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脫空水泥混凝土路面交通荷載下的疲勞損傷機理
[Abstract]:In order to obtain the fatigue damage mechanism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under traffic load, a ABAQUS user subroutine, UMAT, is developed to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and development of fatigue damage field of the reference pavement structure model under the full coupling method. The influence of pavement structure parameters such as traffic load, elastic modulus, thickness and void size on fatigue life of 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is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tigue damage of pavement structure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number of loads, but the increase of fatigue damage decreases gradually, and the load stress of pavement structure decreases gradually. With the increase of traffic load, the logarithmic fatigue life of pavement structure decreases linearly, and the logarithmic fatigue life of pavement structure increases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slab thickness. With the increase of void size, the logarithmic fatigue life of pavement structure is related to power function curve.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交通學院;鎮(zhèn)江市公路管理處;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008071)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BK2010413)
【分類號】:U416.21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鄭戰(zhàn)光;蔡敢為;李兆軍;;一種新的疲勞損傷演化模型[J];工程力學;2010年02期
2 談至明;周玉民;劉少文;申俊敏;;不等尺寸雙層混凝土路面結(jié)構力學模型研究[J];工程力學;2010年03期
3 周玉民;談至明;劉少文;牛開民;;水泥混凝土路面角隅應力分析[J];工程力學;2010年04期
4 薛彥卿;黃曉明;;基于NDT技術的脫空判別改進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5 許金泉;郭鳳明;;疲勞損傷演化的機理及損傷演化律[J];機械工程學報;2010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玉民;談至明;劉少文;牛開民;;水泥混凝土路面角隅應力分析[J];工程力學;2010年04期
2 賀文輝;;港口機械構件疲勞強度分析[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2年23期
3 薛彥卿;黃曉明;;基于NDT技術的脫空判別改進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6期
4 張勇;邱靜;劉冠軍;楊鵬;;面向測試性虛擬驗證的功能-故障-行為-測試-環(huán)境一體化模型[J];航空學報;2012年02期
5 余宗源;袁建議;余意;張偉;吳振華;;基于正交試驗法的水泥混凝土強度控制參數(shù)關系研究[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6 徐昊;劉祚秋;;密布彈簧單元支承模型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脫空分析[J];現(xiàn)代交通技術;2011年06期
7 趙榮國;羅希延;蔣永洲;李紅超;李秀娟;劉學暉;;航空發(fā)動機渦輪盤用GH4133B合金疲勞損傷與斷口分析[J];機械工程學報;2011年06期
8 劉劍雄;楊邦成;李自良;葛夏文;侯杰;彭軍濤;李勝軍;;輕薄型金屬材料破碎模式研究[J];機械工程學報;2011年12期
9 儲軍;鄭松林;馮金芝;劉新田;;基于低幅鍛煉載荷的累積強化效果模型[J];機械工程學報;2011年16期
10 余意;袁建議;余宗源;張偉;吳振華;;既有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破壞模式及路面強度評價的試驗分析[J];湖北理工學院學報;2012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張侃;陳先民;董登科;薛景川;;基于DFR方法的民機載荷譜簡化方法研究[A];第20屆全國結(jié)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1年
2 薛彥卿;石小武;朱國娟;陳輝方;張莉;王晶;;交通荷載作用下脫空剛性路面的疲勞損傷機理[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二十二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李娜;斜向預應力混凝土路面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2 劉少文;山西運煤干線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壞分析與典型結(jié)構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3 張春濤;腐蝕環(huán)境和風振疲勞耦合作用下輸電塔線體系疲勞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4 郭鳳明;材料強度的特征長度概念及破壞準則[D];上海交通大學;2013年
5 李躍峰;典型一次性機械零件設計及其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鄭濟坤;基于卸載的HRBF500RC柱抗震性能研究和損傷評價[D];華僑大學;2011年
2 付小琪;鹽霧腐蝕對A356鋁合金性能的影響[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張侃;多細節(jié)結(jié)構的疲勞壽命估算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2年
4 萬志強;應用損傷力學研究鋼橋的疲勞破壞[D];重慶交通大學;2012年
5 李軍;報廢汽車輕薄型回收金屬覆蓋件破碎能量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6 冀傳帥;海洋結(jié)構物管節(jié)點多軸疲勞仿真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衛(wèi)國,鄭雯;12Cr1MoV鋼低周疲勞損傷研究[J];材料科學與工藝;2005年02期
2 談至明;周玉民;劉少文;申俊敏;;不等尺寸雙層混凝土路面結(jié)構力學模型研究[J];工程力學;2010年03期
3 周玉民;談至明;劉少文;牛開民;;水泥混凝土路面角隅應力分析[J];工程力學;2010年04期
4 喬彥村,陳洪琴,郭乙木;基于電阻值變化預測金屬構件剩余壽命的研究[J];工程設計;1999年04期
5 姜洪;王選倉;;探地雷達對路面板脫空現(xiàn)象檢測時的信號分析與處理[J];公路交通科技;2010年01期
6 陳凌,蔣家羚;一種新的低周疲勞損傷模型及實驗驗證[J];金屬學報;2005年02期
7 梁新政;;水泥混凝土路面脫空判別研究與工程應用[J];現(xiàn)代交通技術;2008年03期
8 姜菊生,許金泉;金屬材料疲勞損傷的電阻研究法[J];機械強度;1999年03期
9 劉金海,曾大本,汪王睿;用電阻法測量球墨鑄鐵的疲勞損傷[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2期
10 周德云;姚祖康;;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縫傳荷能力的分析[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左金平;;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原因及灌漿處理[J];江西建材;2008年04期
2 張中躍,錢正紅;水泥混凝土路面疲勞壽命預估研究[J];上海公路;2003年S1期
3 王吉玉;;水泥路面的養(yǎng)護和維修技術[J];民營科技;2009年01期
4 潘永林;付偉超;劉守坤;;壓漿技術在公路水泥砼路面大修工程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年13期
5 田蕾;;關于水泥混凝土路面養(yǎng)護工程設計相關問題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年24期
6 曾勝;許佳;曾小軍;;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率的估算[J];中外公路;2009年04期
7 關彥斌;張金喜;王德志;;含裂縫水泥混凝土路面剩余疲勞壽命評估[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10年08期
8 府玉華;;水泥混凝土路面存在的問題及控制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chǎn)品;2011年14期
9 趙繼文;;壓漿技術在水泥砼路面養(yǎng)護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7年21期
10 劉昆;陳希梅;王選倉;;刻槽技術在高速公路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應用[J];公路;2008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宋陽;;水泥混凝土路面斷板的預防措施[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08)[C];2008年
2 張勇;;水泥混凝土路面常見病害及養(yǎng)護對策[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0卷)[C];2008年
3 金柏芳;許鷹;周懷治;;兩種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技術的應用分析[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4 黃海傳;馬立新;;淺談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縫產(chǎn)生的原因及維修方法[A];公路交通與建設論壇(2009)[C];2010年
5 呂麗華;柳均哲;汪翔;;纖維對水泥混凝土路面凍融—磨蝕聯(lián)合作用的影響[A];第十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范小響;甄京山;趙靜;;水泥混凝土路面破碎穩(wěn)固施工工藝與質(zhì)量控制[A];2004年道路工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7 王俊武;丁兆文;;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縫危害及防治的探討[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5卷)[C];2011年
8 高偉;朱光耀;;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均勻變形指標與測定方法探討[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4年
9 劉濤;卜小明;李治龍;;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脫空封堵治理研究[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4年
10 王彥瑩;;水泥混凝土路面外加劑應用技術[A];中國公路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韶軍;水泥混凝土路面長壽有“道”[N];中國交通報;2011年
2 呂梁公路分局 鄭東明;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補技術[N];山西科技報;2003年
3 ;水泥混凝土路面維修技術[N];科技日報;2004年
4 陳曉光 本報記者 陳淥;先進科技鋪就“北黑”坦途[N];黑龍江日報;2010年
5 朱子靳;新技術新材料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中應用[N];中華建筑報;2003年
6 易小衛(wèi) 張樂華;“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方法”取得成果[N];中國交通報;2003年
7 吳志軍 陳雄;廢物再利用 節(jié)能又環(huán)保[N];湄洲日報;2009年
8 山西金城建筑有限公司 李新民;水泥混凝土路面開裂原因分析[N];山西科技報;2002年
9 王大鵬;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技術取得突破[N];中國交通報;2011年
10 太原公路分局北郊公路管理段 任變香;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的防治與保養(yǎng)[N];山西科技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少文;山西運煤干線水泥混凝土路面損壞分析與典型結(jié)構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2 廉向東;濕熱地區(qū)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層性能評價與路面結(jié)構協(xié)調(diào)設計[D];長安大學;2012年
3 易志堅;路面層間破壞分析與設置隔離層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新結(jié)構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4 周志剛;交通荷載下瀝青類路面疲勞損傷開裂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5 吳小剛;交通荷載作用下軟土地基中管道的受力分析模型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6 仇敏玉;交通荷載對道路工后沉降影響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吳國雄;水泥混凝土路面開裂機理及破壞過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8 梅英寶;交通荷載作用下道路與軟土復合地基共同作用性狀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9 王濤;高速公路橋梁交通荷載調(diào)查分析及仿真模擬[D];長安大學;2010年
10 盛燕萍;基于抗沖刷性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剛性基層材料組成設計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潘晨;基于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冰凍損傷機理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尹凱;城市水泥混凝土路面瀝青混凝土罩面改造的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彭聯(lián)君;麻瑤公路破損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面層成套技術應用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4 馬艷兵;水泥混凝土路面面板脫空判定及壓漿治理方法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0年
5 陳華;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防治與維修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年
6 周靈;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縫修補新材料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7 席曉波;水泥混凝土路面切縫機理研究[D];長安大學;2000年
8 高維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疲勞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0年
9 段紅波;水泥混凝土路面溫度應力面向?qū)ο蟮挠邢拊治鯷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10 何健杰;水泥混凝土路面快速修補材料與工藝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24024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402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