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安全的城市軌道交通三級客流控制模型
發(fā)布時間:2021-07-19 16:57
針對城市軌道交通高峰期車站內(nèi)聚集大量乘客而導致的安全問題和運營管理不便的問題,對單線多站和車站內(nèi)部建立客流控制模型,為高峰期實施客流控制提供理論依據(jù)。首先,依據(jù)車站內(nèi)部的三級控制策略和單線多站協(xié)調客流控制影響因素,對乘客的乘車過程進行動態(tài)建模;然后,建立以乘客等待時間最小為目標函數(shù)的客流控制模型,根據(jù)計算精度選取單位計算時間t0,將時間進行離散化,運用CPLEX求解器進行求解;最后,通過算例進行驗證。研究結果表明:此模型能在高峰期通過控制線路各站及車站內(nèi)各區(qū)域的客流人數(shù),在均衡線路車站等待客流的基礎上,將各車站等待乘客壓力分至其各區(qū)域,避免站內(nèi)乘客過度擁擠,從而保證車站的安全與運營管理的正常進行。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51(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單向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地鐵站客流需求表示為動態(tài)OD矩陣形式[21],一個典型的單方向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動態(tài)客流量可以表示為式中:OTOD為客流的OD比例矩陣,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利用地鐵AFC歷史刷卡數(shù)據(jù)來估計;ei,j為行程為i→j的比例。
乘客到達后,可分為2部分:站臺等待乘車乘客和站臺外等待乘客。站臺外乘客包括付費區(qū)乘客、非付費區(qū)乘客和站外乘客。圖5(a)、圖5(b)和圖5(c)所示分別為A、B和C站的站臺、站外等待乘客人數(shù)。站臺等待乘客人數(shù)曲線即為各站控制乘坐列車的人數(shù),為鋸齒形,在列車即將離開車站時達到最大。而站外等待乘客較多,A站和B站都超過1 000人。圖4 乘客進入車站過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安全為導向的地鐵高峰時段多車站客流協(xié)同控制模型[J]. 石俊剛,楊靜,楊立興. 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 2019(01)
[2]突發(fā)大客流下地鐵協(xié)調限流優(yōu)化模型[J]. 馮樹民,陳勇,辛夢薇.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9(02)
[3]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流控制決策模型[J]. 蔣琦瑋,蔡適,陳維亞,宋曉東. 系統(tǒng)工程. 2017(09)
[4]Metro passenger flow control with station-to-station cooperation based on stop-skipping and boarding limiting[J]. 姜曼,李海鷹,許心越,徐仕鵬,苗建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7(01)
[5]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客流控制整數(shù)規(guī)劃模型[J]. 魯工圓,馬駟,王坤,鄧念.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7(02)
[6]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客流協(xié)同控制模型[J]. 姚向明,趙鵬,喬珂,禹丹丹.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1)
[7]高峰時段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客流協(xié)調控制[J]. 趙鵬,姚向明,禹丹丹.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9)
[8]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聯(lián)合客流控制研究[J]. 劉曉華,韓梅,陳超.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 2014(05)
[9]城市軌道交通高峰時段車站協(xié)同限流安全控制研究[J]. 張正,蔣熙,賀英松. 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 2013(10)
[10]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客流控制方法研究[J]. 劉蓮花,蔣亮. 鐵道運輸與經(jīng)濟. 2011(05)
碩士論文
[1]城市軌道交通單線多站協(xié)同客流控制研究[D]. 姜曼.北京交通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91072
【文章來源】: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20,51(05)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單向城市軌道交通線路
地鐵站客流需求表示為動態(tài)OD矩陣形式[21],一個典型的單方向城市軌道交通線路的動態(tài)客流量可以表示為式中:OTOD為客流的OD比例矩陣,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利用地鐵AFC歷史刷卡數(shù)據(jù)來估計;ei,j為行程為i→j的比例。
乘客到達后,可分為2部分:站臺等待乘車乘客和站臺外等待乘客。站臺外乘客包括付費區(qū)乘客、非付費區(qū)乘客和站外乘客。圖5(a)、圖5(b)和圖5(c)所示分別為A、B和C站的站臺、站外等待乘客人數(shù)。站臺等待乘客人數(shù)曲線即為各站控制乘坐列車的人數(shù),為鋸齒形,在列車即將離開車站時達到最大。而站外等待乘客較多,A站和B站都超過1 000人。圖4 乘客進入車站過程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以安全為導向的地鐵高峰時段多車站客流協(xié)同控制模型[J]. 石俊剛,楊靜,楊立興. 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 2019(01)
[2]突發(fā)大客流下地鐵協(xié)調限流優(yōu)化模型[J]. 馮樹民,陳勇,辛夢薇.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9(02)
[3]城市軌道交通車站客流控制決策模型[J]. 蔣琦瑋,蔡適,陳維亞,宋曉東. 系統(tǒng)工程. 2017(09)
[4]Metro passenger flow control with station-to-station cooperation based on stop-skipping and boarding limiting[J]. 姜曼,李海鷹,許心越,徐仕鵬,苗建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2017(01)
[5]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客流控制整數(shù)規(guī)劃模型[J]. 魯工圓,馬駟,王坤,鄧念.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17(02)
[6]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客流協(xié)同控制模型[J]. 姚向明,趙鵬,喬珂,禹丹丹. 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01)
[7]高峰時段城市軌道交通線路客流協(xié)調控制[J]. 趙鵬,姚向明,禹丹丹.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09)
[8]城市軌道交通車站聯(lián)合客流控制研究[J]. 劉曉華,韓梅,陳超. 城市軌道交通研究. 2014(05)
[9]城市軌道交通高峰時段車站協(xié)同限流安全控制研究[J]. 張正,蔣熙,賀英松. 中國安全生產(chǎn)科學技術. 2013(10)
[10]城市軌道交通網(wǎng)絡客流控制方法研究[J]. 劉蓮花,蔣亮. 鐵道運輸與經(jīng)濟. 2011(05)
碩士論文
[1]城市軌道交通單線多站協(xié)同客流控制研究[D]. 姜曼.北京交通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2910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291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