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與胺類抗剝落劑協(xié)同作用對瀝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響研究
本文關鍵詞:水泥與胺類抗剝落劑協(xié)同作用對瀝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瀝青路面 抗剝落材料 水泥 胺類 路用性能試驗
【摘要】:隨著我國車輛軸重與交通量的不斷增長,瀝青路面的早期破壞問題也越來越嚴重,水損害問題也更為突出。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是影響瀝青混凝土路面出現(xiàn)水損害現(xiàn)象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國內(nèi)增強粘附性的主要做法是摻加水泥、胺類抗剝落劑、石灰等傳統(tǒng)抗剝落材料,但綜合各方面研究發(fā)現(xiàn),以上材料單摻作為抗剝落劑時各有各的優(yōu)缺點,結合成本效益、施工工藝,以及以上傳統(tǒng)抗剝落劑各自的優(yōu)缺點,很有必要把水泥和胺類這兩種材料同時作為抗剝落劑摻進瀝青混合料里來研究其路用性能,以便今后在工程中的實際應用。本研究根據(jù)水泥與胺類抗剝落劑的產(chǎn)品質(zhì)量現(xiàn)狀和性能要求,設計了多種不同摻量配比的試驗方案,取得的成果如下:(1)通過三大指標試驗,研究了單摻卡洛胺瀝青膠漿的性能,結果表明,水泥復配胺類的建議胺類的最佳摻量為0.4%。利用布式旋轉(zhuǎn)粘度和三大指標試驗方法對五組水泥復配胺類瀝青膠漿的性能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水泥復配胺類后的瀝青膠漿的針入度較基質(zhì)瀝青至少降低了30.2%,延度至少提高了43.7%,軟化點至少提升了15.1%,布式粘度至少提高了151.6%。(2)利用水煮法、水浸法,并首次提出了“定量水煮法”等室內(nèi)試驗定性且定量地對比研究了水泥與胺類抗剝落劑協(xié)同作用下五種方案的瀝青膠漿與集料的粘附性,結果表明:第四組方案2.5%水泥+0.4%胺類水煮后,剝落的質(zhì)量占原混合料質(zhì)量的平均比例只為1.342%,為五組方案中比例最低的;在粘附性方面,2.5%水泥+0.4%胺類優(yōu)于2.0%水泥+0.4%胺類,2.0%水泥+0.4%胺類優(yōu)于1.5%水泥+0.4%胺類,1.5%水泥+0.4%胺類優(yōu)于3.0%水泥+0.4%胺類,3.0%水泥+0.4%胺類優(yōu)于1.0%水泥+0.4%胺類。(3)通過浸水馬歇爾、車轍、低溫小梁等多個試驗方法,來對比研究水泥與胺類抗剝落劑協(xié)同作用和單摻水泥、單摻消石灰、單摻胺類材料對瀝青混合料綜合路用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1)水泥復配胺類后,大大增強了瀝青混合料的粘結性,殘留穩(wěn)定度數(shù)值最大可達111.58%,凍融劈裂抗拉強度比最大能達到108.39%,明顯優(yōu)于單摻水泥、單摻胺類和單摻消石灰的;(2)單摻水泥、單摻胺類和單摻消石灰都能提高瀝青混合料的高溫性能,單摻消石灰要優(yōu)于單摻水泥和單摻胺類的,當消石灰的摻量為1.5%時,動穩(wěn)定度值能達到3074.3,不過水泥復配微量胺類后,高溫性能大大增強,當3.0%水泥與0.4%卡洛胺復配時,動穩(wěn)定度值可達3591.7;(3)水泥復配胺類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雖不如單摻胺類和單摻消石灰的,不過要優(yōu)于單摻水泥的瀝青混合料的低溫性能;(4)綜合路用性能,總的來說,水泥+胺類優(yōu)于消石灰,消石灰優(yōu)于水泥,水泥優(yōu)于胺類。結合各方面研究,得出下面層AC-25C花崗巖水泥復配胺類瀝青混合料的理論最佳配合比為:2.5%水泥+2.5%礦粉+70#基質(zhì)瀝青+0.4%胺類。其研究成果將對施工企業(yè)節(jié)約成本、增加效益、改善路用性能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瀝青路面 抗剝落材料 水泥 胺類 路用性能試驗
【學位授予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14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概述10-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0-11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1-14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1-12
-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2-14
- 1.3 主要研究內(nèi)容與目標14
- 1.4 技術路線14-16
- 第二章 抗剝落材料增強瀝青與集料粘附性的機理16-22
- 2.1 瀝青路面早期破壞特征16
- 2.2 瀝青與集料的粘附性機理16-19
- 2.2.1 化學反應理論16-17
- 2.2.2 力學理論17
- 2.2.3 表面電位理論17-18
- 2.2.4 表面張力理論18-19
- 2.3 水泥增強粘附性機理19
- 2.4 消石灰增強粘附性機理19-20
- 2.5 胺類抗剝落劑增強粘附性機理20-21
- 2.6 本章小結21-22
- 第三章 水泥與胺類復配摻入的瀝青膠漿性能研究22-41
- 3.1 原材料性能22-23
- 3.1.1 瀝青22
- 3.1.2 水泥22-23
- 3.1.3 胺類23
- 3.2 水泥與胺類抗剝落劑配比確定23-26
- 3.3 水泥與胺類復配摻入的瀝青膠漿的性能研究26-30
- 3.3.1 三大指標26-28
- 3.3.2 布氏旋轉(zhuǎn)粘度28-30
- 3.4 與酸性集料的粘附性研究30-40
- 3.4.1 水煮法30-33
- 3.4.2 水浸法33-35
- 3.4.3 定量水煮法35-40
- 3.5 本章小結40-41
- 第四章 摻配抗剝落材料的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41-69
- 4.1 原材料性能及礦料級配41-44
- 4.1.1 瀝青41
- 4.1.2 碎石41-42
- 4.1.3 礦粉42
- 4.1.4 胺類抗剝落劑42
- 4.1.5 水泥42
- 4.1.6 消石灰42
- 4.1.7 礦料級配42-44
- 4.2 馬歇爾指標44-46
- 4.3 高溫穩(wěn)定性46-52
- 4.3.1 試驗方案46-48
- 4.3.2 試驗方法及評價指標48-49
- 4.3.3 車轍試驗結果及分析49-52
- 4.4 水穩(wěn)定性52-59
- 4.4.1 浸水馬歇爾穩(wěn)定度試驗52-55
- 4.4.2 凍融劈裂試驗55-59
- 4.5 低溫性能試驗研究59-64
- 4.5.1 試驗方法及評價指標59-60
- 4.5.2 試驗結果及分析60-64
- 4.6 肯塔堡飛散試驗研究64-67
- 4.6.1 試驗方法及評價指標64-65
- 4.6.2 飛散結果及分析65-67
- 4.7 本章小結67-69
- 第五章 現(xiàn)場應用研究69-76
- 5.1 現(xiàn)場施工工藝69
- 5.2 試驗路段性能指標檢測及分析69-73
- 5.3 社會經(jīng)濟效益分析73-75
- 5.3.1 社會效益分析73
- 5.3.2 經(jīng)濟效益分析73-75
- 5.4 本章小結75-76
- 第六章 主要結論與展望76-78
- 6.1 主要結論76-77
- 6.2 進一步需研究的問題77-78
- 致謝78-79
- 參考文獻79-82
- 在學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和取得的學術成果82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共坤;瀝青抗剝落劑的應用[J];公路;2004年08期
2 于忠軍,韋蓮,劉亞坤,呂宏韜;瀝青抗剝落劑在寒冷地區(qū)路面施工中的使用效果[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3 季鵬,奚麗珍,張宏超;路用抗剝落劑性能淺析[J];上海公路;2003年01期
4 朱大章,孫曉宇,李文哲,呂偉民,倪亞明;瀝青抗剝落劑的優(yōu)化及其性能[J];精細化工;2004年09期
5 韓瑞民,彌海晨,馬志剛,楊韻華;瀝青抗剝落劑應用現(xiàn)狀分析[J];內(nèi)蒙古公路與運輸;2004年04期
6 朱大章,孫曉宇,呂偉民,李文哲,汪世龍,倪亞明;非胺類瀝青抗剝落劑的制備及性能[J];建筑材料學報;2005年05期
7 彭振興;楊志;高和生;;胺類與非胺類瀝青抗剝落劑性能的評價[J];交通科技;2005年06期
8 趙晶;于連成;;抗剝落劑的溫度穩(wěn)定性研究[J];低溫建筑技術;2006年06期
9 井浩;嚴莉華;徐忠衛(wèi);;公路工程中瀝青抗剝落劑應用分析[J];中國西部科技(學術);2007年13期
10 李志偉;井浩;;高海拔寒冷地區(qū)抗剝落劑的應用探索[J];鐵道工程學報;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苗寶棟;;抗剝落劑在劉白項目的應用[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2 ;江蘇文昌電子化工有限公司簡介[A];第六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吳登睿;水泥與胺類抗剝落劑協(xié)同作用對瀝青路面路用性能的影響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6年
2 涂蓉;新型瀝青抗剝落劑作用機理及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任滿倉;抗剝落劑對瀝青路用性能影響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4 黃澤國;新型抗剝落劑的研發(fā)與應用[D];長安大學;2014年
5 陳W毢,
本文編號:7104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7104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