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響應面法的隔震連續(xù)梁橋地震易損性分析
[Abstract]:Seismic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arthquake disaster analysis, which can evaluate the seismic performance of structures comprehensively.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obtain seismic vulnerability of structures quickly and effectively. Taking an isolated continuous beam bridge as an object and considering the uncertainty of structural material and ground motion, the sample pair is established by the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 method, and the model is built based on OpenSees and the nonlinear time history analysis of the sample pair is carried out. The response surface model of the response value of each member of the bridg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vulnerability curve of the structure is calculated by using Latin hypercube sampling.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established response surface model has high accuracy and reliable results, reduces the workload of complex finite element calculation, effectively improves the timeliness of seismic vulnerability analysis, and has certain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value.
【作者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華中科技大學控制結構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8213)(51078166)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專項資金資助項目(2011QN181)
【分類號】:U442.5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陳文元;趙雷;鐘強文;陳兵;;基于響應面法的連續(xù)剛構地震可靠度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9年03期
2 吳文朋;李立峰;王連華;黃佳梅;;基于IDA的高墩大跨橋梁地震易損性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2年03期
3 呂大剛;賈明明;李剛;;結構可靠度分析的均勻設計響應面法[J];工程力學;2011年07期
4 H.Hwang,劉晶波;地震作用下鋼筋混凝土橋梁結構易損性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04年06期
5 吳子燕;王其昂;韓暉;曹君;;基于響應面法的橋梁地震易損性分析研究[J];西北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石飛停;;高速公路鋼筋混凝土橋梁地震易損性曲線建立方法[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8年06期
2 章勁松;陳亮;;地震波反應譜對大跨徑橋梁結構地震反應的影響研究[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6期
3 周奎;李偉;余金鑫;;地震易損性分析方法研究綜述[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1年01期
4 張振浩;楊偉軍;;基于復振型分解的多自由度非線性體系動力可靠性研究[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2年03期
5 周瑤;王靜愛;;自然災害脆弱性曲線研究進展[J];地球科學進展;2012年04期
6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of composite frame structure based on performance[J];Earthquake Science;2010年01期
7 吳巧云;朱宏平;樊劍;;基于性能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震易損性分析[J];工程力學;2012年09期
8 葉生;;橋梁結構地震反應對于重要地震參數(shù)的敏感性研究[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5期
9 李黎;王天宇;鄭成龍;汪國良;;基于曲率和應變破壞的大跨剛構橋IDA分析[J];工程抗震與加固改造;2013年03期
10 寧明哲;李德建;鄒振興;李志勇;;基于易損性能分析的山店江大橋高墩抗震評估技術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榮志娟;王學明;嚴立新;呂寶華;張陵;;基于統(tǒng)計分析的鋼管塔環(huán)板節(jié)點有限元模型修正[A];第21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12年
2 成尚鋒;張海燕;易偉建;;地震作用下梁式橋的易損性分析[A];防震減災工程研究與進展——全國首屆防震減災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姜銳;蘇小卒;;震害損失估計方法研究[A];中國交通土建工程學術論文集(2006)[C];2006年
4 李廣奇;程進;;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響應面法的大跨度懸索橋靜力可靠度分析[A];第二十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蔡斌;鋼筋混凝土結構可靠性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吳巧云;基于性能的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評估[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車越;中國東部平原河網(wǎng)地區(qū)水源地的環(huán)境管理:理論、方法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5年
4 張海燕;基于位移的概率地震需求分析與結構抗震設計研究[D];湖南大學;2005年
5 劉吉夫;宏觀震害預測方法在小尺度空間上的適用性研究[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6年
6 王建民;基于概率的橋梁結構抗震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6年
7 門進杰;不規(guī)則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基于性能的抗震設計理論和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7年
8 艾慶華;鋼筋混凝土橋墩抗震性態(tài)數(shù)值評價與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8年
9 沈懷至;基于性能的混凝土壩—地基系統(tǒng)地震破損分析與風險評價[D];清華大學;2007年
10 劉旭政;大跨度PC斜拉橋評價關鍵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靳鑫;基于地震動參數(shù)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易損性分析[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2 鄒振興;高陡邊坡橋梁高墩設計與施工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王秋萍;汶川地震橋梁震害模糊綜合評估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4 陳顏;斜拉索病害機理分析及其拉索損傷對結構的影響研究[D];廣西工學院;2011年
5 羅興華;高層RC框架—剪力墻結構地震易損性分析[D];中國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11年
6 何江飛;概率及非概率條件下結構易損性分析理論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7 劉蒙;基于易損性的砌體結構抗震抗倒塌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8 鄭巧玲;近場地震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抗震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9 張菊輝;基于數(shù)值模擬的規(guī)則梁橋墩柱的地震易損性分析[D];同濟大學;2006年
10 王丹;鋼框架結構的地震易損性及概率風險分析[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6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高小旺,鮑靄斌;地震作用的概率模型及其統(tǒng)計參數(shù)[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85年01期
2 歐進萍,段宇博;高層建筑結構的抗震可靠度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1995年01期
3 李建中,宋曉東,范立礎;橋梁高墩位移延性能力的探討[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05年01期
4 谷音;黃怡君;卓衛(wèi)東;;高墩大跨連續(xù)剛構橋梁地震易損性分析[J];地震工程與工程振動;2011年02期
5 張新培;小震作用下結構可靠指標β的計算方法[J];地質(zhì)科技管理;1994年03期
6 謝楠,陳英俊;鐵路橋梁在地震作用下考慮行車安全的可靠度問題[J];工程力學;2002年05期
7 何浩祥;閆維明;王卓;;基于子結構和遺傳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遞推模型修正方法[J];工程力學;2008年04期
8 肖建春;胡濱;馬克儉;樊劍;;局部單雙層網(wǎng)殼結構的參數(shù)分析[J];工程力學;2009年S1期
9 齊懷恩,王光遠;公路橋梁地基與基礎的抗震可靠度分析[J];哈爾濱建筑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10 李立峰;吳文朋;黃佳梅;王連華;;板式橡膠支座地震易損性分析[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1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菊輝;基于數(shù)值模擬的規(guī)則梁橋墩柱的地震易損性分析[D];同濟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程進;肖汝誠;;大跨度懸索橋顫振可靠度分析的改進響應面法[J];土木工程學報;2006年07期
2 楊書儀;劉德順;文澤軍;;基于響應面法的橋梁主桁架結構優(yōu)化設計[J];機械設計;2007年06期
3 苗超;湯春林;翟敏剛;;響應面法在連續(xù)梁橋結構體系可靠度分析中的應用[J];工程與建設;2008年06期
4 張銀龍,常大民;用響應面法分析裝配式公路鋼橋的結構響應[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5 楊書儀;趙繼云;劉德順;;基于ANSYS的橋梁桁架概率設計[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6 侯公羽;韓茹;黃祥忠;;基于響應面法的隧道可靠度分析及其指標確定[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5期
7 周華強;段成曉;常立新;徐德新;王斌;;基于響應面法的既有橋梁加固后時變可靠指標分析[J];建筑結構;2010年S1期
8 任偉新;陳華斌;;基于響應面的橋梁有限元模型修正[J];土木工程學報;2008年12期
9 劉曉鑾;張楊永;畢研川;;基于APDL的大型橋梁結構可靠度分析程序[J];燕山大學學報;2009年06期
10 葉毅;張哲;李文武;;自錨式吊拉組合體系橋靜風穩(wěn)定性隨機分析[J];土木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段文付;李繼祥;蔣庚伯;;基于響應面法的公路邊坡可靠度分析[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六屆(2007)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鄧鵬飛;張能義;;響應面法在公路邊坡可靠度分析中的應用[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七屆(2008)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帥長斌;常大民;張銀龍;俞文生;;響應面法橋面結構系統(tǒng)近似可靠性分析與評價[A];第一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公路設計與施工卷[C];2002年
4 華淵;周太全;呂寶華;;基于響應面法的軟巖隧道濕噴纖維混凝土支護結構可靠度分析[A];第二屆中國水利水電巖土力學與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一)[C];2008年
5 趙芳;郭明珠;;橋梁結構地震易損性分析方法研究現(xiàn)狀[A];第八屆全國地震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Ⅱ)[C];2010年
6 彭志忠;何川;蘇宗賢;何應道;;盾構隧道管片接縫結構可靠度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五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7 張楠;王慧;張鴻儒;;橋梁地基與基礎受力的變異性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下冊)[C];1996年
8 謝楠;王大力;張彌;朱爾玉;王勇;;隧道復合襯砌運營期可靠性評價方法[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6年
9 張銀龍;林俊祥;卞士川;;ANSYS在裝配式公路鋼橋可靠度分析中的應用[A];第十三屆全國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張銀龍;林俊祥;卞士川;;ANSYS在裝配式公路鋼橋可靠度分析中的應用[A];計算機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第十三屆全國工程建設計算機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天飛;自錨式懸索橋動力及靜風響應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2 李生勇;自錨式懸索橋結構可靠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7年
3 桂勁松;漁港規(guī)劃設計與評估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5年
4 朱巍志;自錨式斜拉—懸索協(xié)作體系橋合理成橋狀態(tài)確定與若干問題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5 郭彤;大跨懸索橋狀態(tài)評估實用方法研究與應用[D];東南大學;2005年
6 余曉琳;自錨式懸索橋靜力可靠度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7 肖治宇;不同水作用形式下殘坡積土工程特性及其邊坡可靠性分析[D];湖南大學;2012年
8 劉劍;新型組合鋼桁橋可靠性分析及極限承載力評估[D];長安大學;2010年
9 段成曉;鋼筋混凝土橋梁加固后可靠性評估及剩余使用壽命的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10 賈布裕;組合梁斜拉橋的可靠度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鄭舟軍;橋梁中不確定因素對可靠度的影響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2 馮杰;橋梁結構地震易損性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0年
3 肖明洋;高墩混凝土連續(xù)剛構橋地震易損性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4 余崇;矮寨大橋基于性能的地震易損性分析[D];湖南大學;2013年
5 李建軍;基于智能算法的RC隔震連續(xù)梁橋地震易損性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6 姜維;連續(xù)梁橋的地震易損性分析[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7 王哲;基于響應面法的鋼管混凝土拱橋可靠度分析[D];長安大學;2010年
8 李聲文;基于響應面法的高樁系泊承臺可靠度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9 陳林海;基于Kriging響應面法的剛構橋及連續(xù)梁橋可靠度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10 王原嵩;基于GA-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海底腐蝕管道極限承載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1392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13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