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易損性分析的平塘特大橋關鍵構件破壞順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1-08 16:14
為探究山區(qū)超高墩三塔大跨斜拉橋在地震作用下各關鍵構件(橋塔、支座、基礎和橋墩)的破壞順序,以在建的貴州平塘特大橋為工程依托,首先基于OPEENSEES軟件建立空間有限元模型,然后基于概率理論建立斜拉橋地震易損性模型,最后以混凝土應變和支座相對位移為易損性指標進行增量動力分析,得到各構件易損性曲線,并基于各構件的易損性曲線對此類橋型的構件破壞順序進行分析。研究表明:橫向地震對該斜拉橋造成的破壞程度要大于縱向地震;在縱向地震作用下橋梁結構最易發(fā)生破壞的是中塔支座和邊塔基礎,在橫向地震作用下橋梁結構最易發(fā)生破壞的是邊塔支座和過渡墩基礎。
【文章來源】:地震工程學報. 2020,42(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總體布置圖(單位:m)
本文采用Taucer和Lee J等人提出的彈塑性纖維單元即Nonlinear Beam Column 單元模擬主塔和樁基[4]。鋼主梁、小縱梁與橫梁均采用彈性梁單元模擬即Elastic Beam Column 單元,疊合梁中的混凝土橋面板采用ShellMITC4彈性板單元模擬。在OPENSEES里可以采用Concrete01材料模擬該類混凝土應力應變模型,本文采用Mander混凝土本構模型,其應力應變關系如圖2所示[13-14]。主塔及樁基中的縱筋采用彈塑性本構關系進行模擬,圖3為應力-應變關系曲線。圖中,βz為曲線漸近線,σp為鋼筋的比例極限。
主塔及樁基中的縱筋采用彈塑性本構關系進行模擬,圖3為應力-應變關系曲線。圖中,βz為曲線漸近線,σp為鋼筋的比例極限。采用零長度單元模擬支座,支座固定方向采用Elastic材料,滑動方向采用Elastic PP材料。所有支座均按照圖4設置約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考慮主余震作用的近海橋墩時變地震易損性分析[J]. 梁巖,閆佳磊,牛歡,李杰. 地震工程學報. 2019(04)
[2]多維地震下考慮樁-土相互作用的曲線橋地震響應分析[J]. 程麥理,李盛斌,楊紅霞,韓春. 地震工程學報. 2019(04)
[3]考慮雙向碰撞效應的連續(xù)斜交橋地震響應研究[J]. 陶源,徐略勤,姚凱,李靜文. 地震工程學報. 2019(02)
[4]大跨度斜拉橋地震易損性及可恢復性分析[J]. 武芳文,孟園英,陳月,紀全有,楊源源,吳志達.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20(01)
[5]基于性能的大跨徑斜拉橋主塔概率地震風險分析[J]. 武芳文,孟園英,薛成鳳,楊源源,紀全有. 世界地震工程. 2018(03)
[6]樁土作用對隔震梁橋地震易損性及震后通行能力影響[J]. 唐永久,方圣恩. 地震工程學報. 2018(04)
[7]非一致地震激勵下飄浮體系斜拉橋易損性分析[J]. 馬凱,鐘劍,袁萬城,黨新志.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12)
[8]高墩多塔斜拉橋地震動強度指標選擇及易損性評估[J]. 胡思聰,李立峰,王連華. 中國公路學報. 2017(12)
[9]上海南浦大橋縱向地震反應分析[J]. 范立礎,袁萬城,胡世德. 土木工程學報. 1992(03)
碩士論文
[1]鋼框架結構抗連續(xù)倒塌受力性能分析[D]. 韓嘯.西安工業(yè)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64903
【文章來源】:地震工程學報. 2020,42(06)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部分圖文】:
總體布置圖(單位:m)
本文采用Taucer和Lee J等人提出的彈塑性纖維單元即Nonlinear Beam Column 單元模擬主塔和樁基[4]。鋼主梁、小縱梁與橫梁均采用彈性梁單元模擬即Elastic Beam Column 單元,疊合梁中的混凝土橋面板采用ShellMITC4彈性板單元模擬。在OPENSEES里可以采用Concrete01材料模擬該類混凝土應力應變模型,本文采用Mander混凝土本構模型,其應力應變關系如圖2所示[13-14]。主塔及樁基中的縱筋采用彈塑性本構關系進行模擬,圖3為應力-應變關系曲線。圖中,βz為曲線漸近線,σp為鋼筋的比例極限。
主塔及樁基中的縱筋采用彈塑性本構關系進行模擬,圖3為應力-應變關系曲線。圖中,βz為曲線漸近線,σp為鋼筋的比例極限。采用零長度單元模擬支座,支座固定方向采用Elastic材料,滑動方向采用Elastic PP材料。所有支座均按照圖4設置約束。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考慮主余震作用的近海橋墩時變地震易損性分析[J]. 梁巖,閆佳磊,牛歡,李杰. 地震工程學報. 2019(04)
[2]多維地震下考慮樁-土相互作用的曲線橋地震響應分析[J]. 程麥理,李盛斌,楊紅霞,韓春. 地震工程學報. 2019(04)
[3]考慮雙向碰撞效應的連續(xù)斜交橋地震響應研究[J]. 陶源,徐略勤,姚凱,李靜文. 地震工程學報. 2019(02)
[4]大跨度斜拉橋地震易損性及可恢復性分析[J]. 武芳文,孟園英,陳月,紀全有,楊源源,吳志達. 西南交通大學學報. 2020(01)
[5]基于性能的大跨徑斜拉橋主塔概率地震風險分析[J]. 武芳文,孟園英,薛成鳳,楊源源,紀全有. 世界地震工程. 2018(03)
[6]樁土作用對隔震梁橋地震易損性及震后通行能力影響[J]. 唐永久,方圣恩. 地震工程學報. 2018(04)
[7]非一致地震激勵下飄浮體系斜拉橋易損性分析[J]. 馬凱,鐘劍,袁萬城,黨新志. 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7(12)
[8]高墩多塔斜拉橋地震動強度指標選擇及易損性評估[J]. 胡思聰,李立峰,王連華. 中國公路學報. 2017(12)
[9]上海南浦大橋縱向地震反應分析[J]. 范立礎,袁萬城,胡世德. 土木工程學報. 1992(03)
碩士論文
[1]鋼框架結構抗連續(xù)倒塌受力性能分析[D]. 韓嘯.西安工業(yè)大學 2017
本文編號:296490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649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