:18

  本文選題:微尺度磨削 切入點:磨損機理 出處:《機械工程學報》2015年11期


【摘要】:微磨削加工中磨粒的微觀作用機理對研究微磨具的整體磨損和微磨具使用壽命的預測十分重要。分析電鍍金剛石微磨具的磨損機理,針對微磨削區(qū)的復合作用過程與微磨具磨損形式的主要特征進行了幾何與數(shù)學建模。通過考慮最小切屑厚度與尺寸效應等因素后提出并建立了微磨具磨粒微觀磨損的數(shù)學模型,為了驗證此模型的有效性,針對鈉鈣玻璃材料進行了不同磨削參數(shù)下的微磨削試驗,分析微磨具磨損前后的磨頭直徑、磨損與破碎磨粒所占磨?倲(shù)的比例和加工后試件表面粗糙度的變化規(guī)律。試驗結果表明:加工后的試件表面質(zhì)量越好磨損越緩慢;隨著微磨削試驗的進行,微磨具磨頭直徑經(jīng)歷了快速急劇減小和緩慢穩(wěn)定減小兩個階段。磨損和破碎磨粒所占比例與磨損速度隨主軸轉速與進給率增大而增大,磨損和破碎磨粒的比例整體呈線性增長趨勢。為提高微磨具的加工性能和延長微磨具的使用壽命提供了理論參考和試驗依據(jù)。
[Abstract]:The micro mechanism of abrasive particles in micro grinding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the whole wear of micro abrasive tools and the prediction of service life of micro abrasive tools.The wear mechanism of electroplated diamond micro-abrasive tools is analyzed. The geometric and mathematical models of the composite process of micro-grinding area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wear form of micro-abrasive tools are presented.A mathematical model of micro-abrasive wear was proposed and established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minimum chip thickness and size effect. In order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model, the micro-grinding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for sodium calcium glass materials with different grinding parameters.The diameter of the abrasive head, the ratio of wear to the total number of abrasive particles and the change of the surface roughness of the specimens were analyzed before and after the wear of the micro-abrasive tool.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tter the surface quality the slower the wear, and with the micro-grinding test, the diameter of the grinding head of the micro-abrasive tool has undergone two stages: rapid and sharp reduction and slow and stable reduction.The proportion and velocity of wear and crushing abrasive particles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spindle speed and feed rate, and the proportion of wear and broken abrasive particles increases linearly as a whole.It provides theoretical reference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improving the processing performance and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micro-abrasive tools.
【作者單位】: 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37508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51205053)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N130403005)資助項目
【分類號】:TG580.6;TG7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赫青山;蘇宏華;馮曉杰;;陶瓷磨削中新型多孔金屬結合劑金剛石砂輪磨損特征研究[J];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2009年03期

2 程軍;鞏亞東;武治政;王超;曹振軒;劉月明;;硬脆材料微磨削表面形成機理試驗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12年21期

3 鐘華珍;砂輪磨損的研究[J];磨料磨具與磨削;1984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家莉;萬思敏;;精品硬質(zhì)合金頂錘加工質(zhì)量的研究[J];四川有色金屬;2006年03期

2 王學軍;王姝媛;賀敬良;柳濱;周國安;;CMP終點監(jiān)測裝置的設計[J];半導體技術;2008年08期

3 元麟;王t ;錢華;;螺紋緊密距量規(guī)磨削牙面缺陷分析及對策[J];寶鋼技術;2012年01期

4 陳鋒;陳五一;陳志同;;基于激光三角法的CBN杯形砂輪表面形貌檢測[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5 陸勇;玻璃邊部磨削燒傷現(xiàn)象的探討[J];玻璃;2004年05期

6 孫燕燕;林東玲;張宇;喬楠楠;;金剛石滾輪成形砂輪修整器的結構設計[J];傳動技術;2010年03期

7 郭力,陽超,卿啟湘,張國華;高效深磨加工中熱滲透和瞬態(tài)分析[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2期

8 郭力;嚴勇;;磨削溫度的實驗研究[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9 郭力;李波;;TC4鈦合金高效深磨磨削機理[J];湖南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10 丁明亮;林昌華;龔建;;柔性研磨回轉體去毛刺技術[J];重慶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黑華征;蘇宏華;丁文鋒;田霖;陳珍珍;;CBN砂輪高效深磨TC4鈦合金的工藝試驗研究[A];2010年“航空航天先進制造技術”學術交流論文集[C];2010年

2 徐春芝;趙國安;;磨削加工與油性磨削液[A];2007全國木材加工技術與裝備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任升峰;張建華;李麗;;超聲輔助磨削中工件振動的等效硬度特性[A];2005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第11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專輯[C];2005年

4 李誠;劉傳紹;;超聲無磨料拋光硬質(zhì)合金刀頭修磨裝置的設計[A];200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之第12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黃云;王福明;;超聲振動精密砂帶磨削1Cr13葉片不銹鋼試驗研究[A];200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之第12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鄒忠祥;;國產(chǎn)磨床加工零件端面燒傷分析及解決過程[A];豪爵摩托獎廣東省汽車行業(yè)第五期學術活動論文匯編[C];2008年

7 朱亦茹;;高速卷煙包裝機多軌跡空間凸輪的工藝設計與探索[A];上海煙草系統(tǒng)2005年度優(yōu)秀學術論文集[C];2005年

8 景紅;李愛平;王剛;吳鑫;;引進消化吸收產(chǎn)品調(diào)噴器加工工藝技術研究[A];第十七屆全國大功率柴油機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9 李誠;劉傳紹;;超聲無磨料拋光硬質(zhì)合金刀頭修磨裝置的設計[A];200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黃云;王福明;;超聲振動精密砂帶磨削1Cr13葉片不銹鋼試驗研究[A];2007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明利;多頻率超聲輔助磨削納米氧化鋯陶瓷表面/亞表面損傷機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丁和艷;鋁合金車輪CNC機械拋光工藝優(yōu)化的基礎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孔令葉;軸對稱回轉曲面精密磨削加工技術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黃智;葉片型面數(shù)控砂帶磨削技術基礎及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5 楊長勇;單層釬焊立方氮化硼砂輪緩進深切磨削鈦合金的基礎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6 馬輝;基于非局部理論的ZTA納米復相陶瓷超聲加工延性高效本質(zhì)特征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7 朱大虎;難加工材料高速外圓磨削機理及其表面完整性研究[D];東華大學;2011年

8 宿崇;虛擬磨削關鍵理論及其技術的研究[D];東北大學;2009年

9 高超;特種車輛高性能輕質(zhì)復合構件的加工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10 崔中;高速磨床結構設計中的優(yōu)化技術及應用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謝萍;基于非局部理論的納米復相陶瓷材料超聲磨削機理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趙捷;超硬磨料CBN砂輪超聲振動修整技術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田海燕;靜電除塵器陽極振打系統(tǒng)的非線性分析[D];鄭州大學;2010年

4 李迎麗;提高發(fā)動機主軸軸承壽命的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于大海;面向YB-70鋼支承輥加工的磨削工藝研究與質(zhì)量控制技術[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馬海龍;C/E復合材料磨削溫度理論建模與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張小安;螺旋錐齒輪數(shù)控磨削界面力熱耦合的數(shù)字化建模與分析[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賈濤;釬焊金剛石磨具加工石材的實驗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9 何建林;具有微結構功能表面的刀具及車削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曲世金;YC6108Q曲軸雙面磨削自動化磨床的設計與開發(fā)[D];煙臺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肖冰,徐鴻鈞,武志斌,徐西鵬;Ni-Cr合金真空單層釬焊金剛石砂輪[J];焊接學報;2001年02期

2 郭曉琴;;金剛石磨具釬焊工藝研究[J];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2007年03期

3 蘇宏華,徐鴻鈞,傅玉燦,肖冰;多層燒結超硬磨料工具現(xiàn)狀綜述與未來發(fā)展構想[J];機械工程學報;2005年03期

4 言蘭;融亦鳴;姜峰;;氧化鋁砂輪地貌的量化評價及數(shù)學建模[J];機械工程學報;2011年17期

5 武志斌,徐鴻鈞,姚正軍,肖冰,傅玉燦;Ni-Cr合金釬焊單層金剛石砂輪界面結構的研究[J];應用科學學報;2002年01期

6 張小鋒;徐鴻鈞;吳琦;傅玉燦;;基于雙目視覺技術的磨粒高度檢測[J];中國機械工程;2007年07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千葉康雅 ,蔣修治;電鍍金剛石線切工具高速生產(chǎn)[J];珠寶科技;2003年04期

2 ;電鍍金剛石車針的制造方法[J];超硬材料工程;2009年04期

3 張樂平;水玉洋;;應用于集成電路制造的電鍍金工藝控制[J];電子工業(yè)專用設備;2010年03期

4 高偉;張景濤;吳平;馬伯江;;電鍍金剛石切割線的種類及制造工藝的研究概述[J];金剛石與磨料磨具工程;2012年03期

5 易志發(fā),孫挺一;內(nèi)孔精加工最佳刀具——電鍍金剛石鉸刀[J];磨料磨具與磨削;1982年01期

6 朱文正;; 6深孔電鍍金剛石鉸刀[J];機械工藝師;1982年09期

7 胡永生,李兆璜,趙光慶;研磨新工具 電鍍金剛石油石[J];磨料磨具與磨削;1984年05期

8 張曉予;陳群德;;電鍍金剛石鉸刀[J];機械工人.冷加工;1985年04期

9 寧志堅;;激光放電鍍金[J];電鍍與環(huán)保;1986年03期

10 王漢章;嵇永康;張來發(fā);;KAu(CN)_2的制備[J];化學試劑;1986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萬小波;周蘭;肖江;;脈沖電鍍金腔工藝研究[A];第八屆全國核靶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謝洪波;張來祥;趙文德;;檸檬酸金鉀鍍金新技術初探[A];2009年全國電子電鍍及表面處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3 宋全軍;王琴;沈涪;;影響接觸體電鍍金層分布的主要因素[A];2007(第13屆)全國電子電鍍學術年會暨綠色電子制造技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孟劍峰;環(huán)形電鍍金剛石線鋸加工技術及加工質(zhì)量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2 高玉飛;電鍍金剛石線鋸切割單晶硅技術及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智;無氰亞硫酸鹽電鍍金鈀銅工藝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2 吳平;電鍍金剛石切割線鍍層性能及其切割能力的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3年

3 胡碧俊;往復式電鍍金剛石線鋸旋轉點切割SiC單晶的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10年

4 張威;電鍍金剛石微小磨具的制備工藝與表面形貌檢測研究[D];東北大學;2012年

,

本文編號:1693127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693127.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0c3f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