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地鐵車輛動車轉向架構架強度分析與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1 00:51
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進程變得愈演愈烈,城市中的外來人口也在逐漸增多,城市中的汽車的數(shù)量也逐年遞增,城市交通堵塞的問題正在日趨嚴重。城市軌道交通是當今城市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其作為城市現(xiàn)代化的重要標志已經(jīng)日益顯現(xiàn)。地鐵車輛作為地鐵交通系統(tǒng)中一個重要和關鍵的設備,轉向架又是地鐵車輛的關鍵部件,轉向架的大部分零部件均需要安裝在構架上,所以構架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車輛運行的平穩(wěn)性和安全性。本文以A型地鐵動車車輛轉向架構架為研究對象,主要工作與結論如下:首先,在有限元前處理軟件Hypermesh中建立轉向架構架有限元模型,構架整體采用10節(jié)點Solid187單元對模型進行離散,模型中共有節(jié)點213021個,單元161419個。其次,本文依據(jù)UIC 615-4 OR《轉向架構架結構強度實驗》、JIS E 4208《鐵路車輛—轉向架載荷試驗方法》、TB/T2368-2005《動力轉向架構架強度試驗方法》對轉向架構架進行了強度分析,在靜強度分析過程中,經(jīng)過分析得出了相應的應力云圖和應力值,結果表明應力最大的工況為第5工況,最大等效應力值為309.553MPa,該工況的最大應力出現(xiàn)在側梁...
【文章來源】:蘭州交通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2 選題目的及意義
1.3 地鐵的發(fā)展概況
1.3.1 世界地鐵的發(fā)展
1.3.2 中國地鐵的發(fā)展
1.4 轉向架構架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4.1 轉向架構架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2 轉向架構架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5 論文主要內(nèi)容
1.6 本章小結
2 有限元介紹及轉向架構架強度分析依據(jù)
2.1 有限元法概念
2.2 有限元法的發(fā)展概況
2.3 有限元法的分析過程
2.4 轉向架構架強度分析理論依據(jù)
2.5 本章小結
3 轉向架構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載荷工況的分析
3.1 地鐵動車車輛基本參數(shù)
3.2 轉向架構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 轉向架構架載荷工況分析
3.3.1 邊界條件
3.3.2 構架載荷計算
3.4 本章小結
4 轉向架構架靜強度分析
4.1 構架載荷工況確定
4.2 構架靜強度考核標準
4.3 構架靜強度計算結果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構架疲勞強度分析
5.1 構架疲勞強度計算工況的確定
5.1.1 構架主要運營工況
5.1.2 模擬構架特殊運營工況1
5.1.3 模擬構架特殊運營工況2
5.1.4 模擬構架特殊運營工況3
5.2 構架疲勞強度驗收標準
5.3 分析選用的焊縫和部位
5.4 疲勞計算結果分析
5.4.1 主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2 筋板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3 電機安裝座、齒輪箱座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4 制動座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5 其它部位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6 構架主體非焊接區(qū)域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7 制動座非焊接區(qū)域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5 結果分析
5.6 本章小結
6 構架模態(tài)分析
6.1 模態(tài)分析意義
6.2 構架模態(tài)計算結果分析
6.3 本章小結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150728
【文章來源】:蘭州交通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選題背景
1.2 選題目的及意義
1.3 地鐵的發(fā)展概況
1.3.1 世界地鐵的發(fā)展
1.3.2 中國地鐵的發(fā)展
1.4 轉向架構架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
1.4.1 轉向架構架國外研究現(xiàn)狀
1.4.2 轉向架構架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
1.5 論文主要內(nèi)容
1.6 本章小結
2 有限元介紹及轉向架構架強度分析依據(jù)
2.1 有限元法概念
2.2 有限元法的發(fā)展概況
2.3 有限元法的分析過程
2.4 轉向架構架強度分析理論依據(jù)
2.5 本章小結
3 轉向架構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載荷工況的分析
3.1 地鐵動車車輛基本參數(shù)
3.2 轉向架構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3.3 轉向架構架載荷工況分析
3.3.1 邊界條件
3.3.2 構架載荷計算
3.4 本章小結
4 轉向架構架靜強度分析
4.1 構架載荷工況確定
4.2 構架靜強度考核標準
4.3 構架靜強度計算結果分析
4.4 本章小結
5 構架疲勞強度分析
5.1 構架疲勞強度計算工況的確定
5.1.1 構架主要運營工況
5.1.2 模擬構架特殊運營工況1
5.1.3 模擬構架特殊運營工況2
5.1.4 模擬構架特殊運營工況3
5.2 構架疲勞強度驗收標準
5.3 分析選用的焊縫和部位
5.4 疲勞計算結果分析
5.4.1 主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2 筋板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3 電機安裝座、齒輪箱座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4 制動座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5 其它部位焊縫的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6 構架主體非焊接區(qū)域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4.7 制動座非焊接區(qū)域疲勞強度評定情況
5.5 結果分析
5.6 本章小結
6 構架模態(tài)分析
6.1 模態(tài)分析意義
6.2 構架模態(tài)計算結果分析
6.3 本章小結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本文編號:315072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3150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