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靈隧道充填溶洞綜合預報及突泥事故治理
本文關鍵詞:陽靈隧道充填溶洞綜合預報及突泥事故治理
更多相關文章: 陽靈隧道 溶洞 超前地質預報 突泥 災害治理
【摘要】:突水突泥災害是巖溶隧道施工中經常面對的嚴峻挑戰(zhàn).綜合采用地震方法和電磁方法對陽靈隧道F_1斷裂帶開展了超前地質預報,準確地預報了充填溶洞的位置和規(guī)模.突泥事故治理過程中,首先采取穩(wěn)定塌落體、封堵下泄口和加固已有支護等措施控制災情;然后利用三臺階法和雙層鋼拱架支護通過了溶洞影響段;最后,采用地質雷達探測了溶洞規(guī)模和充填情況,并對圍巖和支護結構的受力變形狀況進行監(jiān)測.結果表明,綜合超前地質預報是探測隧道不良地質體的有效途徑,"控制災情,謹慎開挖,事后監(jiān)控,確保安全"是突泥事故治理的合理原則.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魯東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關鍵詞】: 陽靈隧道 溶洞 超前地質預報 突泥 災害治理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項目(2013CB0360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579239,51204168) 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ZR2011EL049)
【分類號】:U452.11
【正文快照】: 東煙臺264025)目前,中國是世界上隧道建設規(guī)模與難度最大的國家,但由于施工前難以完全查清隧道沿線地質情況,而突發(fā)災害成因與災變過程復雜,導致施工中極易遭遇突水突泥等地質災害,嚴重影響工程建設安全.在鐵路隧道建設中,圓梁山隧道[1]、馬鹿箐隧道[2]等工程均發(fā)生過嚴重的突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謝銜光;;大支坪隧道典型突水突泥事件分析及其啟示[J];中國公路;2009年S1期
2 張民慶;彭峰;鄒明波;謝曉飛;;鐵路隧道不良地質突水突泥治理技術與工程應用[J];鐵道工程學報;2013年09期
3 陳建軍;;淺析隧道突泥治理[J];交通建設與管理;2013年09期
4 胡文學;楊雁;;瑤寨隧道突水突泥原因分析與處治[J];西部交通科技;2013年10期
5 張萬營;何泉;;三線大跨公路隧道突泥處置洞身結構穩(wěn)定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4年08期
6 毛邦燕;許模;蔣良文;;隧道巖溶突水、突泥危險性評價初探[J];中國巖溶;2010年02期
7 張民慶;汪綱領;孫國慶;;南廣鐵路白云隧道斷層突泥災害治理技術[J];鐵道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8 王海波;;木垴山隧道巖溶發(fā)育引發(fā)突泥的處理[J];公路交通技術;2012年05期
9 林承華;尹術軍;;盤嶺公路隧道涌水突泥治理措施[J];交通科技;2014年02期
10 李衛(wèi)民;洋碰隧道右線出口突水突泥段的施工技術[J];公路;2002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熊厚金;林進和;蔣開貴;;南嶺隧道石灰?guī)r溶大突泥化學灌漿實例[A];中國錨固與注漿工程實錄選[C];1995年
2 王海亮;劉濤;單紅仙;劉小麗;鄭建國;;某城市隧道突泥涌水原因分析及治理[A];第九屆全國工程地質大會論文集[C];2012年
3 侯軍紅;;太中銀鐵路崗城隧道突泥塌方處理[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4 林達明;尚彥軍;陳明星;喬廣紅;王開洋;;雁門關隧道大變形突泥段地質結構與力學分析[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屆)學術論文匯編——工程地質與水資源研究室[C];2013年
5 王衛(wèi)軍;趙延林;;礦井巖溶突水災變機理研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9論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晉升邋沈祥輝;專題研究突水突泥等施工難題[N];恩施日報;2007年
2 本報記者 趙珊珊;穩(wěn)穩(wěn)穿越斷裂帶[N];中國交通報;2014年
3 記者曾立;穿越“地質博物館”[N];重慶日報;2009年
4 記者 孔祥文;六沾鐵路復線烏蒙山1號隧道解除安全警報[N];中國鐵道建筑報;2010年
5 本報通訊員 孔祥文;征戰(zhàn)“世界級難題”[N];工人日報;2011年
6 通訊員 孔祥文 本報記者 矯陽 何曉亮;穿越巍巍烏蒙[N];科技日報;2011年
7 本報記者 楊廣臣;安全防線的細節(jié)詮釋[N];中國鐵道建筑報;2014年
8 唐江省 沈北林 曹建忠;踏遍青山人未老[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3年
9 袁蓉生 謝崇志 李連明;每一寸都是難題 每一步都靠智勇[N];中國交通報;2012年
10 萬承茂;烏江天險鑄精品[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子漢;基于飽和與非飽和滲流隧道突水突泥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2 龍洪;巖溶隧道突泥機理及處治措施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3 郭文廣;嶺腳隧道突水突泥地質災害成因分析與綜合治理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4 李付法;錦屏水電站輔助洞突水、突泥機理及預測預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5 張通國;嶺腳隧道涌水突泥段結構受力與變形特性分析[D];長安大學;2014年
6 靳柒勤;寒嶺界隧道涌水突泥段施工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7 董帥;鐵路隧道突泥災害及其對近接工程的影響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8 羅雄文;深長隧道突水突泥致災構造及其致災模式研究[D];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2014年
9 翁賢杰;富水斷層破碎帶隧道突水突泥機理及注漿治理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14年
10 梁艇棟;某巷道巖溶突泥體注漿室內試驗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6166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16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