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PC剛構橋采用預制RPC柱降低跨中長期下?lián)霞夹g研究
本文關鍵詞:大跨PC剛構橋采用預制RPC柱降低跨中長期下?lián)霞夹g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長期下?lián)?/b> 混凝土徐變 活性粉末混凝土 RPC—普通混凝土復合截面 內力重分布
【摘要】:跨中長期下?lián)鲜谴罂鏟C剛構橋通病,至今無法有效解決,而受壓混凝土徐變是跨中長期下?lián)系淖钪饕蛩。鑒于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經(jīng)熱養(yǎng)護后強度高、收縮極小、徐變系數(shù)小的特點,提出在剛構橋受壓高應力區(qū)(負彎矩區(qū)箱梁底板、跨中頂板)加入預制RPC柱形成局部RPC-NC(普通混凝土)復合截面的技術措施來減少其跨中長期下?lián)。依托實際工程設計預制RPC柱的布置方案,同時利用有限元軟件分析加入預制RPC柱對于全橋受力和變形的影響。結果表明預制RPC柱能明顯降低負彎矩區(qū)結構轉角和箱梁底板普通混凝土的壓應力,從而大幅減小結構長期徐變下?lián)。最后對RPC的面積比例以及RPC的長度進行參數(shù)分析以期得到最為合理的RPC布置。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湖南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
【關鍵詞】: 長期下?lián)?/strong> 混凝土徐變 活性粉末混凝土 RPC—普通混凝土復合截面 內力重分布
【基金】:湖南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進步與創(chuàng)新項目(201425) 廣東省交通運輸廳科技項目(2011-02-036)
【分類號】:U448.23
【正文快照】: 大跨PC剛構橋由于跨越能力強、經(jīng)濟性較好、行車平順等優(yōu)點得到廣泛應用,但其長期下?lián)系膯栴}十分突出[1],同時它與開裂形成惡性循環(huán),對結構的運營安全和耐久性構成很大威脅,至今無法有效解決。大跨PC剛構橋跨中過度下?lián)系闹匾蛩赜谢炷潦湛s徐變、預應力長期損失等[2]。而其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明德;;RPC混凝土的配制與應用研究[J];福建建材;2010年04期
2 黃友浩;;高速鐵路RPC蓋板生產技術[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3年01期
3 周錫玲;劉保華;;組成材料對RPC強度的影響[J];粉煤灰;2007年05期
4 馮敏娟;;RPC蓋板預制工藝研究[J];科技資訊;2011年07期
5 邱麗梅;高日;趙會東;聶磊;;鋼筋RPC道砟槽板抗彎承載力試驗及破壞特征研究[J];鐵道建筑;2013年01期
6 龍金濤;;碎石RPC抗拉性能試驗研究[J];交通標準化;2012年10期
7 李月安;;聚丙烯纖維RPC的力學性能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11年12期
8 劉亞;;等承載力法在鋼管RPC柱結構體系電算中的應用[J];福建建材;2013年10期
9 竇飛;梁昊;鄭磊;周永釗;;大亞灣RPC探測器電子學讀出傳輸板設計[J];核電子學與探測技術;2011年06期
10 曹萬會;高淑平;;RPC混凝土在鐵路預應力T形梁中的應用試驗[J];鐵道建筑技術;2009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謝宇廣;張家文;劉冀成;趙建兵;李建成;韓紀峰;錢森;;電阻率對RPC性能的影響[A];第十二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任傳成;Gao X;Takahashi T;Steingberg GK;Zhao H;;RPC的腦保護時間窗與經(jīng)典PC一樣嗎?[A];第十一屆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8年
3 田志敏;吳平安;;沖擊荷載作用下鋼管超高強混凝土(簡稱鋼管RPC)軸壓構件的性能[A];第17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8年
4 陸軍;;關于“實施RPC(raw material,product,creation)管理與創(chuàng)新建立信息高速公路”的探討[A];經(jīng)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一卷)[C];2010年
5 時芳芳;楊立剛;靳崢;任傳成;;RPC誘導缺血腦保護的蛋白質差異分析[A];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三次全國神經(jīng)病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10年
6 寧哲;馬烈華;張家文;陳進;;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RPC裸室的宇宙線測試[A];第十五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7 李奇特;王通和;葉沿林;紀瑋;劉洪濤;;基于大面積RPC的宇宙線成像系統(tǒng)研究[A];第三屆全國核技術與應用學術研討會會議資料文集[C];2012年
8 呂冰峰;曹霞;周旭;史珊伊;;無粘接預應力RPC簡支梁裂縫計算分析[A];第十一屆后張預應力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北京 周瑞;RPC病毒我不怕[N];電腦報;200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朱倩;鋼管RPC短柱靜力及抗沖擊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2 郝慧峰;大亞灣反應堆中微子實驗中基于VME的RPC電子學研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歐陽鵬;圓中空夾層鋼管RPC柱軸壓及其節(jié)點的力學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2 許志海;鋼管RPC短柱軸壓性能和推出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16年
3 吳捧捧;自密實鋼管RPC柱基本力學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4 袁苑;大亞灣中微子實驗RPC電子學原型機讀出插件的研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5 曾峰;RPC-鋼組合梁有效寬度研究[D];湖南科技大學;2014年
6 劉昕;基于RPC漏洞病毒的剖析和簡單殺毒軟件的制作[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5年
7 羅武;IPv6分布式路由器中擴展RPC機制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4年
8 劉婧;RPC異型管材研究分析[D];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2014年
9 陳彬;預應力RPC梁抗剪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10 劉丹;納米SiO_2對RPC力學性能影響的試驗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61310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613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