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南地區(qū)古橋梁建筑的技藝特點及其保護探討
[Abstract]:......
【作者單位】: 中南民族大學美術學院;
【基金】:湖北省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基金資助重點項目“鄂南古橋梁建筑的藝術特征及其文化內涵研究”(EW1203) 湖北省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鄂南古橋梁建筑的文化生態(tài)保護與發(fā)展對策研究”(2013214)
【分類號】:U445.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李中揚,夏晉;文脈——城市記憶的延續(xù)[J];包裝工程;200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琰;張靜;;西安城市街道家具與傳統(tǒng)元素結合的設計探索[J];包裝工程;2009年08期
2 夏晉;;楚文化符號語言的現(xiàn)代設計語義表達探析[J];包裝工程;2009年12期
3 竇立亞;張敏;;關于城市廣場設計中文脈性的思考——以滁州市人民廣場為例[J];滁州學院學報;2009年05期
4 馮越;;中國現(xiàn)代城市空間的形成與較量[J];大眾文藝;2011年19期
5 楊海生;閔元元;;海洋文化元素在連云港市“城市家具”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科技;2013年11期
6 吳慶洲;南漢遺跡藥洲園重建設計(續(xù)完)[J];華中建筑;1995年04期
7 李春泰;至善建筑的物質內容[J];嘉應學院學報;2005年02期
8 李湞;;試論框鋸對古代建筑技術的影響[J];建筑史論文集;2000年01期
9 樓慶西;;關于鄉(xiāng)土建筑年代鑒定的思考[J];建筑史論文集;2000年02期
10 皮曉敏;;磁場觀念與城市景觀設計[J];山西建筑;2007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夏南希;李蕾;楊其威;;青龍寺密宗殿堂——唐代建筑的空間、禮儀與古典主義[A];建筑歷史與理論第六、七合輯[C];1994年
2 王文華;劉野;宋金敬;;中西方歷史街區(qū)對比研究——以江南歷史街區(qū)為例[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1-文化遺產(chǎn)保護與城市更新)[C];2013年
3 華芳;石拓;;文脈傳承視角下的小城鎮(zhèn)改造規(guī)劃研究——以浙江仙居橫溪鎮(zhèn)為例[A];城市時代,協(xié)同規(guī)劃——2013中國城市規(guī)劃年會論文集(12-小城鎮(zhèn)與城鄉(xiāng)統(tǒng)籌)[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陳宇;城市街道景觀設計文化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2 狄雅靜;中國建筑遺產(chǎn)記錄規(guī)范化初探[D];天津大學;2009年
3 薛峰;雙城記[D];西安美術學院;2012年
4 常清華;清代官式建筑研究史初探[D];天津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超;山西南部全國重點文物古建筑保護規(guī)劃中保護方法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2 曾冬;地域化商業(yè)步行街景觀設計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11年
3 桂超;基于地域特色的水環(huán)境景觀規(guī)劃設計研究[D];福建農林大學;2011年
4 劉暢;考古學與建筑遺產(chǎn)測繪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5 郭杰;上海世博會期間浦東新區(qū)整體景觀環(huán)境提升的探討[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1年
6 丁燦_g;城市街道空間景觀構成的研究[D];中南林學院;2004年
7 陳蓉;現(xiàn)代城市綠地特色的營建[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6年
8 方明;湖湘寺觀園林文學研究[D];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2006年
9 盧兆麟;傳統(tǒng)、文脈與場所精神[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陳穎異;城市道路綠地景觀中文脈的延續(xù)[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俞孔堅,龐偉;理解設計:中山岐江公園工業(yè)舊址再利用[J];建筑學報;2002年08期
2 丁沃沃;新老建筑的協(xié)調與共生[J];時代建筑;2000年03期
3 莫天偉,陸地;再生上海里弄形態(tài)開發(fā)性保護“新天地”[J];時代建筑;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世奇;程昕;;淺談橋梁美學[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年06期
2 和丕壯;橋梁建筑藝術的展現(xiàn)手法[J];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報;1999年S1期
3 ;橋梁建筑材料、施工、試驗與觀測、安全[J];公路運輸文摘;1996年05期
4 ;橋梁建筑材料、施工、試驗與觀測、安全[J];公路運輸文摘;1996年12期
5 ;橋梁建筑材料、施工、試驗與觀測、安全[J];公路運輸文摘;1997年05期
6 ;橋梁建筑材料、施工、試驗與觀測、安全[J];公路運輸文摘;1999年12期
7 ;橋梁建筑材料、施工、試驗與觀測、安全[J];公路運輸文摘;2000年06期
8 ;橋梁建筑材料、施工、試驗與觀測、安全[J];公路運輸文摘;2000年08期
9 ;橋梁建筑材料、施工、試驗與觀測、安全[J];公路運輸文摘;1996年07期
10 ;橋梁建筑材料、施工、試驗與觀測、安全[J];公路運輸文摘;200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梁艷;李新琴;劉德柱;周靜波;;橋梁建筑的藝術意蘊[A];第十七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6年
2 潘洪萱;;中國古代橋梁的概貌、特點以及對現(xiàn)今建橋業(yè)的啟示[A];2006年上海市科學技術史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許秀平;彭衛(wèi);;橋梁建筑美學特征與結構設計[A];金華生態(tài)·人居環(huán)境城市建設論壇論文集[C];2005年
4 梁章賢;;橋梁外貌與環(huán)境[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城市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7年
5 梁百順;;淺淡蘇州古橋建筑的獨特文化[A];2007中國民族和地域特色建筑及規(guī)劃成果博覽會、2007民族和地域建筑文化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謝旭;陳海濱;陳衡治;;組合形式的拱橋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分會2004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7 孔慶普;;城市橋梁養(yǎng)護與管理[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學會第三次全國城市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1年
8 胡鴻疇;;計算機繪透視圖在橋梁設計上的應用[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城市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7年
9 沈波;;廣州環(huán)城高速公路鐵路北站立交橋主橋設計[A];高效預應力混凝土工程實踐[C];1993年
10 項海帆;;進入21世紀的中國大橋工程及抗風研究[A];面向21世紀的科技進步與社會經(jīng)濟發(fā)展(下冊)[C];199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郭強 通訊員 陳祺;面向國內征集設計方案[N];山西經(jīng)濟日報;2006年
2 通訊員 章林;廣深四線市區(qū)鐵路橋建成[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7年
3 通訊員 章治國 記者 柯營之;武漢:打造“橋”牌優(yōu)勢產(chǎn)業(yè)[N];中國交通報;2006年
4 記者 賴繼紅;齊心協(xié)力建設好戰(zhàn)略性工程[N];南昌日報;2006年
5 吳炳森;青年才俊打造非常橋梁[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7年
6 佳貝;錢塘江大橋通車七十周年紀念大會舉行[N];中國建設報;2007年
7 徐博龍;舟山正加快向半島時代邁進[N];中華新聞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朱新國;四項世界紀錄在這里誕生[N];蘇州日報;2008年
9 陳劍;南中環(huán)橋樁基工程已完成70%[N];太原日報;2008年
10 ;為建設鄂南經(jīng)濟強市當好交通先行[N];咸寧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梁艷;橋梁造型質量評價[D];同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曉婷;工業(yè)遺產(chǎn)中橋梁建筑的保護與更新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8年
2 張亞軍;云南古橋建筑特征探析[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3 蘭燕;橋墩造型及其抗震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05年
4 安瀟竹;城市橋梁的人性化設計與可持續(xù)性發(fā)展[D];長安大學;2006年
5 沙莎;景觀橋梁創(chuàng)新設計手法及其應用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6 謝明;大跨度非規(guī)則高架橋的抗震體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
7 徐菁;連與渡[D];同濟大學;2008年
8 蔡云霞;哈爾濱市政橋梁方案選擇的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4年
9 舒展;松花江大橋景觀設計[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9年
10 王利羽;徽州古橋的裝飾藝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4891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89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