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區(qū)湖區(qū)道路拋石擠淤效果及形態(tài)研究
[Abstract]:Roadbed settlement and stability caused by lacustrine soft soil are the first problem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 road crossing lake area. Combined with the road engineering of a lake area in Jiangxi Province, the effect of riprapping and silting treatment on the soft soil subgrade of lake deposit was studied in situ. It is found that under this geological condition, the amount of gravel filler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iprap and the thickness of silt layer in lacustrine soft soil have a good correlation, and the greater the thickness of silt, the greater the amount of silt squeezing. The thickness of the riprap was determined by drilling method and surface wave method in the field. It was found that the silt at the bottom of the lake was squeezed out, but the hard muddy soil in the lower part was not completely squeezed out. Finally, the width of the lateral extension of the parabolic body is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the amount of the riprap, and the shape of the parabolic body is given, which provides the basis for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subgrade.
【作者單位】: 江西贛北公路勘察設計院;同濟大學;
【基金】: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2C0020
【分類號】:U41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張家寶;;瞬態(tài)瑞雷面波法在勘探海堤拋石體中的應用[J];福建地質(zhì);2009年02期
2 單穎濤;張明義;高存貴;;拋石擠淤在吹填淤泥區(qū)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青島理工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3 劉潤,朱逢春;拋石擠淤綜合法在加固淺層淤泥質(zhì)地基中的應用[J];山東水利;2001年09期
4 蔣亞;張文淵;;拋石擠淤綜合法在加固地基中的應用[J];土工基礎(chǔ);2005年06期
5 余海忠;劉國楠;徐玉勝;胡榮華;;拋石擠淤成堤斷面形態(tài)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廣;吉彬彬;楊興利;;土工合成材料在軟土路基工程中的應用[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2 趙宏;孫濤;;填方擠淤法處理深度吹填土效果分析[J];城市勘測;2010年06期
3 王春茶;;橋梅公路軟基的判別與處治方法探討[J];福建建設科技;2011年05期
4 陳鴻;歐陽宇峰;余海忠;;拋石爆破擠淤過程的有限元數(shù)值模擬[J];地質(zhì)科技情報;2012年04期
5 姜景山;;深厚軟基拋石擠淤加固機理數(shù)值模擬研究[J];長江科學院院報;2013年02期
6 喬小利;徐滿意;;臨時圍堰拋石擠淤對永久護岸變形的影響[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3年S2期
7 張敏;;深圳填海區(qū)地基處理方法淺析[J];科技信息(學術(shù)研究);2008年24期
8 范珉;;關(guān)于拋石擠淤處理幾個關(guān)鍵問題的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2008年13期
9 張兵運;;拋石擠淤法在地基淺層處理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2年10期
10 李惠玲;;擬建海堤的選型及其對鄰近橋墩的影響[J];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2012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8條
1 林萬順;多道瞬態(tài)面波技術(shù)在水利及巖土工程勘察中的應用[J];工程勘察;2000年04期
2 余海忠;劉國楠;胡榮華;;爆破擠淤海堤的綜合檢測方法[J];廣州建筑;2009年05期
3 周勝;張巍;李平;;拋石擠淤在軟土地基加強處理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7年28期
4 余海忠;胡榮華;;爆破擠淤技術(shù)的研究與應用現(xiàn)狀[J];施工技術(shù);2009年S2期
5 高兆福,武可貴;爆炸排淤填石法的試驗研究與工程應用[J];水運工程;1990年05期
6 畢成城;陳明星;;淺析拋石擠淤前后淤泥性質(zhì)變化及對拋石區(qū)加固處理對策[J];鐵道勘察;2007年02期
7 李平;陳利群;;拋石擠淤在軟土地基處理中的應用[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8 范珉;;關(guān)于拋石擠淤處理幾個關(guān)鍵問題的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shù)企業(yè);2008年13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立華;洋浦港二期工程道路、堆場鋪面設計[J];水運工程;1998年10期
2 曹偉,薛玉寶,楊昕;國內(nèi)外道路聲屏障的研究與發(fā)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1999年04期
3 武云甫;王德民;;沈陽采取措施根本解決道路“拉鏈”現(xiàn)象[J];城市規(guī)劃通訊;1999年15期
4 高存厚,陸季挺;道路冰雪清除方法及其運用[J];山西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5 羅衛(wèi)東;淺談道路的豎曲線設計[J];中國市政工程;2000年01期
6 郗娜;加強城市道路綠化設計的論證提高城市道路綠化水平[J];遼寧交通科技;2001年01期
7 王劍英,李大偉,趙紅梅,竇曉;二灰碎石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應用[J];東北水利水電;2002年09期
8 朱曉冬;舊混凝土道路加鋪瀝青面層的設計與施工[J];廣西交通科技;2002年01期
9 王依涵;關(guān)于居住區(qū)道路組織規(guī)劃的研究[J];安徽建筑;2003年01期
10 于國海;淺談道路和管理在交通事故中的影響[J];黑龍江交通科技;200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譚少華;陳莉;;可持續(xù)發(fā)展理論與城市的持續(xù)發(fā)展[A];中國城市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實踐——城市建設與環(huán)境保護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集[C];1997年
2 朱云林;張愛華;;《福建畜牧獸醫(yī)》雜志自強之路[A];福建省科協(xié)第五屆學術(shù)年會“科技期刊為建設海峽西岸經(jīng)濟區(qū)服務”分會場論文集[C];2005年
3 張傳鶴;;老撾人民革命黨對老撾經(jīng)濟發(fā)展道路的探索[A];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專業(yè)委員會年會暨“新世紀初的世界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學術(shù)研討會文集[C];2006年
4 馮雷雷;樊君;劉洪海;;石油瀝青在道路預防性養(yǎng)護中的應用[A];中國化工學會2008年石油化工學術(shù)年會暨北京化工研究院建院50周年學術(shù)報告會論文集[C];2008年
5 張亮;劉道平;鐘棟梁;薛相美;李剛;;道路地熱融雪化冰研究現(xiàn)狀[A];第十三屆全國熱泵與系統(tǒng)節(jié)能技術(shù)大會論文集[C];2008年
6 吳昊;劉勇濤;;除雪劑對環(huán)境的危害及對策分析[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9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四卷)[C];2009年
7 李星吾;黃江海;;縣級審計機關(guān)科學發(fā)展之路[A];湖南省審計學會五屆三次理事會首次理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崔武軍;;國產(chǎn)天然瀝青改性瀝青[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9 藍章銘;;石練菊米“點草成金”的品牌之路[A];第二屆浙江中西部科技論壇論文集(第一卷)[C];2005年
10 周行卜;陸殿高;;關(guān)于“長三角”智能交通系統(tǒng)的探討[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四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如何規(guī)劃員工職業(yè)道路[N];市場報;2002年
2 王剛;加入WTO走上良性循環(huán)道路[N];國際商報;2000年
3 王剛;加入WTO走上良性循環(huán)道路[N];國際商報;2000年
4 伊方;伊石油入市道路仍舊漫長[N];中國石油報;2000年
5 ;中國的發(fā)展道路和經(jīng)驗[N];中國教育報;2001年
6 記者王政;國務院部署治理道路亂收費工作[N];人民日報;2002年
7 ;保險與網(wǎng)絡:機遇和道路的探索[N];科技日報;2000年
8 巫偉;互聯(lián)網(wǎng)應走“I+T”的道路[N];中國信息報;2001年
9 黛薇;葉偉才在芝加哥的“置”富道路[N];國際商報;2001年
10 中國企業(yè)網(wǎng)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 于品海;中國企業(yè)信息化的道路[N];國際商報;2001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郭云艷;中國發(fā)現(xiàn)的拜占廷金幣及其仿制品研究[D];南開大學;2006年
2 項喬君;城市交通系統(tǒng)汽車燃油消耗研究[D];東南大學;200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浩林;論中國特色的政治發(fā)展道路[D];南昌大學;2005年
2 王永樂;試論瞿秋白對農(nóng)村包圍城市道路的探索[D];江西師范大學;2007年
3 田峰;吐蕃交通四題[D];西北師范大學;2007年
4 吳國秀;中國外語廣播市場化生存現(xiàn)狀與道路探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5 郭浩;吉林省道路旅客運輸一體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武海琴;發(fā)熱電纜用于路面融雪化冰的技術(shù)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5年
7 徐崢;基于ARCGIS的居民地與道路的自動綜合[D];武漢大學;2005年
8 李春;城市地下空間分層開發(fā)模式研究[D];同濟大學;2007年
9 袁文英;電石渣應用于城市道路基層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劉松陽;貴陽市政工程的一些質(zhì)量通病研究與對策[D];天津大學;2005年
,本文編號:22755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275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