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金屬論文 >

PCD刀具切削鈦基復合材料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22 19:00

  本文關鍵詞:PCD刀具切削鈦基復合材料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鈦基復合材料 PCD刀具 切削力 切削溫度 刀具磨損


【摘要】:鈦基復合材料(TMCs)因其優(yōu)良的物理、力學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車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由于鈦基復合材料中Ti C、Ti B等硬質(zhì)增強相的加入,致使切削加工性差,切削加工過程中,刀具磨損問題突出,大大阻礙了鈦基復合材料的推廣應用。本文以鈦基復合材料為研究對象,采用PCD刀具分別對其進行車削和銑削試驗研究,評價了切削力、切削溫度,分析了刀具磨損形式和機理,為優(yōu)選鈦基復合材料切削參數(shù),提高刀具耐用度,改善切削加工性提供了依據(jù),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對鈦基復合材料—PCD、鈦基復合材料—康銅絲的熱電特性進行了標定,得到了其熱電特性曲線;對自然熱電偶和夾絲熱電偶測得的熱電勢信號進行了分析;得到了不同切削速度、刀具磨損和增強相含量下切削溫度的變化規(guī)律,為刀具磨損機理的研究提供依據(jù)。(2)使用PCD刀具在不同切削速度、刀具磨損和增強相含量下對鈦基復合材料進行切削試驗研究,得到了不同切削速度、刀具磨損和增強相含量對切削力變化的影響規(guī)律。(3)分析了不同切削速度、增強相含量下的刀具耐用度變化規(guī)律,解析了不同切削參數(shù)下刀具耐用度差異的主要原因,揭示了PCD刀具切削鈦基復合材料的磨損機理。
【關鍵詞】:鈦基復合材料 PCD刀具 切削力 切削溫度 刀具磨損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G506;TB3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1
  • 注釋表11-12
  • 第一章 緒論12-20
  • 1.1 鈦基復合材料的性能特點及應用13-15
  • 1.1.1 鈦基復合材料的性能特點及分類13
  • 1.1.2 鈦基復合材料的應用13-15
  • 1.2 鈦基復合材料的切削加工特性15-17
  • 1.2.1 材料切削加工性概述和衡量指標15
  • 1.2.2 鈦基復合材料切削加工特點15-16
  • 1.2.3 應用于鈦基復合材料的切削刀具材料16-17
  • 1.3 鈦基復合材料切削加工性研究現(xiàn)狀17-18
  • 1.4 課題研究目的與意義18-19
  • 1.5 課題擬開展的主要研究工作19-20
  • 第二章 鈦基復合材料的切削溫度20-35
  • 2.1 車削試驗條件與方案20-24
  • 2.1.1 試驗條件20-22
  • 2.1.2 試驗方案22-23
  • 2.1.3 典型車削溫度信號及物理意義23-24
  • 2.2 銑削試驗條件與方案24-27
  • 2.2.1 試驗條件24-26
  • 2.2.2 試驗方案26
  • 2.2.3 典型銑削溫度信號及物理意義26-27
  • 2.3 熱電偶的標定27-31
  • 2.3.1 熱電偶標定原理27-28
  • 2.3.2 標定裝置與方法28-29
  • 2.3.3 標定結(jié)果29-31
  • 2.4 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31-34
  • 2.4.1 車削溫度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31-33
  • 2.4.2 銑削溫度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33-34
  • 2.5 本章小結(jié)34-35
  • 第三章 鈦基復合材料的切削力35-44
  • 3.1 車削試驗條件與方案35-36
  • 3.1.1 試驗條件35-36
  • 3.1.2 試驗方案36
  • 3.2 銑削試驗條件與方案36-38
  • 3.2.1 試驗條件36-37
  • 3.2.2 試驗方案37-38
  • 3.3 結(jié)果與分析38-43
  • 3.3.1 車削力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38-41
  • 3.3.2 銑削力試驗結(jié)果與分析41-43
  • 3.4 本章小結(jié)43-44
  • 第四章 刀具耐用度與磨損機制44-61
  • 4.1 試驗條件與方案44-45
  • 4.1.1 試驗條件44-45
  • 4.1.2 試驗方案45
  • 4.2 刀具耐用度45-48
  • 4.2.1 車削刀具耐用度45-46
  • 4.2.2 銑削刀具耐用度46-48
  • 4.3 刀具磨損分析48-59
  • 4.3.1 刀具磨損形態(tài)分析49-55
  • 4.3.2 刀具磨損機理分析55-59
  • 4.4 本章小結(jié)59-61
  • 第五章 總結(jié)與展望61-63
  • 5.1 總結(jié)61-62
  • 5.2 展望62-63
  • 參考文獻63-66
  • 致謝66-67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7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全興;鈦基復合材料[J];稀有金屬快報;2001年09期

2 吳全興;可超塑加工的鈦基復合材料的開發(fā)[J];稀有金屬快報;2001年11期

3 湯慧萍,黃伯云,劉詠,王海兵;粉末冶金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研究進展[J];粉末冶金技術;2004年05期

4 朱安莉;覃業(yè)霞;呂維潔;;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高溫氧化性能的研究[J];現(xiàn)代制造工程;2005年S1期

5 毛小南;于蘭蘭;;非連續(xù)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研究新進展[J];中國材料進展;2010年05期

6 侯舒蘭;陳靜瑜;;鈦基復合材料的研究與發(fā)展[J];硅谷;2010年13期

7 宋衛(wèi)東;栗建橋;劉海燕;;超高速撞擊下鈦基復合材料動力學行為研究[J];高壓物理學報;2011年05期

8 董桑林;鈦基復合材料的進展[J];稀有金屬;1993年03期

9 曾泉浦;顆粒強化鈦基復合材料研究取得新進展[J];鈦工業(yè)進展;1994年04期

10 羅國珍;鈦基復合材料的研究與發(fā)展[J];稀有金屬材料與工程;1997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棣泉;梁振鋒;張甫政;羅鍇;昌春華;斯淑萍;;Ti-Ni-Mo-Cu-Cr-C系反應生成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三屆學術會議論文集——科學技術論文部分[C];1997年

2 張荻;呂維潔;張小農(nóng);吳人潔;;原位自生鈦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微觀結(jié)構(gòu)與力學性能[A];西部大開發(fā) 科教先行與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0年學術年會文集[C];2000年

3 張荻;呂維潔;覃繼寧;吳人潔;;原位自生鈦基復合材料的研究[A];中國復合材料學會2003年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4 張荻;呂維潔;覃繼寧;張國定;吳人潔;;原位自生鈦基復合材料的研究[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空間材料專業(yè)委員會’2004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5 張荻;呂維潔;覃繼寧;王立強;陳一飛;;原位自生鈦基復合材料界面研究[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6 徐琳;宋衛(wèi)東;寧建國;;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動態(tài)本構(gòu)關系研究[A];第五屆全國計算爆炸力學會議論文摘要[C];2012年

7 郭相龍;李小璀;;變形量對鈦基復合材料微觀結(jié)構(gòu)以及力學性能的影響[A];2012年海峽兩岸破壞科學/材料試驗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8 王沛培;呂維潔;覃繼寧;陳一飛;張志偉;張荻;;熱處理對原位自生7715D鈦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A];第六屆華東三省一市真空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9 耿林;鄭鎮(zhèn)洙;陳剛;;熱壓反應自生鈦基復合材料高溫拉伸斷裂分析[A];科技、工程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王敏敏;羅月新;計波;朱峰;呂維潔;張荻;;原位自生鈦基復合材料的產(chǎn)業(yè)化分析[A];節(jié)能環(huán)保 和諧發(fā)展——2007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一)[C];2007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唐偉;低成本高性能鈦基復合材料制備技術研究[N];科技日報;2007年

2 鄭麗;鈦合金項目研究取得顯著進展[N];科技日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盧俊強;原位自生鈦基復合材料的熱氫處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2 胡海亭;反應熱壓制備網(wǎng)狀結(jié)構(gòu)TiBw/Ti60復合材料組織和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3 楊志峰;多元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的微結(jié)構(gòu)及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4 肖旅;原位自生耐熱鈦基復合材料的高溫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5 毛建偉;原位鈦基復合材料的焊接工藝與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4年

6 馬鳳倉;熱加工對原位自生鈦基復合材料組織和力學性能影響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6年

7 黃陸軍;增強體準連續(xù)網(wǎng)狀分布鈦基復合材料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郭相龍;變形量對(TiB+La_2O_3)/Ti復合材料組織結(jié)構(gòu)及力學性能影響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9 毛小南;TiC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的內(nèi)應力對材料機械性能的影響[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4年

10 劉延斌;粉末冶金鈦基復合材料制備及應用基礎[D];中南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金鵬;鈦基復合材料棒材包套熱擠壓制備及組織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孫永君;碳納米管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3 劉統(tǒng)軍;(TiB+La_2O_3)增強耐熱鈦基復合材料的組織和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4 王豆;顆粒增強鈦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數(shù)值模擬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5 李欣;二氧化鈦基復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可見光催化性能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年

6 席少靜;碳纖維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的界面與性能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6年

7 李陽陽;PCD刀具切削鈦基復合材料試驗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5年

8 李磊;粉末冶金制備鈦基復合材料的組織與機械性能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06年

9 韓超;生物醫(yī)用鈦基復合材料的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2年

10 周鵬;粉末冶金多元增強鈦基復合材料的制備、微觀結(jié)構(gòu)及力學性能[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

本文編號:107963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shugongy/107963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0af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