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道導彈視景仿真技術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8 07:06
彈道導彈是現(xiàn)代軍事打擊的重要手段,是各國軍事力量核心組成部分。彈道導彈的防御是當前戰(zhàn)略預警的核心內容,而系統(tǒng)仿真技術是開展彈道導彈防御技術研究的重要工具和手段。視景仿真技術起源于軍事仿真領域,可為仿真系統(tǒng)提供“人在回路”的仿真過程,是支撐系統(tǒng)仿真技術的有效技術環(huán)節(jié)。利用視景仿真技術,運用場景模擬技術完整再現(xiàn)彈道導彈突防的全過程,對于彈道導彈和導彈防御系統(tǒng)的研制、彈道導彈戰(zhàn)術的演練和軍事人員的訓練提供了有效可行的途徑,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本論文以民兵III型彈道導彈的突防過程為參考,以彈道導彈突防過程中目標群中各類目標的建模為基礎,重點研究和分析彈道導彈突防過程中的典型目標類型和運動特征,根據(jù)導彈飛行原理和控制原理,模擬彈道導彈突防的全過程,并完成了導彈突防過程的視景仿真,建立了一個基于STK(Satellite Tool Kit,衛(wèi)星工具箱)的可視化彈道導彈視景仿真系統(tǒng)。論文的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彈道導彈的突防過程分析。以民兵Ⅲ彈道導彈為例,分析研究典型彈道導彈突防過程的特征,包括目標類型、運動特征和參數(shù),并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導彈飛行過程中的微動模型和姿態(tài)類型。2.視景仿真技術的研究,...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課題研究目標和意義
1.4 論文的組織結構
第二章 彈道導彈視景仿真技術的分析
2.1 視景仿真技術
2.2 彈道導彈簡介
2.2.1 彈道導彈的飛行階段
2.2.2 彈道導彈的組成
2.2.3 中段導彈目標類型
2.3 STK簡介
2.3.1 STK簡介
2.3.2 STK數(shù)據(jù)報告工具
2.3.3 地球的橢球方程
2.3.4 基于STK的彈道導彈視景仿真
2.4 導彈視景仿真常用的坐標系
2.4.1 地心坐標系
2.4.2 地心慣性坐標系
2.4.3 彈體坐標系
2.4.4 雷達坐標系
2.4.5 STK中常用的坐標系
2.4.6 坐標系轉換的方法
2.5 小結
第三章 彈道導彈視景仿真系統(tǒng)設計
3.1 彈道導彈視景仿真系統(tǒng)的結構設計
3.2 彈道導彈的姿態(tài)
3.2.1 導彈的微動模型
3.2.2 STK支持的姿態(tài)類型
3.2.3 STK導彈的姿態(tài)設置
3.3 彈道導彈模型
3.3.1 STK實體模型
3.3.2 模型的活動關節(jié)
3.3.3 活動關節(jié)的控制
3.4 視景仿真的控制和交互
3.4.1 Connect簡介
3.4.2 AgConnect API庫函數(shù)
3.4.3 Connect消息機制
3.4.4 Connect庫函數(shù)的封裝
3.5 小結
第四章 彈道導彈視景仿真的設計實現(xiàn)
4.1 視景仿真環(huán)境的配置
4.1.1 視景仿真系統(tǒng)的軟件環(huán)境
4.1.2 視景仿真系統(tǒng)的硬件環(huán)境
4.1.3 高層體系結構HLA
4.2 場景的建立及模型的導入
4.2.1 視景仿真場景的建立
4.2.2 彈道導彈模型的建立
4.2.3 彈道導彈模型的導入
4.3 STK的導彈彈道生成
4.3.1 STK的彈道設置
4.3.2 彈道的設置和生成
4.3.3 發(fā)射點坐標的計算
4.3.4 雷達視線角的計算
4.4 STK彈道導彈仿真過程的控制
4.4.1 STK控制臺程序
4.4.2 視景仿真流程
4.4.3 仿真過程的控制
4.4.4 實時數(shù)據(jù)的顯示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TK三維場景構建及優(yōu)化方法研究[J]. 年福純,周錦標,何劍偉,段慧芬,孫豐,薛倡新.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12(01)
[2]基于一維像序列的彈道中段目標進動特征提取[J]. 顏維,孫文峰,錢李昌,姚漢英. 空軍雷達學院學報. 2011(02)
[3]箔條干擾彈可視化建模及仿真[J]. 華翔,高武奇. 西安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0(04)
[4]基于VC和Vega Prime聯(lián)合開發(fā)的巡航導彈仿真系統(tǒng)研究[J]. 彭亮,黃心漢.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1)
[5]基于STK的航天發(fā)射可視化仿真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 董加強.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0(02)
[6]VC與STK的集成及在導彈數(shù)字可視化仿真中的應用[J]. 鮑猛,潘成勝,馮永新. 沈陽理工大學學報. 2009(05)
[7]基于姿態(tài)角變化的目標體坐標系下雷達視線的研究[J]. 童俊,單甘霖,周云鋒,張淼. 火力與指揮控制. 2009(09)
[8]彈道類目標進動周期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 劉維建,陳建文. 現(xiàn)代雷達. 2009(07)
[9]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J]. 許微. 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 2009(02)
[10]分布式仿真系統(tǒng)的多通道視景生成[J]. 呂品,張金芳.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7(06)
博士論文
[1]箔條干擾的特性與雷達抗箔條技術研究[D]. 李金梁.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2]彈道中段目標雷達識別與評估研究[D]. 馮德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面向航天任務的分布式仿真平臺的研究與開發(fā)[D]. 金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9
[2]VC和STK的集成在衛(wèi)星多學科優(yōu)化中的研究與應用[D]. 何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9
[3]視景仿真在雷達系統(tǒng)仿真中的應用[D]. 牛杰.電子科技大學 2009
[4]彈道導彈突防措施建模與仿真研究[D]. 謝道成.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8
[5]基于HLA的SAR發(fā)射與回波仿真技術研究[D]. 譚淑婷.電子科技大學 2008
[6]STK在作戰(zhàn)仿真中的應用研究[D]. 余賢圣.北京郵電大學 2007
[7]導彈突防的三維視景仿真研究與實現(xiàn)[D]. 鄧輝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8]彈道導彈中段雷達特性分析與提取方法研究[D]. 劉麗華.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9]基于彈道導彈的雷達系統(tǒng)場景仿真研究[D]. 謝代華.電子科技大學 2006
[10]飛行器姿軌數(shù)據(jù)可視化仿真的相關研究[D]. 李忠磊.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29478
【文章來源】:電子科技大學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課題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3 課題研究目標和意義
1.4 論文的組織結構
第二章 彈道導彈視景仿真技術的分析
2.1 視景仿真技術
2.2 彈道導彈簡介
2.2.1 彈道導彈的飛行階段
2.2.2 彈道導彈的組成
2.2.3 中段導彈目標類型
2.3 STK簡介
2.3.1 STK簡介
2.3.2 STK數(shù)據(jù)報告工具
2.3.3 地球的橢球方程
2.3.4 基于STK的彈道導彈視景仿真
2.4 導彈視景仿真常用的坐標系
2.4.1 地心坐標系
2.4.2 地心慣性坐標系
2.4.3 彈體坐標系
2.4.4 雷達坐標系
2.4.5 STK中常用的坐標系
2.4.6 坐標系轉換的方法
2.5 小結
第三章 彈道導彈視景仿真系統(tǒng)設計
3.1 彈道導彈視景仿真系統(tǒng)的結構設計
3.2 彈道導彈的姿態(tài)
3.2.1 導彈的微動模型
3.2.2 STK支持的姿態(tài)類型
3.2.3 STK導彈的姿態(tài)設置
3.3 彈道導彈模型
3.3.1 STK實體模型
3.3.2 模型的活動關節(jié)
3.3.3 活動關節(jié)的控制
3.4 視景仿真的控制和交互
3.4.1 Connect簡介
3.4.2 AgConnect API庫函數(shù)
3.4.3 Connect消息機制
3.4.4 Connect庫函數(shù)的封裝
3.5 小結
第四章 彈道導彈視景仿真的設計實現(xiàn)
4.1 視景仿真環(huán)境的配置
4.1.1 視景仿真系統(tǒng)的軟件環(huán)境
4.1.2 視景仿真系統(tǒng)的硬件環(huán)境
4.1.3 高層體系結構HLA
4.2 場景的建立及模型的導入
4.2.1 視景仿真場景的建立
4.2.2 彈道導彈模型的建立
4.2.3 彈道導彈模型的導入
4.3 STK的導彈彈道生成
4.3.1 STK的彈道設置
4.3.2 彈道的設置和生成
4.3.3 發(fā)射點坐標的計算
4.3.4 雷達視線角的計算
4.4 STK彈道導彈仿真過程的控制
4.4.1 STK控制臺程序
4.4.2 視景仿真流程
4.4.3 仿真過程的控制
4.4.4 實時數(shù)據(jù)的顯示
4.5 本章小結
第五章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STK三維場景構建及優(yōu)化方法研究[J]. 年福純,周錦標,何劍偉,段慧芬,孫豐,薛倡新.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12(01)
[2]基于一維像序列的彈道中段目標進動特征提取[J]. 顏維,孫文峰,錢李昌,姚漢英. 空軍雷達學院學報. 2011(02)
[3]箔條干擾彈可視化建模及仿真[J]. 華翔,高武奇. 西安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0(04)
[4]基于VC和Vega Prime聯(lián)合開發(fā)的巡航導彈仿真系統(tǒng)研究[J]. 彭亮,黃心漢.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01)
[5]基于STK的航天發(fā)射可視化仿真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 董加強. 計算機測量與控制. 2010(02)
[6]VC與STK的集成及在導彈數(shù)字可視化仿真中的應用[J]. 鮑猛,潘成勝,馮永新. 沈陽理工大學學報. 2009(05)
[7]基于姿態(tài)角變化的目標體坐標系下雷達視線的研究[J]. 童俊,單甘霖,周云鋒,張淼. 火力與指揮控制. 2009(09)
[8]彈道類目標進動周期特征提取方法研究[J]. 劉維建,陳建文. 現(xiàn)代雷達. 2009(07)
[9]虛擬現(xiàn)實技術的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與發(fā)展[J]. 許微. 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 2009(02)
[10]分布式仿真系統(tǒng)的多通道視景生成[J]. 呂品,張金芳. 系統(tǒng)仿真學報. 2007(06)
博士論文
[1]箔條干擾的特性與雷達抗箔條技術研究[D]. 李金梁.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10
[2]彈道中段目標雷達識別與評估研究[D]. 馮德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碩士論文
[1]面向航天任務的分布式仿真平臺的研究與開發(fā)[D]. 金洋.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2009
[2]VC和STK的集成在衛(wèi)星多學科優(yōu)化中的研究與應用[D]. 何玉.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2009
[3]視景仿真在雷達系統(tǒng)仿真中的應用[D]. 牛杰.電子科技大學 2009
[4]彈道導彈突防措施建模與仿真研究[D]. 謝道成.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8
[5]基于HLA的SAR發(fā)射與回波仿真技術研究[D]. 譚淑婷.電子科技大學 2008
[6]STK在作戰(zhàn)仿真中的應用研究[D]. 余賢圣.北京郵電大學 2007
[7]導彈突防的三維視景仿真研究與實現(xiàn)[D]. 鄧輝宇.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8]彈道導彈中段雷達特性分析與提取方法研究[D]. 劉麗華.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6
[9]基于彈道導彈的雷達系統(tǒng)場景仿真研究[D]. 謝代華.電子科技大學 2006
[10]飛行器姿軌數(shù)據(jù)可視化仿真的相關研究[D]. 李忠磊.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2005
本文編號:332947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ngguansheji/33294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