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交通海事服務集研究綜述
本文關鍵詞:船舶交通海事服務集研究綜述
更多相關文章: E-Navigation VTS 海事服務集 數(shù)據(jù)結構
【摘要】:為了總結分析船舶交通海事服務集現(xiàn)有的研究方法以及存在的不足,分別從國外和國內相關的E-Navigation測試系統(tǒng)以及專家學者角度對船舶交通海事服務集研究進行分類綜述和分析。總結了國內外在船舶交通海事服務集方面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特點,并對其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分析。闡述了船舶交通海事服務集研究的意義,探討可能的發(fā)展方向,為今后船舶交通海事服務集的研究提供思路。
【作者單位】: 大連海事大學航海學院;
【關鍵詞】: E-Navigation VTS 海事服務集 數(shù)據(jù)結構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09043) 交通運輸部應用基礎研究項目(2014329225020) 遼寧省高校杰出青年學者成長計劃(LJQ2014052) 遼寧省教育廳重點實驗室基礎研究項目(LZ2015009)
【分類號】:U692
【正文快照】: 一、引言自2006年國際海事組織(International MaritimeOrganization,簡稱IMO)采納了國際航標協(xié)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ghthouse Authorities,簡稱IALA)提出的E-Navigation的定義后,十年間E-Navigation戰(zhàn)略得到了持續(xù)不斷地發(fā)展與完善。E-Navigation是指通過電子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姜華;包金玉;;從海事安全系統(tǒng)的角度,談海事安全標準的發(fā)展(英文)[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8年S2期
2 程紹青;;建立海事安全信譽管理機制初探[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年22期
3 王志明;;沿海海事安全監(jiān)管長效機制建設[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4 陳業(yè)國;葛蓉蓉;;建立可行的最高標準,促進海事安全發(fā)展(英文)[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9年S1期
5 ;環(huán)印度洋地區(qū)國家未來十年重點合作海事安全[J];航海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6 陳國雄;;海事的春天里[J];珠江水運;2013年05期
7 劉昭青;國際海事“反恐”任重而道遠[J];集裝箱化;2002年11期
8 申濟勛;大力加強海事安全文化建設[J];珠江水運;2002年11期
9 ;國際海事[J];中國船檢;2004年01期
10 ;國際海事[J];中國船檢;2004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牛世駿;楊志強;;山西海事安全發(fā)展重在夯實基礎建立長效機制[A];2009年度海事管理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9年
2 向薇;;構建和諧海事對促進廣東經(jīng)濟發(fā)展的重要性[A];第二屆廣東海事高級論壇論文集[C];2008年
3 楊國卿;;海事安全隱患排查理論與運用[A];山東航海學會、山東海事局2007年度優(yōu)秀論文?痆C];2007年
4 歐義芳;;淺談海事安全監(jiān)管責任的風險管理[A];2006年度海事管理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6年
5 鄧潘立;;培育海事文化 塑造海事形象[A];2004年度海事管理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6 李立;;從《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談海事行政管理的發(fā)展戰(zhàn)略問題[A];《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生效十周年暨海事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陳家榮;;試述海事測繪在海事安全管理中的作用[A];中國航海學會航標專業(yè)委員會第七屆大會論文集[C];2003年
8 孫立新;;加快數(shù)字海事建設 適應南京港發(fā)展要求[A];2006年蘇、浙、閩、滬航海學會學術研討論文集[C];2006年
9 朱建榮;望作信;;淺談海事文化理念和實踐[A];中國航海學會內河船舶駕駛專業(yè)委員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10 朱錫仁;楊玉峰;;人為因素與海事預防[A];2009年蘇浙閩滬航海學術研討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龍巍 徐碧苑 實習生 吳笛;海事精神閃耀北部灣[N];中國水運報;2011年
2 記者 甘豐錄;亞太多國共商《國際海事勞工公約》[N];中國船舶報;2011年
3 本報駐粵記者 龍巍 通訊員 楊文川;全面履職,深圳海事在行動[N];中國水運報;2011年
4 駐閩記者 王然 通訊員 王瑞瑯 林莉 董慧 ;打造福建特色基層海事[N];中國水運報;2012年
5 本報駐閩記者 王然 特約記者 李鑫;做“當代媽祖” 建“四型海事”[N];中國水運報;2013年
6 本報記者 劉飛 通訊員 梁遠林;日照嵐山港區(qū):碼頭工人協(xié)管海事安全[N];中國安全生產(chǎn)報;2013年
7 本報特約記者 謝軍 通訊員 劉婷;長江海事:全面實施“春雷行動” 著力構建“四型海事”[N];中國水運報;2013年
8 海星;我國最大海事救助船出訪四國[N];中國船舶報;2013年
9 記者 趙俏妮 萬芳 通訊員 李景富 李恒蔚;三個品牌鑄就海事夢[N];中國水運報;2013年
10 孫加寶;長江海事與湖北氣象局簽署合作協(xié)議[N];中國水運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馬曉路;現(xiàn)代海事立法下我國海事立法協(xié)調問題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2 陳蜀U,
本文編號:6909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90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