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橋梁抗震設計及拉索減震支座的應用
[Abstract]:Large span concrete continuous beam bridges in high seismic intensity areas often need to introduce seismic isolation design to solve the seismic problem. How to compare and select the design scheme of seismic isolation is still a difficult problem in front of engineer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engineering background of Quanzhou viaduct with more standard 3 脳 30m span continuous beam bridge, the finite element model of the whole bridg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hyperboloid spherical steel bearing is carried out. 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 of three kinds of shock isolation schemes: lead rubber bearing and cable damping suppor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ble bearing not only has good effect in reducing the internal force at the bottom of the pier, but also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controlling the relative displacement of the pier and beam, which can meet the seismic requirements of the structure. It is an ideal solution for seismic isolation system of elevated continuous beam bridge.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基金資助項目(90915011,51278376)
【分類號】:U442.5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莊學真;沈朝勇;金建敏;;橋梁高阻尼橡膠支座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6年05期
2 袁萬城;韋正華;曹新建;榮肇駿;;拉索減震支座及橋梁抗震設計應用研究[J];工程力學;2011年S2期
3 袁萬城;曹新建;榮肇駿;;拉索減震支座的開發(fā)與試驗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0年12期
4 彭天波;李建中;范立礎;;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的開發(fā)及應用[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5 胡兆同,劉健新;橋梁鉛銷橡膠支座性能的試驗研究[J];西安公路交通大學學報;1998年02期
6 吳彬,莊軍生;鉛芯橡膠支座力學性能及其在橋梁工程中減、隔震應用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04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可哥;;工程結構振動控制研究綜述[J];安徽建筑;2010年02期
2 薛素鐸;李雄彥;蔡炎城;;摩擦滑移水平隔震支座的性能試驗[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3 薛素鐸;趙偉;李雄彥;;摩擦擺支座在單層球面網殼結構隔震控制中的參數分析[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7期
4 李雄彥;薛素鐸;;摩擦-彈簧水平隔震系統(tǒng)的模型與設計[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11期
5 陳玲玲;錢勝國;徐德毅;陳敏中;;大型水工渡槽減隔震設計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09年01期
6 翟澤冰;張根廣;李靜;;大型渡槽設置隔震支座效果分析[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0年03期
7 張鍇;郭文華;;大跨度斜拉橋鉛芯橡膠支座的參數優(yōu)化[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2期
8 張輝;戴公連;;武廣高速鐵路陳村水道特大橋地震響應及支座優(yōu)化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8年07期
9 楊孟剛;陳國陽;;大跨度獨塔自錨式懸索橋減隔震措施[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03期
10 劉俊;王合希;;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在剛構連續(xù)梁橋中的應用[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2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曉唐;顏云燕;唐德嘉;;鉛芯橡膠隔震雙槽渡槽設計與動力分析[A];現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2011年)[C];2011年
2 王麗;閆貴平;閆志剛;;鉛芯橡膠支座橋梁減震設計與分析[A];第十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卷[C];2001年
3 曾攀;閆貴平;吳海林;滑福慶;;隔震橋梁延性地震響應分析理論探討[A];第九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2000年
4 李永剛;魯顯金;楊少輝;;結構被動控制方法綜述[A];河南省建筑業(yè)行業(yè)優(yōu)秀論文集(2007)[C];2007年
5 袁萬城;韋正華;曹新建;榮肇駿;;拉索減震支座及橋梁抗震設計應用研究[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0年
6 張于曄;袁萬城;樊偉;;大型橋梁抗震能力設計的局部策略[A];第19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10年
7 張海順;姜忻良;張亞楠;;高架橋-地鐵站-樁-土復雜結構體系地震反應分析[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2年
8 陳長海;李震;趙國輝;劉健新;;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專用高速公路橋梁減、隔震系統(tǒng)的設計[A];第十八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9 袁涌;朱宏平;熊世樹;;高阻尼橡膠隔震支座的力學性能及隔震效果分析研究[A];防振減災工程理論與實踐新進展(紀念汶川地震一周年)——第四屆全國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10 管仲國;李建中;;城市快速路高架橋抗震體系選擇與經濟性對比——上海浦東內環(huán)線改擴建工程[A];第十九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文靜;LRB隔震橋梁的可靠性與等效線性化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賈俊峰;橋梁三維隔震分析與試驗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汪志昊;自供電磁流變阻尼器減振系統(tǒng)與永磁式電渦流TMD的研制及應用[D];湖南大學;2011年
4 吳彬;鉛芯橡膠支座力學性能及其在橋梁工程中減、隔震應用的研究[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3年
5 史志利;大跨度橋梁多點激勵地震反應分析與MR阻尼器控制[D];天津大學;2004年
6 朱文正;公路橋梁減、抗震防落梁系統(tǒng)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7 楊孟剛;磁流變阻尼器在大跨度橋梁上的減震理論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8 田力;地下爆炸波沖擊下地面結構動力響應及滑移隔震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9 布占宇;斜拉橋地震響應分析中的索橋耦合振動和阻尼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孟慶利;基底隔震混合控制和三維隔震系統(tǒng)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任克彬;大型渡槽結構主動變阻尼控制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2 賀鋼鋒;不對稱連續(xù)剛構橋地震響應的設計參數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劉奕;曲線連續(xù)梁橋耗能減震方法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1年
4 陳思佚;某公路橋非隔震和隔震方案的抗震性能對比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5 孫聰;榫減震系統(tǒng)的研究及其在大跨度連續(xù)梁橋上的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師少輝;多TMD對斜拉橋減震設計與效果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7 何棟;整澆裝配式橋臺設計方案及有限元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8 劉級;不同結構體系斜拉橋地震反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9 朱偉偉;獨塔斜拉橋地震反應分析與減震設計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10 梅宇;基于非線性行為的大跨斜拉式鋼桁梁橋地震反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薛素鐸;李雄彥;蔡炎城;;摩擦滑移水平隔震支座的性能試驗[J];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2009年02期
2 張雄,劉浩吾;隔震支座的穩(wěn)定性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4年03期
3 劉文光,周福霖,莊學真,馮德民,三山剛史,加藤泰正;鉛芯夾層橡膠隔震墊基本力學性能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9年01期
4 楊彥飛;王喜堂;陳文春;;橋梁支座及其恢復力模型[J];廣州建筑;2008年06期
5 胡兆同,劉健新;橋梁結構的免震裝置[J];華東公路;1996年03期
6 彭天波;李建中;范立礎;;雙曲面球型減隔震支座的開發(fā)及應用[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2期
7 郭磊;李建中;范立礎;;大跨度連續(xù)梁橋減隔震設計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8 王元清;陳慧婷;李運生;李吉勤;石永久;劉長玉;張振學;;大噸位壓剪盆式橡膠支座及其連接的原型試驗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2009年02期
9 袁萬城,,范立礎;橋梁新型減震橡膠支座減震耗能性能研究[J];振動與沖擊;1995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宏謀;橋梁盆式橡膠支座的研究與應用[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董超;;連續(xù)梁橋抗震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2008年03期
2 王君樓;李方元;;鐵路梁橋抗震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2008年05期
3 陳硯;董超;;大跨度鐵路連續(xù)梁橋抗震性能分析[J];四川建筑;2008年05期
4 黃寧;;大豐路高架橋地震反應譜分析[J];科技資訊;2008年30期
5 姜袁;蔣昱州;樊劍;彭剛;;連續(xù)梁橋在樁-土共同作用下的隔震效果分析[J];特種結構;2006年01期
6 張永亮;陳興沖;顏志華;;Lock-up裝置在連續(xù)梁橋上的減震性能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0年02期
7 石柱;;高墩連續(xù)梁橋的地震響應時程分析[J];中外公路;2010年06期
8 王朝;陳華利;萬水;;某波形鋼腹板PC組合箱梁高架橋的抗震分析[J];山西建筑;2009年29期
9 龍曉鴻;李黎;;樁——土共同作用時連續(xù)梁橋隔震時程分析[J];中國市政工程;2006年03期
10 周艷;宋君超;潘瑞松;;斜拉橋地震反應損傷分析[J];中外公路;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姜震宇;楊小波;袁吉鴻;王克海;;連續(xù)梁橋荷載橫向分布的研究[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7年
2 夏樟華;宗周紅;方德銘;;基于動力的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有限元模型修正[A];第十七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6年
3 龍曉鴻;李黎;;不同地震波輸入對連續(xù)梁橋隔震性能的影響[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7年
4 高大峰;張靜娟;劉伯棟;;行波激勵下的連續(xù)梁橋地震反應分析[A];現代水利水電工程抗震防災研究與進展[C];2009年
5 姜震宇;王克海;葉英華;;連續(xù)梁橋橫向影響線的研究[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6年
6 劉德軍;童登國;肖林;李小珍;;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在梁橋中的應用[A];第17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8年
7 云迪;張素梅;;大跨鋼管混凝土拱橋地震響應時程分析[A];中國鋼結構協會鋼-混凝土組合結構分會第十次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唐樂;;客運專線連續(xù)梁橋墩線剛度限值探討[A];客運專線工程技術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C];2008年
9 羅玲;;介紹一座鋼箱連續(xù)梁橋的設計[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市政工程專業(yè)委員會第一次城市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1987年
10 王東升;翟桐;馮啟民;;碰撞對隔震連續(xù)梁橋地震反應影響研究[A];第十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7條
1 通訊員 吳玉龍 陳春華 李崇智;高鐵128米連續(xù)梁橋轉體施工技術行業(yè)領先[N];中國鐵道建筑報;2010年
2 文雨;展望未來世界橋梁發(fā)展趨勢[N];中國建設報;2003年
3 朱振宇;“橋梁醫(yī)生”再添新醫(yī)術[N];中國交通報;2009年
4 記者 陳茗佳 韓紅新;南坡坪黃河特大橋主跨合龍[N];蘭州日報;2010年
5 記者 王瑤;一橋飛架東西 雙城變通途[N];大同日報;2010年
6 記者 張倩;蘭渝鐵路蘭州樞紐南坡坪黃河特大橋主跨合龍[N];甘肅日報;2010年
7 本報記者 李雪飛;茜草長江大橋年底貫通[N];瀘州日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龍曉鴻;斜拉橋及連續(xù)梁橋空間地震反應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4年
2 王蕾;大跨剛構—連續(xù)梁橋結構性能的運營環(huán)境影響與規(guī)律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孫松建;連續(xù)梁橋地震損傷控制與數值模擬[D];天津大學;2012年
4 李勇;非一致地震激勵下高架連續(xù)梁橋動力響應與控制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牟瑛娜;自錨式斜拉—懸索協作體系橋的Pushover分析及減隔震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6 黃海新;自錨式斜拉—懸吊協作體系橋動力響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7 申杰;汽車—行人碰撞事故再現研究與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8 閆斌;高速鐵路中小跨度橋梁與軌道相互作用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9 余報楚;混凝土斜拉橋與T構協作體系的極限承載力及動力響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10 黃曉敏;橋梁結構模態(tài)參數識別與損傷診斷算法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利寧;地震作用下連續(xù)梁橋動力反應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0年
2 沈文兵;高速鐵路連續(xù)梁橋列車荷載動力效應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3 李豐;連續(xù)梁橋地震響應分析及橫向減隔震設計[D];長安大學;2013年
4 林萬杰;大跨長聯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地震反應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5 孫聰;榫減震系統(tǒng)的研究及其在大跨度連續(xù)梁橋上的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劉菁華;大跨徑連續(xù)梁橋施工控制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2年
7 王小龍;基于規(guī)范方法的連續(xù)梁橋沖擊系數影響因素分析[D];長安大學;2009年
8 王強;大跨長聯連續(xù)梁橋地震反應分析及減隔震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9 馬亞麗;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的健康研究[D];鄭州大學;2002年
10 魏晉亨;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減隔震措施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3019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30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