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交通工程論文 >

靜三軸試驗中固化疏浚泥的力學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8-06-06 07:00

  本文選題:固化疏浚泥 + 靜三軸壓縮試驗; 參考:《水電能源科學》2014年05期


【摘要】:為正確理解固化疏浚泥的力學性質(zhì),通過對固化疏浚泥進行固結(jié)不排水靜三軸壓縮試驗,研究了圍壓和固化劑摻量對固化疏浚泥的破壞形式、應力—應變關(guān)系及抗剪強度參數(shù)的影響。試驗結(jié)果表明,隨著固化劑摻量的增加,固化疏浚泥的應力—應變關(guān)系由應變硬化型變?yōu)閼冘浕?破壞形式由塑性破壞向脆性破壞過渡,而圍壓對其破壞形式無影響;固化疏浚泥的強度和抗變形能力均隨著圍壓和摻量的增加而增大,但當圍壓小于土體內(nèi)結(jié)構(gòu)體的屈服強度時,圍壓對抗變形能力的影響可忽略;粘聚力和內(nèi)摩擦角隨固化劑摻量分別呈對數(shù)型和線性規(guī)律增長。
[Abstract]: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the failure mode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under confining pressure and the amount of curing agent was studied by undrained static triaxial compression test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ss and strain and the influence of shear strength parameter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changes from strain hardening type to strain softening typ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amount of curing agent, and the failure form transition from plastic failure to brittle failure, but confining pressure has no effect on the failure mode. The strength and deformation resistance of solidified dredged mud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confining pressure and content, but the influence of confining pressure on deformation resistance is negligible when the confining pressure is less than the yield strength of soil structure. The cohesive force and the angle of internal friction increase with the content of curing agent logarithmic and linearly.
【作者單位】: 上海海事大學海洋科學與工程學院;上海市建工設(shè)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078228) 國家海洋公益性行業(yè)科研專項經(jīng)費項目(201105024-5) 上海海事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基金項目(GK2013002) 2013年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創(chuàng)新計劃實施項目(第二批)
【分類號】:TU41;U61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李建紅;張其光;孫遜;張丙印;;膠結(jié)和孔隙比對結(jié)構(gòu)性土力學特性的影響[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9期

2 徐元;朱治;;長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疏浚土綜合利用[J];水運工程;2009年04期

3 王珊珊;盧成原;孟凡麗;;水泥土抗剪強度試驗研究[J];浙江工業(yè)大學學報;2008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施維成;;疏浚泥處理方法綜述[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2 丁建文;洪振舜;劉松玉;;疏浚淤泥流動固化土的三軸剪切試驗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3 嚴耿升;張虎元;趙天宇;;改性黃土內(nèi)摩擦角變化研究[J];粉煤灰;2009年04期

4 喻葭臨;孫遜;于玉貞;呂禾;;修正雙硬化參數(shù)模型對結(jié)構(gòu)性土的適用性[J];廣西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3期

5 劉寶臣;李翠娟;潘宗源;張炳暉;;水泥攪拌法改良桂林紅黏土力學性質(zhì)試驗研究[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12年04期

6 胡傳嘉;王家赫;張心平;郝仕玲;;含TG土質(zhì)固化劑水泥土抗剪強度試驗研究[J];中外公路;2013年01期

7 王宇姣;柴新軍;鄧衛(wèi)平;王世波;張紅;;水泥固化鄱陽湖疏浚土試驗研究[J];重慶建筑;2013年10期

8 徐日慶;王興陳;朱劍鋒;張俊;;初始相對密實度對砂土強度特性影響的試驗[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3期

9 劉輝;陳棟梁;楊建貴;;漢中粉土水泥土的工程性能試驗研究[J];山西建筑;2011年10期

10 賀建清;曾娟;孫希望;;低摻量水泥土抗剪強度試驗研究[J];礦冶工程;2009年06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先偉;結(jié)構(gòu)性軟土蠕變特性及擾動狀態(tài)模型[D];吉林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雷小朋;水平旋噴樁預支護作用機理及效果的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09年

2 陶濤;高壓旋噴樁復合邊坡抗剪強度的模型試驗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3 張翔宇;人工凍結(jié)水泥土改良法抑制凍脹技術(shù)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4 暢帥;杭州軟土固化優(yōu)化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向榮,王文軍;納米硅粉水泥固化土的工程特性試驗研究[J];水利水電技術(shù);2004年01期

2 龔曉南,熊傳祥,項可祥,候永峰;粘土結(jié)構(gòu)性對其力學性質(zhì)的影響及形成原因分析[J];水利學報;2000年10期

3 蔣明鏡,沈珠江;結(jié)構(gòu)性粘土試樣人工制備方法研究[J];水利學報;1997年01期

4 王國欣,肖樹芳,黃宏偉;杭州海積軟土應力 應變特征與結(jié)構(gòu)強度損傷規(guī)律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09期

5 湯怡新,劉漢龍,朱偉;水泥固化土工程特性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學報;2000年05期

6 沈珠江;軟土工程特性和軟土地基設(shè)計[J];巖土工程學報;1998年01期

7 張家柱,程釗,余金煌;水泥土性能的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技術(shù);1999年03期

8 朱向榮,王立峰,丁同福;納米硅水泥土工程特性的試驗研究[J];巖土工程技術(shù);2003年04期

9 梁仁旺,張明,白曉紅;水泥土的力學性能試驗研究[J];巖土力學;2001年02期

10 王文軍,朱向榮;納米硅粉水泥土的強度特性及固化機理研究[J];巖土力學;2004年06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永生;;基于逐步破壞法的船體極限強度分析[J];浙江海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2期

2 孫峰;陳玉泉;;FRP約束混凝土力學性能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山西建筑;2006年18期

3 程祖鋒;牛中元;楊大順;;粉煤灰水泥改良垃圾土的強度試驗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4 胡文利;溫永欽;曹雅嫻;王樹娟;赫文秀;;水泥粘土力學性能的試驗研究[J];新疆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2期

5 章華;吳雪萍;;土工編織袋單軸壓縮試驗研究[J];公路工程;2009年01期

6 張自堅;;混凝土在復雜應力狀態(tài)下的應力—應變關(guān)系[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1991年01期

7 巫菊香;劉磊;;三軸固結(jié)排水剪切試驗結(jié)果對殘積土邊坡穩(wěn)定的影響分析[J];中國西部科技;2008年17期

8 傅國才;陸小軍;沈正;;固化粉煤灰三軸壓縮試驗研究[J];粉煤灰;2009年06期

9 楊彥克;鄭盛娥;李固華;;火災后鋼筋混凝土柱軸壓極限承載力及其應力—應變關(guān)系[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1992年05期

10 楊衛(wèi)忠;王博;樊o,

本文編號:1985679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85679.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quán)申明:資料由用戶92d07***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