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泥漿套不同形態(tài)的頂管管壁摩阻力計算公式
本文選題:頂管 + 泥漿套 ; 參考:《巖土力學》2014年01期
【摘要】:大直徑、長距離頂管施工常通過注漿形成泥漿套來減小阻力,泥漿套的形態(tài)及其完整性對管壁摩阻力大小有決定性作用,現(xiàn)有摩阻力計算公式一般未考慮不同泥漿套形態(tài)對摩阻力的影響,計算結果與實際情況相差較大。根據(jù)不同施工狀況對頂管外壁泥漿套的可能形態(tài)進行了分類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判斷3種常見泥漿套形態(tài)的方法。利用半無限彈性體中柱形圓孔擴張理論探討了注漿壓力對泥漿套厚度的影響,結合非線性流體力學計算泥漿與管壁接觸產(chǎn)生的摩阻力,最終采用挖掘面穩(wěn)定假設,針對3種泥漿套形態(tài)提出了摩阻力計算公式。采用該方法對工程案例進行計算,計算結果與實測數(shù)據(jù)對比表明:現(xiàn)有摩阻力計算公式的計算結果過于保守,所提出的計算公式是合理和有效的。
[Abstract]:In large diameter and long distance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slurry casing is often formed to reduce resistance by grouting. The shape and integrity of mud sleeve play a decisive role in the friction resistance of pipe wall. The existing formulas for calculating frictional resistance generally do not consider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ud casing shape on friction resistance, and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e actual situation. According to different construction conditions, the possible forms of casing for pipe jacking are classified and analyzed, and three methods for judging the shape of mud casing are put forward. The influence of grouting pressure on the thickness of mud casing is discussed by using the expansion theory of cylindrical circular holes in semi-infinite elastomer. The friction force caused by the contact between mud and pipe wall is calculated by nonlinear fluid mechanics, and the stability hypothesis of excavating surface is adopted finally. The formula of friction resistance is put forward for three kinds of mud casing. The method is used to calculate the engineering cases.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alculated results and the measured data shows that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the existing formulas for friction resistance are too conservative and the proposed formulas ar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地下建筑與工程系;上海城建市政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基金】:上海城建集團科技攻關項目(No.11231202400)
【分類號】:U17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何蓮,劉燦生,帥華國;頂管施工的頂力設計計算研究[J];給水排水;2001年07期
2 王承德;頂管施工中管壁摩阻力理論公式的商榷[J];特種結構;1999年03期
3 魏綱,徐日慶,邵劍明,羅曼慧,金自力;頂管施工中注漿減摩作用機理的研究[J];巖土力學;2004年06期
4 湯華深,劉叔灼,莫海鴻;頂管側摩阻力理論公式的探討[J];巖土力學;2004年S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龍海;程勇;陳煒韜;路軍富;;近接小半徑曲線頂管施工擾動數(shù)值研究[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2年02期
2 田立斌,程訓炎,陳靜梅;頂管在流砂土層中的施工[J];安徽建筑;2003年01期
3 秦學志,王立剛;頂管施工技術在技改項目中的應用[J];安徽建筑;2005年03期
4 褚若升;;大口徑供水鋼管頂管出洞施工技術[J];安徽建筑;2009年01期
5 魏綱;賀峰;;砂性土中頂管開挖面最小支護壓力的計算[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7年05期
6 吳紹珍;李玉磊;;曲線鋼頂管關鍵技術初探[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S1期
7 劉燁華;趙子杰;王清雷;;北京城區(qū)再生水管線工程方案的探討[J];北京水務;2011年04期
8 曾潔紅;;城市建設污水管道頂管施工技術h撾鯷J];中國城市經(jīng)濟;2010年10期
9 劉文勝;趙亞旭;馬運柱;;粉末近凈成形流變特性的研究現(xiàn)狀[J];材料導報;2010年13期
10 陳思甜;何劍星;張永興;蔣云鋒;;超淺層小半徑曲線頂管地面擾動數(shù)值模擬分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朱萬勝;尹玉芳;張作龍;張彥廷;;基于CFD方法的鉆井液錐閥流場模擬及結構分析[A];第五屆全國流體傳動與控制學術會議暨2008年中國航空學會液壓與氣動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2 白艷波;李志權;周文平;武志國;史曙光;;小管徑長距離頂管施工技術在萬源北路污水管道鋪設中的應用[A];2011年非開挖技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吳紀東;;黃河故道污水工程施工方案探討[A];現(xiàn)代建設工程應用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年
4 張雙梅;郭偉;;一種新型的深基坑支護技術——懸掛式基坑支護[A];建設工程安全理論與應用——首屆中國中西部地區(qū)土木建筑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劉海龍;張震;;淺析非開挖頂管技術特點及監(jiān)控要點[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7卷)[C];2007年
6 徐海寧;丁文其;吳浩;;管棚與箱涵合理間隙與填充方法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巖石破碎理論與應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巖石破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徐海寧;丁文其;吳浩;;管棚與箱涵合理間隙與填充方法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巖石破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張志勇;;復雜環(huán)境下大截面矩形頂管施工管線保護技術[A];第二屆全國地下、水下工程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9 董建;;應用圖像識別技術的頂管機機頭姿態(tài)測量方法[A];2009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10 邢國飛;李柱;李青林;;箱涵拉入法用于雨水方溝加固的探討[A];2009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郭春曉;隨機非牛頓流解的適定性及其動力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10年
2 陳建中;玻璃纖維增強塑料頂管接頭受力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孫克國;注漿控制巖溶隧道突水地質(zhì)災害的機理和模擬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4 孟慶鴻;松科1井復雜地層取心鉆具及泥漿優(yōu)化設計和應用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1年
5 李冰;油品減阻劑分散系統(tǒng)關鍵技術的開發(fā)與油品減阻劑的性能拓展[D];山東大學;2011年
6 王乾;基于雙質(zhì)體振動的主動活化料倉系統(tǒng)理論及實驗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1年
7 孫陽;結構安定性數(shù)值分析方法及其工程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8 秦娜;原生污水的紊流特性及其熱泵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顧衛(wèi)國;表面活性劑減阻流體減阻機理的實驗與直接數(shù)值模擬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10 李洪乾;水泥漿環(huán)空流動數(shù)值模擬及固井質(zhì)量控制方法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小平;深港城際供水網(wǎng)絡頂管項目成本控制案例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金翼飛;聚合物微擠出流變學理論與試驗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賴德賢;頂管工程中頂管的計算與管材選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趙培鋒;基于有限元方法的磨料流加工數(shù)值模擬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1年
5 邱玲玲;西藏羅布莎深鉆繩索取心鉆井液的研究與應用[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1年
6 趙亞旭;擠壓成形鎢基合金喂料流變特性及其有限元仿真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7 楊朝輝;SBS改性瀝青的流變性能及改性劑劑量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8 朱云偉;赫—巴流體環(huán)空流動的CFD模擬[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9 李震;地面超載條件下泥水盾構斜穿防汛墻擾動位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10 張萬勝;地面驅(qū)動螺桿泵采油桿柱力學特性的仿真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李萬才;大口徑長距離頂管工程注漿減摩技術[J];管道技術與設備;2000年06期
2 賴冠宙,房營光;頂管頂力的理論計算與分析[J];廣東土木與建筑;2003年09期
3 何蓮,劉燦生,帥華國;頂管施工的頂力設計計算研究[J];給水排水;2001年07期
4 魏綱,溫曉貴;不同頂管施工工藝對深層土體移動的影響分析[J];施工技術;2003年01期
5 朱林海,安關峰;頂管頂力計算公式辨析[J];山東建材;2001年06期
6 王承德;頂管施工中管壁摩阻力理論公式的商榷[J];特種結構;1999年03期
7 黃宏偉,胡昕;頂管施工力學效應的數(shù)值模擬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3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劍鋒;廖建三;;頂管施工過程中地層變形的三維有限元模擬[J];廣州建筑;2006年02期
2 胡群;;公路頂管施工技術的探討[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01期
3 張建;朱風云;;淺談頂管中硅化加固法施工工藝[J];北京水利;2005年06期
4 梅亮亮;;既有線頂管施工安全專項方案探討[J];科技情報開發(fā)與經(jīng)濟;2011年14期
5 徐玉中,楊秀鴻,張榮華;因污水頂管施工導致道路破壞的處理方法[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5年06期
6 王劍;;PCCP管穿越公路頂管施工技術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1期
7 李萬才;大口徑長距離頂管工程注漿減摩技術[J];管道技術與設備;2000年06期
8 譚建峰;;頂管施工中大孤石的處理方法[J];中國科技信息;2007年10期
9 張寬峰;于振江;耿磊;;泥水平衡頂管技術在貧水中粗砂地質(zhì)中的應用[J];施工技術;2008年09期
10 涂麗;;昌樟高速公路養(yǎng)護維修工程中的水損害處治方法探討[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8年S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徐海寧;丁文其;吳浩;;管棚與箱涵合理間隙與填充方法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巖石破碎理論與應用——隧道、地下工程及巖石破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2 徐海寧;丁文其;吳浩;;管棚與箱涵合理間隙與填充方法研究[A];隧道、地下工程及巖石破碎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Thom Kalkman;Paul Seitz;Dave Bennet;Dave Mathy;Tim Tekippe;胡成超;;隧道施工的成本節(jié)約與環(huán)境保護[A];2011年非開挖技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4 徐海寧;丁文其;吳浩;;管棚與箱涵合理間隙與填充方法研究[A];第四屆中國巖石錨固與注漿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房延懋;;頂管工程中特殊技術問題及處理方法[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土力學及基礎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4年
6 楊林松;吳韜;楊俊龍;張慶賀;;管幕法箱涵頂進減阻漿液的使用效果及其置換處理[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劉艷芬;;吉林市臨江門大橋主墩沉井基礎設計[A];'95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和剛構橋?qū)W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8 左明福;李臘全;;黃石長江公路大橋主墩施工新技術[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七屆年會暨茅以升誕辰100周年紀念會論文集[C];1995年
9 李彥兵;王衛(wèi)兵;;摩擦樁承載力試驗與探討[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學會2001年橋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1年
10 劉學增;朱合華;官林星;閆治國;李向陽;;管幕法隧道施工方案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一屆、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侯秀娟;民心路在延伸……[N];臨汾日報;2006年
2 本報記者 黃穗誠邋通訊員 陳麗鳴;施工難度大 工程獲優(yōu)良[N];廣東建設報;2008年
3 李佳雨 史濟燦 汪昌校;軟土地區(qū)管幕法箱涵頂進施工技術[N];建筑時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任曉明;從“丁字街”到“田字路”[N];太原日報;2007年
5 陳投 關良;青草沙水源地工程加緊建設[N];中國環(huán)境報;2009年
6 龍艷 郝文;“小盾構”頂管 引雨水入海[N];中華建筑報;2003年
7 韓峰;改進泥水平衡頂管技術 縮短施工工期[N];石油管道報;2009年
8 龍艷 郝文;天津:雨水排放采用新技術[N];中國房地產(chǎn)報;2003年
9 張基軍;北京:國產(chǎn)探地雷達首次“探路”[N];中國交通報;2004年
10 本報記者 王虹航 通訊員 趙英林 張國榮;盾構技術,,推動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N];中國建設報;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方梨梨;頂管施工參數(shù)的地層適應性問題研究[D];廣州大學;2011年
2 楊燁e
本文編號:20968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96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