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式升船機船廂底緣形式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0-04 00:17
【摘要】:通過比尺為1∶20的船廂出入水過程概化物理模型,對下水式升船機船廂主體底緣形式進行系統(tǒng)研究,探討不同底緣形式的船廂對出入水過程船廂池水面波動、吸附力、拍擊力及附加水動力荷載的影響。研究表明:船廂底緣角度的增大可有效降低船廂出水吸附力與入水拍擊力,同時考慮到船廂底緣角度的增大會引起船廂質(zhì)量的增加,提出船廂底緣較優(yōu)角度為4°。
【圖文】:
水速度與船廂出入水過程水動力特性之間的關(guān)系,提出下水式升船機船廂較優(yōu)底緣形式。1物理模型結(jié)合本項目的研究內(nèi)容,試驗要求以及試驗場地的規(guī)模,下水式升船機物理模型試驗?zāi)P捅瘸卟捎?∶20,模擬范圍包括升船機主體段與下游引航道,主要由5部分組成:提升系統(tǒng)、船廂、船池、引航道以及下游平水設(shè)施。本試驗不考慮船廂出入水過程船廂的彈性變形,,因此,船廂主體采用灰塑料板制作。船廂底緣楔形體也采用灰塑料板制作。根據(jù)試驗要求,分別制作0°楔形體(平地板)、2°楔形體及4°楔形體3種形式船廂,船廂底緣形式見圖1。圖1船廂底緣形式(單位:m)在工程應(yīng)用中,下水式升船機船廂出入水速度一般為1.8m湓min,為研究船廂出入水速度對船廂出入水水動力特性的影響,試驗中采用了0.80、1.34、1.61、1.88、2.15、2.41、2.68、2.95m湓min共8個速度出入船池。試驗中,同步測量船廂出入水過程中船池波動特性、鋼絲繩受力特性等,分析船廂底緣楔形體角度、船廂出入水速度以及船廂出入水過程水動力特性之間的關(guān)系。2不同形式船廂出水水動力特性2.1船池水面波動影響表1統(tǒng)計了不同出水速度vu下,船廂出水過程中池內(nèi)水面的最大降低值ΔH1,其關(guān)系見圖2、3,從圖中可以看出:1)船廂出水過程中,船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隨出水速度的增加而增加;2)船廂形式對船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影響不大,同一出水速度下,不同形式船廂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差值一般在3cm左右。表1船廂出水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落值vu湓(m湓min)ΔH1湓cm平底體2°楔形體4°楔形體0.80-12.7-15.8-15.41.34-23.2-25.7-22.01.61-31.4-31.0-28.51.88-35.7-37.6-36.02.15-37.9-41.9-40.92.41-46.9-47.0-45.72.68-51.0-53.2?
問?單位:m)在工程應(yīng)用中,下水式升船機船廂出入水速度一般為1.8m湓min,為研究船廂出入水速度對船廂出入水水動力特性的影響,試驗中采用了0.80、1.34、1.61、1.88、2.15、2.41、2.68、2.95m湓min共8個速度出入船池。試驗中,同步測量船廂出入水過程中船池波動特性、鋼絲繩受力特性等,分析船廂底緣楔形體角度、船廂出入水速度以及船廂出入水過程水動力特性之間的關(guān)系。2不同形式船廂出水水動力特性2.1船池水面波動影響表1統(tǒng)計了不同出水速度vu下,船廂出水過程中池內(nèi)水面的最大降低值ΔH1,其關(guān)系見圖2、3,從圖中可以看出:1)船廂出水過程中,船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隨出水速度的增加而增加;2)船廂形式對船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影響不大,同一出水速度下,不同形式船廂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差值一般在3cm左右。表1船廂出水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落值vu湓(m湓min)ΔH1湓cm平底體2°楔形體4°楔形體0.80-12.7-15.8-15.41.34-23.2-25.7-22.01.61-31.4-31.0-28.51.88-35.7-37.6-36.02.15-37.9-41.9-40.92.41-46.9-47.0-45.72.68-51.0-53.2-51.62.95-54.8-58.0-58.6圖2船池水面最大降低值與出水速度關(guān)系圖3α對船池水面最大降低值的影響·177·
【作者單位】: 南水北調(diào)中線干線工程建設(shè)管理局河南分局;南京水利科學(xué)研究院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xué)國家重點實驗室通航建筑物建設(shè)技術(shù)交通行業(y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51479123) 交通運輸部科技項目(2014329746280)
【分類號】:U642
【圖文】:
水速度與船廂出入水過程水動力特性之間的關(guān)系,提出下水式升船機船廂較優(yōu)底緣形式。1物理模型結(jié)合本項目的研究內(nèi)容,試驗要求以及試驗場地的規(guī)模,下水式升船機物理模型試驗?zāi)P捅瘸卟捎?∶20,模擬范圍包括升船機主體段與下游引航道,主要由5部分組成:提升系統(tǒng)、船廂、船池、引航道以及下游平水設(shè)施。本試驗不考慮船廂出入水過程船廂的彈性變形,,因此,船廂主體采用灰塑料板制作。船廂底緣楔形體也采用灰塑料板制作。根據(jù)試驗要求,分別制作0°楔形體(平地板)、2°楔形體及4°楔形體3種形式船廂,船廂底緣形式見圖1。圖1船廂底緣形式(單位:m)在工程應(yīng)用中,下水式升船機船廂出入水速度一般為1.8m湓min,為研究船廂出入水速度對船廂出入水水動力特性的影響,試驗中采用了0.80、1.34、1.61、1.88、2.15、2.41、2.68、2.95m湓min共8個速度出入船池。試驗中,同步測量船廂出入水過程中船池波動特性、鋼絲繩受力特性等,分析船廂底緣楔形體角度、船廂出入水速度以及船廂出入水過程水動力特性之間的關(guān)系。2不同形式船廂出水水動力特性2.1船池水面波動影響表1統(tǒng)計了不同出水速度vu下,船廂出水過程中池內(nèi)水面的最大降低值ΔH1,其關(guān)系見圖2、3,從圖中可以看出:1)船廂出水過程中,船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隨出水速度的增加而增加;2)船廂形式對船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影響不大,同一出水速度下,不同形式船廂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差值一般在3cm左右。表1船廂出水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落值vu湓(m湓min)ΔH1湓cm平底體2°楔形體4°楔形體0.80-12.7-15.8-15.41.34-23.2-25.7-22.01.61-31.4-31.0-28.51.88-35.7-37.6-36.02.15-37.9-41.9-40.92.41-46.9-47.0-45.72.68-51.0-53.2?
問?單位:m)在工程應(yīng)用中,下水式升船機船廂出入水速度一般為1.8m湓min,為研究船廂出入水速度對船廂出入水水動力特性的影響,試驗中采用了0.80、1.34、1.61、1.88、2.15、2.41、2.68、2.95m湓min共8個速度出入船池。試驗中,同步測量船廂出入水過程中船池波動特性、鋼絲繩受力特性等,分析船廂底緣楔形體角度、船廂出入水速度以及船廂出入水過程水動力特性之間的關(guān)系。2不同形式船廂出水水動力特性2.1船池水面波動影響表1統(tǒng)計了不同出水速度vu下,船廂出水過程中池內(nèi)水面的最大降低值ΔH1,其關(guān)系見圖2、3,從圖中可以看出:1)船廂出水過程中,船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隨出水速度的增加而增加;2)船廂形式對船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影響不大,同一出水速度下,不同形式船廂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低值差值一般在3cm左右。表1船廂出水池內(nèi)水面最大降落值vu湓(m湓min)ΔH1湓cm平底體2°楔形體4°楔形體0.80-12.7-15.8-15.41.34-23.2-25.7-22.01.61-31.4-31.0-28.51.88-35.7-37.6-36.02.15-37.9-41.9-40.92.41-46.9-47.0-45.72.68-51.0-53.2-51.62.95-54.8-58.0-58.6圖2船池水面最大降低值與出水速度關(guān)系圖3α對船池水面最大降低值的影響·177·
【作者單位】: 南水北調(diào)中線干線工程建設(shè)管理局河南分局;南京水利科學(xué)研究院水文水資源與水利工程科學(xué)國家重點實驗室通航建筑物建設(shè)技術(shù)交通行業(y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xué)基金(51479123) 交通運輸部科技項目(2014329746280)
【分類號】:U64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7條
1 劉平昌,賴志堂;平面閥門在淹沒狀態(tài)下底緣上托力的計算方法[J];重慶交通學(xué)院學(xué)報;1994年03期
2 徐勤勤,劉敦煌,岳漢生;船閘反向弧形閥門底緣體形優(yōu)化試驗[J];長江科學(xué)院院報;1997年03期
3 張桂秀;;高水頭船閘平面閥門底緣空穴流的試驗研究[J];水利水運科學(xué)研究;1990年03期
4 劉平昌,向文英,王召兵;船閘輸水閥門底緣空化改善措施研究[J];水道港口;2000年03期
5 劉平昌,王召兵,向文英;船閘輸水閥門底緣空化改善措施研究[J];重慶交通學(xué)院學(xué)報;2001年01期
6 胡亞安,張瑞凱,鄭楚s
本文編號:25456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54565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