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纖維復合材料的驅動方程及對斜拉索振動的主動控制
【圖文】:
1.1 課題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義隨著國家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們對交通的要求也在逐步地提高,我國需要建設更多的大跨度橋梁來完善交通網(wǎng)絡。因此,橋梁的跨越能力成為了選擇橋梁類型的重要指標之一。斜拉橋因具有造型優(yōu)美、簡約與跨越能力強等優(yōu)點,成為大跨度橋梁結構的主要橋型之一。世界上第一座現(xiàn)代斜拉橋——Stromsund 橋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由 F.Dishinger 設計建造的,,它的建成標志著斜拉橋發(fā)展的開始[1]。我國建造的時間較晚,于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年建成了第一座斜拉橋——四川省云陽橋。進入二十一世紀后,我國開始大力修建斜拉橋,經(jīng)過多年的建造實踐,我國建造斜拉橋的水平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世界領先。目前,我國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大跨度斜拉橋數(shù)量最多的國家,世界上十個最大跨徑的斜拉橋,其中有六座屬于我國,分別為滬通長江大橋、蘇通大橋、香港昂船洲大橋、鄂東長江大橋、上海長江大橋與南京長江三橋。由于經(jīng)濟發(fā)展的需要,在未來的幾十年里,我國大跨度橋梁建設依然會保持高速增長。
7圖1-3 直升機旋翼葉片模型風洞試驗國外學者 Carlos、Debashis 與 Brown[23]-[24]共同合作使用壓電纖維復合材料與碳纖維復合材料進行無人機設計。2009 年,瑞士學者 RolfParadies[25]基于結構流體動力學耦合模型,將壓電宏纖維復合材料作為驅動器鋪設于無人機主動機翼模型上,對模型分別進行靜力、動力試驗的探索性研究,同時對機翼扭轉變形進行了仿真模擬,以此優(yōu)化了機翼輪廓。附有 MFC 的無人機機翼及模型如圖 1-4、1-5 所示。圖1-4 無人機主動機翼模型MFC布置圖
【學位授予單位】:武漢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U448.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首屆纖維復合材料回收國際論壇暨纖維復合材料再生分會成立大會在京開幕[J];資源再生;2018年11期
2 徐堅;聶銘歧;王熙大;季俊娜;王亞會;張紅靜;;2018年先進纖維復合材料研發(fā)熱點回眸[J];科技導報;2019年01期
3 張秀妹;;聚酰胺-6/木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與表征[J];信息記錄材料;2016年06期
4 王小宇;吳潔茹;何慢;王亞柏;邵興賢;張金寧;魏取福;;多孔二醋酸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及其過濾性能研究[J];上海紡織科技;2017年02期
5 ;旭化成開發(fā)出具高強度及輕量化之纖維復合材料[J];化纖與紡織技術;2017年02期
6 鄭寧來;;旭化成開發(fā)車用纖維復合材料[J];合成纖維;2017年07期
7 祝榮先;;濕地用竹基纖維復合材料制造技術通過鑒定[J];木材工業(yè);2017年05期
8 ;纖維復合材料行業(yè)淘汰落后產能指導意見[J];玻璃鋼;2017年03期
9 黃鴻智;;纖維復合材料在建筑領域中的應用[J];中國高新區(qū);2017年24期
10 洪慎章;;長纖維復合材料在風力機葉片中的應用[J];橡塑技術與裝備;2016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仲政;潘怡輝;;植物纖維復合材料吸水與性能劣化的力學建模與分析[A];中國力學大會-2015論文摘要集[C];2015年
2 李楠;韓輝;李軍;;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纖維復合材料在防彈領域的應用[A];復合材料——基礎、創(chuàng)新、高效:第十四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2006年
3 鄭菲;羅海力;張偉東;呂城龍;周曉燕;;棉稈作為無膠纖維復合材料原料的特性分析[A];第九屆中國林業(yè)青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0年
4 程偉;趙壽根;孫博華;;交叉指形電極壓電纖維復合材料及其均勻場理論修正解[A];“力學2000”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5 陳孝銀;王遠東;黃太仲;王希辰;;非連續(xù)纖維復合材料的拉伸強度研究[A];復合材料的現(xiàn)狀與發(fā)展——第十一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0年
6 張娟;康國政;高慶;;考慮熱殘余應力的短纖維復合材料拉伸行為有限元分析[A];復合材料:生命、環(huán)境與高技術——第十二屆全國復合材料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2年
7 陳浩;楊慶生;;纖維復合材料性能設計的計算機輔助軟件[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8 呂燕偉;譚大維;;對纖維復合材料補強中抗翦承載力計算理論的評估(英文)[A];第五屆全國FRP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9 榮光;孫宇新;王金相;;纖維復合材料彈道實驗研究[A];第五屆全國爆炸力學實驗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10 李閩飛;;天然纖維復合材料在建筑領域的應用[A];第十七屆玻璃鋼/復合材料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張紹武;打造纖維復合材料企業(yè)專業(yè)化品牌化發(fā)展之路[N];中國建材報;2018年
2 劉麗;中國纖維復合材料行業(yè)第一屆創(chuàng)新大會在河南召開[N];中國建材報;2018年
3 記者 胡曉蓉;我省PVC基高填充生物質纖維復合材料研發(fā)獲突破[N];云南日報;2017年
4 中國建材聯(lián)合會;纖維復合材料行業(yè)淘汰落后產能指導意見[N];中國建材報;2017年
5 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薛忠民;繼往開來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 開創(chuàng)特種纖維復合材料產業(yè)發(fā)展新局面[N];中國建材報;2014年
6 ;纖維復合材料[N];中國包裝報;2005年
7 蘇薇;漢高纖維復合材料減輕飛機材料重量[N];中國建材報;2008年
8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yè)協(xié)會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yè)協(xié)會;纖維復合材料工業(yè)“十三五”發(fā)展規(guī)劃[N];中國建材報;2016年
9 中國玻璃纖維工業(yè)協(xié)會 中國復合材料工業(yè)協(xié)會 張福祥 劉麗;我國纖維復合材料未來發(fā)展方向探討[N];中國建材報;2013年
10 仲材;特種纖維復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獲科技部驗收[N];中國建材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慧;導電聚合物/纖維索纖維復合材料性能改善及功能化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7年
2 余養(yǎng)倫;高性能竹基纖維復合材料制造技術及機理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4年
3 張廬陵;竹纖維復合材料的組織設計、制備與性能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9年
4 張伏;淀粉/玉米秸稈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及仿生層構板材[D];吉林大學;2007年
5 宗明明;亞麻極短纖維復合材料成型工藝與造型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6 張亞梅;熱處理對竹基纖維復合材料性能影響的研究[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3年
7 劉姝君;阻燃竹基纖維復合材料的制造與性能評價[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3年
8 任鳳梅;二氧化鈦基異質結/導電含氟聚合物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與光催化性能[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5年
9 胡玉安;染色重組竹制備工藝研究與性能評價[D];中國林業(yè)科學研究院;2014年
10 劉相堯;基于過氧化氫氧化聚苯胺/纖維素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家瑞;宏纖維復合材料的驅動方程及對斜拉索振動的主動控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2 黃倩文;宏纖維復合材料對正交異性鋼橋面板的疲勞振動延壽控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3 謝榮榮;熒光性納米粒子的制備及其在石英纖維復合材料中分散狀態(tài)的原位表征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8年
4 韋世菊;礦渣基地聚物杉木纖維復合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8年
5 石萬;纖維/環(huán)氧復合材料轉子的力學性能仿真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年
6 牛中原;短切纖維復合材料注塑成型仿真及其力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7 鄒婷婷;用于自適應變形結構的柔性蒙皮設計與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
8 陳鵬宇;纖維復合材料加固腐蝕缺陷管道的數(shù)值模擬技術研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8年
9 劉磨;石英纖維復合材料孔隙含量超聲評價方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7年
10 張卉;基于均相改性的蘆葦生物質原生纖維的研究及其應用[D];大連工業(yè)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6354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635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