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劑型冷補瀝青及混合料的性能評價
發(fā)布時間:2022-01-07 09:48
用乙烯基類硅氧烷、不飽和脂肪酸和醇類潤濕劑等基礎材料合成了冷補瀝青添加劑,同時以柴油為稀釋劑對基質瀝青進行改性,設計制備了溶劑型冷補瀝青(SCPA),并根據黏度和黏附性測試確定了SCPA的配方;基于溶劑型冷補瀝青混合料(SCPAM)設計及相關技術性能試驗,設計評價了冷補瀝青添加劑的改善效果.結果表明:SCPAM宜采用較粗的礦料級配;摻加冷補瀝青添加劑后,SCPA的溫度穩(wěn)定性提升,與集料的黏附性明顯改善,SCPAM的拉伸強度與黏聚性明顯提高;建議SCPA配方為m(基質瀝青)∶m(柴油)∶m(冷補瀝青添加劑)=(73~77)∶(20~24)∶3,SCPAM的瀝青用量為4.7%~5.0%.
【文章來源】:建筑材料學報. 2020,23(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摻礦粉前后母體瀝青與SCPA的紅外光譜
為進一步研究冷補瀝青添加劑對SCPA溫度敏感性的影響,利用DSC測量了同一溫度變化范圍內的母體瀝青和SCPA所需熱量補償的差別[21],分析其熱穩(wěn)定性.用PerkinElmer DSC進行測試,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范圍為-30~50℃.母體瀝青與SCPA的升溫DSC曲線如圖2所示.由圖2可見:與母體瀝青相比,SCPA的DSC曲線更加平緩,表明冷補瀝青添加劑的引入使SCPA的熱穩(wěn)定性有所提高.3 SCPAM設計與性能評價
采用表2的3種級配礦料,分別與優(yōu)選配方的SCPA進行拌和試驗,瀝青用量為4.7%.不同級配SCPAM的外觀見圖3,SCPAM拌和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由圖3及表3可見:當混合料中細料含量較多時(級配A),SCPA呈點狀分布于集料表面,無法實現對集料的均勻裹覆.由此可見,SCPAM需要采用比熱拌瀝青混合料更粗的級配.減少2.36mm粒徑以下的礦料摻配比例,從而可以在不增加瀝青含量的條件下提高瀝青的裹覆效果以及增加集料表面的瀝青膜厚度,同時粗集料摻配比例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在SCPAM中形成骨架,保證在路面坑槽修補初期的材料強度.綜上,選擇級配C作為優(yōu)選級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溶劑型冷補瀝青液研制及其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 張爭奇,許鋮,成高立,宋亮亮.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 2016(09)
[2]柴油型冷補瀝青混合料成型特性研究[J]. 曾欣銓. 公路. 2014(02)
[3]抗凍型冷補瀝青混合料優(yōu)化設計及性能研究[J]. 譚憶秋,周水文,單麗巖,陳志國. 建筑材料學報. 2014(01)
[4]冷補瀝青混合料性能評價及技術要求[J]. 李峰,黃頌昌,徐劍,秦永春.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0)
[5]瀝青路面水損害典型原因與對策[J]. 楊若沖,梁錫三,賴用滿.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6)
[6]瀝青性能的DSC評價方法[J]. 曾凡奇,黃曉明,李海軍.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05(04)
[7]儲存式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的研究[J]. 宋建生,呂偉民.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6)
碩士論文
[1]高性能冷補瀝青混合料材料組成與性能評價[D]. 李延猛.長安大學 2013
[2]冷補瀝青混合料研究[D]. 劉曉文.華南理工大學 2010
[3]冷補瀝青混合料養(yǎng)護技術研究[D]. 蓋衛(wèi)鵬.長安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4317
【文章來源】:建筑材料學報. 2020,23(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摻礦粉前后母體瀝青與SCPA的紅外光譜
為進一步研究冷補瀝青添加劑對SCPA溫度敏感性的影響,利用DSC測量了同一溫度變化范圍內的母體瀝青和SCPA所需熱量補償的差別[21],分析其熱穩(wěn)定性.用PerkinElmer DSC進行測試,升溫速率為5℃/min,升溫范圍為-30~50℃.母體瀝青與SCPA的升溫DSC曲線如圖2所示.由圖2可見:與母體瀝青相比,SCPA的DSC曲線更加平緩,表明冷補瀝青添加劑的引入使SCPA的熱穩(wěn)定性有所提高.3 SCPAM設計與性能評價
采用表2的3種級配礦料,分別與優(yōu)選配方的SCPA進行拌和試驗,瀝青用量為4.7%.不同級配SCPAM的外觀見圖3,SCPAM拌和試驗結果如表3所示.由圖3及表3可見:當混合料中細料含量較多時(級配A),SCPA呈點狀分布于集料表面,無法實現對集料的均勻裹覆.由此可見,SCPAM需要采用比熱拌瀝青混合料更粗的級配.減少2.36mm粒徑以下的礦料摻配比例,從而可以在不增加瀝青含量的條件下提高瀝青的裹覆效果以及增加集料表面的瀝青膜厚度,同時粗集料摻配比例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在SCPAM中形成骨架,保證在路面坑槽修補初期的材料強度.綜上,選擇級配C作為優(yōu)選級配.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溶劑型冷補瀝青液研制及其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 張爭奇,許鋮,成高立,宋亮亮.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 2016(09)
[2]柴油型冷補瀝青混合料成型特性研究[J]. 曾欣銓. 公路. 2014(02)
[3]抗凍型冷補瀝青混合料優(yōu)化設計及性能研究[J]. 譚憶秋,周水文,單麗巖,陳志國. 建筑材料學報. 2014(01)
[4]冷補瀝青混合料性能評價及技術要求[J]. 李峰,黃頌昌,徐劍,秦永春.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0)
[5]瀝青路面水損害典型原因與對策[J]. 楊若沖,梁錫三,賴用滿.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8(06)
[6]瀝青性能的DSC評價方法[J]. 曾凡奇,黃曉明,李海軍. 交通運輸工程學報. 2005(04)
[7]儲存式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的研究[J]. 宋建生,呂偉民.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1998(06)
碩士論文
[1]高性能冷補瀝青混合料材料組成與性能評價[D]. 李延猛.長安大學 2013
[2]冷補瀝青混合料研究[D]. 劉曉文.華南理工大學 2010
[3]冷補瀝青混合料養(yǎng)護技術研究[D]. 蓋衛(wèi)鵬.長安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5743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574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