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土工離心機試驗的船舶拋錨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04 12:33
為解決錨地船舶拋錨對隧道的影響問題,首次采用土工離心機進行船舶應(yīng)急拋錨的試驗研究,給出了應(yīng)急拋錨的貫入深度,并與數(shù)值模擬方法、經(jīng)驗公式方法進行對比分析,給出了拋錨的影響深度。結(jié)果表明:土工離心機模擬試驗的結(jié)果與有限元分析、經(jīng)驗公式方法的結(jié)果相當,可以反映土體與船錨的相互作用。土工離心機模擬試驗可以作為拋錨貫入深度的一種研究方法,同時土工離心機還能進行應(yīng)力影響深度研究。在試驗設(shè)置的粉質(zhì)黏土土體、40萬噸船型和水文地形的條件下應(yīng)急拋錨入土深度最大值為4.0 m,影響深度為3.5 m,從安全出發(fā),基于應(yīng)急拋錨入土深度和影響深度兩方面考慮,隧道至少需要埋到最大沖刷線下7.5 m。
【文章來源】:中國造船. 2020,61(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拋錨裝置
模型錨圖
隧道模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霍爾錨拋錨深度模型試驗研究[J]. 韓聰聰,陳學儉,劉君. 海洋工程. 2018(05)
[2]不同土質(zhì)條件下大抓力錨的落錨深度研究[J]. 陳峰,汪嘉鈺,別亦白,姚亮. 港工技術(shù). 2017(05)
[3]船錨觸底貫穿量計算方法[J]. 李學東,李亞斌,陳偉. 中國航海. 2016(01)
[4]雙向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碼頭群樁基礎(chǔ)受力特性數(shù)值分析[J]. 左殿軍,陳龍,田志偉,齊昌廣. 巖土工程學報. 2015(S1)
[5]基于能量法的跨航道海底管線抗落錨實驗研究[J]. 雷震名,譚紅瑩,龔海潮,王文亮,馬坤明,張萌萌,雷林. 水道港口. 2015(03)
[6]沖擊荷載作用下有碎石保護結(jié)構(gòu)的海底管線DEM-FEM聯(lián)合分析研究[J]. 邱長林,王菁,閆澍旺. 巖土工程學報. 2015(11)
[7]深基坑開挖對鄰近地鐵隧道影響數(shù)值計算分析[J]. 左殿軍,史林,李銘銘,紀文棟. 巖土工程學報. 2014(S2)
[8]碎石保護結(jié)構(gòu)防護海底管線的機理及模型試驗研究[J]. 閆澍旺,郭炳川,孫立強,雷震名,劉潤. 巖土工程學報. 2014(11)
[9]海底管線埋深問題研究[J]. 莊元,宋少橋.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 2013(01)
碩士論文
[1]錨泊貫入量的研究[D]. 王迎松.大連海事大學 2015
[2]拋錨作業(yè)對海底管線損害研究[D]. 宣凱.大連海事大學 2012
[3]海底電纜拋石保護層抗錨害能力分析[D]. 肖鵬.華中科技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83271
【文章來源】:中國造船. 2020,61(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9 頁
【部分圖文】:
拋錨裝置
模型錨圖
隧道模型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霍爾錨拋錨深度模型試驗研究[J]. 韓聰聰,陳學儉,劉君. 海洋工程. 2018(05)
[2]不同土質(zhì)條件下大抓力錨的落錨深度研究[J]. 陳峰,汪嘉鈺,別亦白,姚亮. 港工技術(shù). 2017(05)
[3]船錨觸底貫穿量計算方法[J]. 李學東,李亞斌,陳偉. 中國航海. 2016(01)
[4]雙向循環(huán)荷載作用下碼頭群樁基礎(chǔ)受力特性數(shù)值分析[J]. 左殿軍,陳龍,田志偉,齊昌廣. 巖土工程學報. 2015(S1)
[5]基于能量法的跨航道海底管線抗落錨實驗研究[J]. 雷震名,譚紅瑩,龔海潮,王文亮,馬坤明,張萌萌,雷林. 水道港口. 2015(03)
[6]沖擊荷載作用下有碎石保護結(jié)構(gòu)的海底管線DEM-FEM聯(lián)合分析研究[J]. 邱長林,王菁,閆澍旺. 巖土工程學報. 2015(11)
[7]深基坑開挖對鄰近地鐵隧道影響數(shù)值計算分析[J]. 左殿軍,史林,李銘銘,紀文棟. 巖土工程學報. 2014(S2)
[8]碎石保護結(jié)構(gòu)防護海底管線的機理及模型試驗研究[J]. 閆澍旺,郭炳川,孫立強,雷震名,劉潤. 巖土工程學報. 2014(11)
[9]海底管線埋深問題研究[J]. 莊元,宋少橋. 大連海事大學學報. 2013(01)
碩士論文
[1]錨泊貫入量的研究[D]. 王迎松.大連海事大學 2015
[2]拋錨作業(yè)對海底管線損害研究[D]. 宣凱.大連海事大學 2012
[3]海底電纜拋石保護層抗錨害能力分析[D]. 肖鵬.華中科技大學 2012
本文編號:33832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38327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