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地應力隧道蝕變花崗巖地層圍巖大變形特征及控制措施
發(fā)布時間:2020-12-26 13:37
藏噶隧道穿越高地應力節(jié)理化蝕變花崗巖地層,施工時圍巖變形呈現(xiàn)出變形量值大、變形速率快、水平收斂大于豎向沉降、持續(xù)時間長等特征。采用數(shù)值模擬方法對施工初期提出的原支護設計方案進行分析,驗證所建立模型及其參數(shù)的合理性。通過數(shù)值模擬與現(xiàn)場試驗,提出以調整邊墻曲率、長短錨桿結合、雙層初期支護為主的防抗結合的圍巖變形綜合控制措施。數(shù)值模擬結果表明:采用綜合控制措施后,圍巖變形量值得到控制,圍巖變形速率明顯降低,拱墻圍巖塑性區(qū)較小,初期支護結構安全系數(shù)滿足要求,能夠保證圍巖和支護結構穩(wěn)定。現(xiàn)場試驗段應用綜合控制措施后,圍巖變形的量值、速率及持續(xù)時間均得以控制,圍巖變形收斂速度較快,施工效果良好,施工效率得到較大提高。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科學.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工程概況
1.1 地質概況
1.2 現(xiàn)場施工情況
2 大變形段圍巖變形特征
2.1 大變形段圍巖整體變形
2.2 典型斷面圍巖變形
2.3 大變形段圍巖變形特征
3 圍巖大變形控制措施
3.1 既有設計工況分析驗證
3.1.1 模型建立
3.1.2 模擬結果
3.2 雙層初期支護措施
3.2.1 支護措施及模型建立
3.2.2 圍巖變形
3.2.3 圍巖塑性區(qū)分布
3.2.4 初期支護結構安全系數(shù)
4 現(xiàn)場應用措施及效果
4.1 試驗段控制措施
4.2 試驗段監(jiān)測結果
4.3 變形控制效果
4.4 應用效果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成蘭鐵路茂縣隧道大變形特征及施工技術[J]. 侯國強. 隧道建設(中英文). 2019(05)
[2]基于現(xiàn)場實測的炭質板巖隧道圍巖大變形與襯砌受力特征研究[J]. 郭健,陽軍生,陳維,沈東,劉濤,柴文勇.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9(04)
[3]雁門關隧道擠壓性圍巖變形控制技術[J]. 韓現(xiàn)民,孫明磊. 現(xiàn)代隧道技術. 2017(03)
[4]大埋深高地應力關山隧道圍巖變形破壞分析[J]. 梁寧,伍法權,王云峰,包含. 巖土力學. 2016(S2)
[5]鐵路隧道疑難工程地質問題分析——以30多座典型隧道工程為例[J]. 何振寧. 隧道建設. 2016(06)
[6]隧道工程大變形研究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及新型支護體系應用介紹[J]. 李術才,徐飛,李利平,王渭明,張偉,張乾青,石少帥.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6(07)
[7]高地應力區(qū)緩傾互層巖體無砟軌道隧道底部隆起的成因分析及整治方案[J]. 肖小文,王立川,陽軍生,張學民. 中國鐵道科學. 2016(01)
[8]高地應力凝灰?guī)r地層鐵路隧道支護結構大變形的原因及其整治[J]. 王樹英,陽軍生,李習平. 中國鐵道科學. 2014(05)
[9]隧道軟弱圍巖變形特征與控制方法[J]. 李鵬飛,趙勇,劉建友. 中國鐵道科學. 2014(05)
[10]張集鐵路舊堡隧道斷層破碎帶初期支護大變形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 李翔,劉占峰. 鐵道標準設計. 2014(05)
本文編號:2939802
【文章來源】:中國鐵道科學. 2020年05期 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工程概況
1.1 地質概況
1.2 現(xiàn)場施工情況
2 大變形段圍巖變形特征
2.1 大變形段圍巖整體變形
2.2 典型斷面圍巖變形
2.3 大變形段圍巖變形特征
3 圍巖大變形控制措施
3.1 既有設計工況分析驗證
3.1.1 模型建立
3.1.2 模擬結果
3.2 雙層初期支護措施
3.2.1 支護措施及模型建立
3.2.2 圍巖變形
3.2.3 圍巖塑性區(qū)分布
3.2.4 初期支護結構安全系數(shù)
4 現(xiàn)場應用措施及效果
4.1 試驗段控制措施
4.2 試驗段監(jiān)測結果
4.3 變形控制效果
4.4 應用效果
5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成蘭鐵路茂縣隧道大變形特征及施工技術[J]. 侯國強. 隧道建設(中英文). 2019(05)
[2]基于現(xiàn)場實測的炭質板巖隧道圍巖大變形與襯砌受力特征研究[J]. 郭健,陽軍生,陳維,沈東,劉濤,柴文勇.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9(04)
[3]雁門關隧道擠壓性圍巖變形控制技術[J]. 韓現(xiàn)民,孫明磊. 現(xiàn)代隧道技術. 2017(03)
[4]大埋深高地應力關山隧道圍巖變形破壞分析[J]. 梁寧,伍法權,王云峰,包含. 巖土力學. 2016(S2)
[5]鐵路隧道疑難工程地質問題分析——以30多座典型隧道工程為例[J]. 何振寧. 隧道建設. 2016(06)
[6]隧道工程大變形研究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及新型支護體系應用介紹[J]. 李術才,徐飛,李利平,王渭明,張偉,張乾青,石少帥. 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 2016(07)
[7]高地應力區(qū)緩傾互層巖體無砟軌道隧道底部隆起的成因分析及整治方案[J]. 肖小文,王立川,陽軍生,張學民. 中國鐵道科學. 2016(01)
[8]高地應力凝灰?guī)r地層鐵路隧道支護結構大變形的原因及其整治[J]. 王樹英,陽軍生,李習平. 中國鐵道科學. 2014(05)
[9]隧道軟弱圍巖變形特征與控制方法[J]. 李鵬飛,趙勇,劉建友. 中國鐵道科學. 2014(05)
[10]張集鐵路舊堡隧道斷層破碎帶初期支護大變形原因分析及治理措施[J]. 李翔,劉占峰. 鐵道標準設計. 2014(05)
本文編號:29398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9398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