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交叉隧道爆破振動控制技術研究
本文選題:交叉隧道 + 爆破振動; 參考:《巖土力學》2014年S2期
【摘要】:鉆爆法是隧道開挖中一種主要的施工方法,爆破開挖不可避免會對圍巖產(chǎn)生擾動。以新建走馬崗隧道上穿東深供水走馬崗引水隧洞工程為背景,開展上下交叉隧道爆破振動控制技術研究。選取與交叉段巖性一致的爆破施工開挖區(qū)域進行爆破振動監(jiān)測,得到了現(xiàn)場爆破施工方案條件下走馬崗隧道爆破振動規(guī)律。對實測數(shù)據(jù)進行回歸分析,計算得出走馬崗地區(qū)爆破質(zhì)點峰值振動速度(PPV)的Sadovsk公式,反演得到控制爆破振動的最大掏槽藥量及安全距離,制定出交叉段施工的安全控制范圍以及相應的爆破方案。通過數(shù)值模擬進行了驗證并付于交叉段現(xiàn)場施工,F(xiàn)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表明,提出的振速控制標準及爆破方案符合安全要求,保證了在建隧道的順利開挖以及既有隧道的安全運行。研究成果可為類似工程爆破開挖及振動控制提供參考。
[Abstract]:Drilling and blasting method is one of the main construction methods in tunnel excavation, and blasting excavation will inevitably disturb the surrounding rock. The blasting vib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of the upper and lower cross tunnel is studie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water diversion tunnel in the east and deep water supply in the newly built Luomagang tunnel. The blasting vibration monitoring is carried out in the blasting excavation area 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lithology of the cross section, and the blasting vibration law of the Wumagang tunnel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on-site blasting construction scheme is obtained. By regression analysis of measured data, the Sadovsk formula of peak vibration velocity of blasting particle in Tumagang area is obtained, and the maximum cutting charge and safe distance of blasting vibration control are obtained by inversion. The safety control range of cross section construction and the corresponding blasting scheme are worked out. It is verified by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paid in the field construction of cross section. Field monitoring data show that the proposed vibration speed control standard and blasting scheme meet the safety requirements and ensure the smooth excavation of the tunnel under construction and the safe operation of the existing tunnel.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blasting excavation and vibration control of similar projects.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巖土力學與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山東大學巖土與結(jié)構(gòu)工程研究中心;東莞高速公路發(fā)展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杰出青年基金(No.51225902) 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項目(No.2013CB03600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基金(No.5127418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No.51108448,No.51309217)
【分類號】:U455.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葉海旺;王進;;節(jié)理巖體爆破數(shù)值模擬[J];爆破;2009年04期
2 鐘冬望;吳亮;余剛;;鄰近隧道掘進爆破對既有隧道的影響[J];爆炸與沖擊;2010年05期
3 易長平,盧文波;開挖爆破對鄰近隧洞的震動影響研究[J];工程爆破;2004年01期
4 徐順香;;超小凈距交叉隧道爆破與安全技術[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10年12期
5 姜德義;陳玉;任松;劉春;;超小凈距交叉隧道的爆破振動監(jiān)測與控制技術[J];西部探礦工程;2008年10期
6 葉培旭;楊新安;凌保林;張業(yè)煒;;近距離交叉隧洞爆破對既有隧道的振動影響[J];巖土力學;2011年02期
7 仇文革;凌昊;龔倫;鄭余朝;;引水隧洞下穿既有鐵路隧道爆破施工振動影響及對策[J];中國鐵道科學;2009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曾建宇;郭子雄;劉陽;;閩南農(nóng)村房屋爆破振動損傷特征及防災建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09年06期
2 張宇旭;;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底層框架砌體結(jié)構(gòu)的彈塑性時程分析[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1期
3 劉先鋒;況龍川;孔凡林;杜清超;;爆破震動安全判據(jù)評述[J];四川建筑科學研究;2010年05期
4 張凱;汪青松;黃素荷;;爆破振動測試在礦區(qū)的應用[J];安徽地質(zhì);2012年01期
5 趙新濤;劉東燕;黃海龍;;灰色關聯(lián)分析在降低爆破地震效應中的應用[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10年02期
6 平琦;馬芹永;徐曉核;;水庫壩區(qū)豎井開挖爆破技術及振動測試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3期
7 申玉生;高波;王志杰;孟凡君;;復線隧道施工爆破對既有隧道結(jié)構(gòu)的影響分析[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09年05期
8 王成;高超;;市區(qū)暗挖輕軌車站爆破振動監(jiān)測與控制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1年S2期
9 黃明利;孟小偉;譚忠盛;阮清林;;淺埋隧道下穿密集房屋爆破減震技術研究[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2年02期
10 倪永軍;滕忻利;張雪峰;王萬洪;;強夯地振動統(tǒng)計分析與評價[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躍文;吳新霞;張慧;羅熠;;基于物聯(lián)網(wǎng)的爆破振動無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A];中國力學學會工程爆破專業(yè)委員會《2011全國爆破理論研討會》論文選編[C];2011年
2 于祖康;呂遠;王朝軍;;福煉深水管溝爆破技術控制[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3 馬宏昊;沈兆武;;深孔微差加強松動爆破整治危險山體[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4 苗勝坤;;爆破技術在抗滑挖孔樁開挖施工中的可行性淺析[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5 王晗忠;王宗起;;城區(qū)復雜環(huán)境中深孔控制爆破工程實踐[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6 王志有;張可寶;李海波;許明清;張可玉;;城鎮(zhèn)復雜環(huán)境下的深基坑控制爆破[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7 程才林;張潔升;查靜枝;段冬生;李琦;;復雜環(huán)境下小高寬比樓房的爆破拆除[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8 肖文雄;;寧煤大峰礦羊齒采區(qū)硐室爆破起爆網(wǎng)路及網(wǎng)路試驗[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9 張志毅;楊年華;劉世波;;地形高差對爆破振動衰減影響的研究[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10 肖紹清;;廈門機場快速通道隧道爆破振動傳播規(guī)律研究[A];中國爆破新技術Ⅱ[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魏海霞;爆破地震波作用下建筑結(jié)構(gòu)的動力響應及安全判據(jù)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趙新濤;城市巖體開挖爆破振動效應及安全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曲樹盛;地鐵車站在內(nèi)爆炸作用下的結(jié)構(gòu)響應與破壞及地面振動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4 張諄;施工振動風險評估模型及專家系統(tǒng)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5 易長平;爆破振動對地下洞室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05年
6 史秀志;爆破振動信號時頻分析與爆破振動特征參量和危害預測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林大能;平巷掏槽爆破空孔尺寸效應及圍巖頻繁震動損傷累積特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8 閆長斌;爆破作用下巖體累積損傷效應及其穩(wěn)定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6年
9 龔倫;上下交叉隧道近接施工力學原理及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10 張丹;爆源因素對爆破地震強度分布特征的影響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郭建群,張繼春,曹孝君,許海亮;穿越高樓下的淺埋隧道掘進控制爆破技術[J];爆破;2003年01期
2 劉慧;鄰近爆破對隧道影響的研究進展[J];爆破;1999年01期
3 劉慧;近距側(cè)爆情況下馬蹄形隧道動態(tài)響應特點的研究[J];爆炸與沖擊;2000年02期
4 楊年華,劉慧;近距離爆破引起的隧道周邊振動場[J];工程爆破;2000年02期
5 陳德志,徐順香;減少路塹開挖爆破對鄰近民房影響的控制技術[J];工程爆破;2001年03期
6 易長平,盧文波;開挖爆破對鄰近隧洞的震動影響研究[J];工程爆破;2004年01期
7 畢繼紅,鐘建輝;鄰近隧道爆破震動對既有隧道影響的研究[J];工程爆破;2004年04期
8 陽生權,周健,李雪健;小凈距公路隧道爆破震動觀測與分析[J];工程爆破;2005年03期
9 鐘光復;李永池;王志亮;劉美山;;單自由面混凝土介質(zhì)中的深孔爆破數(shù)值分析[J];工程爆破;2006年01期
10 陽生權;小線間距施工隧道爆破地震影響下既有隧道圍巖線性動力分析[J];工程爆破;1998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仇文革;地下工程近接施工力學原理與對策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2 龔倫;上下交叉隧道近接施工力學原理及對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年華,劉世波;乳化炸藥泵送裝填技術及其在隧道爆破中的應用[J];鐵道建筑;2005年S1期
2 葉顯亮;;隧道爆破施工對附近房屋的振動監(jiān)測與影響分析[J];貴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3 謝興洋;毛彪;;方家山核電隧道爆破工程概述[J];價值工程;2011年17期
4 程圍峰;梁旭;王振宇;;隧道爆破施工對鄰近輸油管道的影響評價[J];石油工程建設;2011年04期
5 馮義;趙先鵬;馬菖林;陳壽根;;臨近隧道爆破研究的現(xiàn)行問題分析[J];公路隧道;2011年03期
6 賈世平;;隧道爆破施工對某高壓油管的影響分析[J];土工基礎;2012年05期
7 吳開才;;實例探析瓦斯隧道爆破設計[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年09期
8 曹增福,李會祥;使用多種爆破器材進行隧道爆破[J];鐵道工程學報;1985年04期
9 王華;市區(qū)的隧道爆破工程[J];隧道譯叢;1994年03期
10 謝泰極;隧道爆破與直眼掏槽(續(xù))[J];爆破器材;1997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鄭大榕;;控制隧道爆破振動研究[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隧道及地下工程學會第八屆年會論文集[C];1994年
2 楊年華;魏志韜;;隧道爆破中乳化炸藥泵送裝填技術及其應用[A];鐵路長大隧道設計施工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3 常翔;;侯月鐵路云臺山隧道爆破技術安全管理淺談[A];爆破安全技術與管理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王世n,
本文編號:20472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20472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