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交叉中隔壁法的三車道公路隧道極限位移
發(fā)布時間:2022-07-11 19:02
大跨公路隧道極限位移基準與分部開挖工法息息相關,而現(xiàn)行規(guī)范及相關研究存在滯后問題。根據(jù)圍巖幾種特征曲線的相互關系,分析了公路隧道極限位移的意義,研究了基于交叉中隔壁法條件下初期支護極限位移控制值。通過MIDAS有限元軟件,對Ⅳ、Ⅴ級圍巖的物理力學參數(shù)按照高中低值進行抽樣組合計算,所得不同值域進行t分布統(tǒng)計,最大值為分部開挖工法條件下的局部最優(yōu)解,即極限位移控制值。解決了相關規(guī)范中未區(qū)分施工開挖工法的問題,給三車道大跨公路隧道提供了施工變形控制基準。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位移基準的物理意義
2 極限位移的確定方法
2.1 模擬開挖釋放系數(shù)
2.2 物理力學參數(shù)
2.3 交叉中隔壁法開挖工序及測點布置
3 計算結果統(tǒng)計分析
3.1 統(tǒng)計方法
3.2 計算結果對比分析
3.3 基于交叉中隔壁法現(xiàn)場測量的分析
3.4 極限相對位移基準值確定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特大斷面隧道長期運營預警值的研究[J]. 謝軍,房營光,莫海鴻,陳俊生,劉庭金.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09(01)
[2]大跨度海底隧道CRD法施工位移控制基準研究[J]. 李金梗. 隧道建設. 2008(04)
[3]基于t分布理論的公路定額數(shù)據(jù)小樣本容量的收斂條件[J]. 王首緒,龍琰,郭四澤.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2)
[4]對客運專線鐵路隧道施工穩(wěn)定性判據(jù)的思考[J]. 邢厚俊. 鐵道建筑. 2006(12)
[5]四車道隧道動態(tài)施工力學研究[J]. 王應富,蔣樹屏,張永興. 公路交通科技. 2005(S1)
[6]隧道及地下工程圍巖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分析的極限位移判別[J]. 李曉紅,王宏圖,賈劍青,楊春和,胡國忠,薛占新. 巖土力學. 2005(06)
[7]鐵路隧道初期支護極限位移的意義及確定[J]. 朱永全,張素敏,景詩庭.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5(09)
[8]隧道穩(wěn)定性位移判別準則[J]. 朱永全. 中國鐵道科學. 2001(06)
本文編號:3658706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1 位移基準的物理意義
2 極限位移的確定方法
2.1 模擬開挖釋放系數(shù)
2.2 物理力學參數(shù)
2.3 交叉中隔壁法開挖工序及測點布置
3 計算結果統(tǒng)計分析
3.1 統(tǒng)計方法
3.2 計算結果對比分析
3.3 基于交叉中隔壁法現(xiàn)場測量的分析
3.4 極限相對位移基準值確定
4 結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特大斷面隧道長期運營預警值的研究[J]. 謝軍,房營光,莫海鴻,陳俊生,劉庭金. 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 2009(01)
[2]大跨度海底隧道CRD法施工位移控制基準研究[J]. 李金梗. 隧道建設. 2008(04)
[3]基于t分布理論的公路定額數(shù)據(jù)小樣本容量的收斂條件[J]. 王首緒,龍琰,郭四澤. 長沙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7(02)
[4]對客運專線鐵路隧道施工穩(wěn)定性判據(jù)的思考[J]. 邢厚俊. 鐵道建筑. 2006(12)
[5]四車道隧道動態(tài)施工力學研究[J]. 王應富,蔣樹屏,張永興. 公路交通科技. 2005(S1)
[6]隧道及地下工程圍巖穩(wěn)定性及可靠性分析的極限位移判別[J]. 李曉紅,王宏圖,賈劍青,楊春和,胡國忠,薛占新. 巖土力學. 2005(06)
[7]鐵路隧道初期支護極限位移的意義及確定[J]. 朱永全,張素敏,景詩庭.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05(09)
[8]隧道穩(wěn)定性位移判別準則[J]. 朱永全. 中國鐵道科學. 2001(06)
本文編號:36587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658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