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梁高樁承臺基礎(chǔ)地震破壞機理試驗研究
本文選題:高樁承臺基礎(chǔ) + 擬靜力試驗; 參考:《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9期
【摘要】:進行了平面布置2×3鋼筋混凝土高樁承臺基礎(chǔ)模型試件在砂土中的往復荷載擬靜力試驗.基于推倒分析方法,對試驗進行了數(shù)值分析,并揭示了試件的地震破壞機理.結(jié)果表明:試件各樁在距樁頂1倍樁徑、土面以下約3~8倍樁徑范圍內(nèi)先后形成損傷區(qū)域;邊樁最先屈服,邊樁樁頂截面最先達到極限曲率,對抗震設(shè)計起控制作用;樁頂?shù)膿p傷特征對于樁身自由段長度不敏感,而地面以下樁身的損傷特征對自由段長度敏感.
[Abstract]:The quasi static test of the model specimens of 2 脳 3 reinforced concrete pile cap foundation with plane layout in sand under reciprocating load was carried out. Based on the method of push-down analysis, the experiment is numerically analyzed, and the seismic failure mechanism of the specimen is reveal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mage zone of each pile is formed successively within the range of 1 times pile diameter from the top of the pile and about 38 times the diameter of the pile below the soil surface, the first yielding of the side pile and the first reaching the ultimate curvature of the top section of the side pile, which play a controlling role in the seismic design.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le top are not sensitive to the length of the free section of the pile body, but the damag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le body below the ground are sensitive to the length of the free section.
【作者單位】: 同濟大學土木工程防災(zāi)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78375) 土木工程防災(zāi)國家重點實驗室基金(10 B09)
【分類號】:U442.55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永亮;陳興沖;袁琦;;樁基橋墩的靜力推倒分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9年07期
2 閆曉宇;李忠獻;韓強;杜修力;;考慮土-結(jié)構(gòu)相互作用的大跨度連續(xù)剛構(gòu)橋振動臺陣試驗研究[J];工程力學;2014年02期
3 黃海宏;;集美大學新校區(qū)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案比選與可行性研究報告[J];安徽建筑;2014年01期
4 黃海宏;;廈門某大橋和擋潮閘工程結(jié)構(gòu)水文基本情況調(diào)查[J];安徽建筑;2014年02期
5 劉紅軍;上官士青;王虎;;水平受荷樁p-y曲線法的數(shù)學規(guī)劃法求解[J];工程力學;2014年04期
6 李剛;;城市道路下穿高鐵方案比選分析[J];廣東建材;2014年06期
7 王永禎;;高樁承臺基礎(chǔ)的帶掛梁V型剛構(gòu)橋荷載試驗分析[J];福建建材;2014年07期
8 Kuo-Chun Chang;Yu-Chi Sung;Kuang-Yen Liu;Ping-Hsiung Wang;Zheng-Kuan Lee;Lu-Sheng Lee;Witarto;;Seismic performance of an existing bridge with scoured caisson foundation[J];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2014年S1期
9 龍培;趙鴻瑞;周帥;;國道G319重慶江北機場段改線工程高填方涵洞地基處理[J];公路交通技術(shù);2014年05期
10 戚玉紅;裴成玉;安鵬程;;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橋梁DB01標段工程地質(zhì)分析[J];港工技術(shù);2014年05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張永亮;陳興沖;;樁基橋墩的靜力pushover分析[A];第十八屆全國橋梁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8年
2 劉大慶;羅春暉;錢立;;二環(huán)路成溫立交C匝道倒L形橋墩設(shè)計[A];成都市“兩快兩射”快速路系統(tǒng)工程論文專輯[C];2014年
3 張培權(quán);薛俊青;Briseghella Bruno;陳寶春;;全整體式橋臺橋梁樁基形式參數(shù)分析[A];第23屆全國結(jié)構(gòu)工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Ⅰ冊)[C];2014年
4 尹尚之;周綱;胡玉鋒;;大直徑袋裝混凝土灌注樁現(xiàn)場試驗研究[A];第十屆建構(gòu)筑物改造和病害處理學術(shù)研討會、第五屆工程質(zhì)量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4年
5 譚德盼;;微型樁在舊橋基礎(chǔ)加固中的應(yīng)用與試驗檢測[A];2012年3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6 琚澤進;;新濉河大橋施工鋼便橋設(shè)計與施工[A];2012年8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馬建軍;土—細長結(jié)構(gòu)物相互作用的非線性動力學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2 高霞;強震下液化場地土-橋梁樁相互作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3 文暢平;多級支擋結(jié)構(gòu)與邊坡系統(tǒng)地震動力特性及抗震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4 李永波;考慮凍土—樁動力相互作用的長大橋梁地震響應(yīng)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5 陳景星;高速公路梁橋加寬樁基礎(chǔ)沉降差異控制技術(shù)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6 董曉明;基于黃土非均勻濕陷變形的橋梁群樁基礎(chǔ)承載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7 楊東;現(xiàn)澆薄壁筒樁工作性狀與應(yīng)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8 房凱;樁端后注漿過程中漿土相互作用及其對樁基性狀影響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9 任亮;基于高性能材料的千米級跨徑混凝土斜拉橋力學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10 尹平保;陡坡段樁柱式橋梁樁基設(shè)計計算方法及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鄒磊;無粘結(jié)預應(yīng)力板—柱結(jié)構(gòu)抗震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2 李青華;液化場地群樁—土動力相互作用振動臺試驗及數(shù)值模擬方法[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3 劉海波;鄰近基坑開挖對千廝門大橋引橋安全性影響評估[D];重慶大學;2014年
4 蔡元兵;高墩大跨連續(xù)剛構(gòu)橋施工監(jiān)控技術(shù)[D];長安大學;2014年
5 王端端;公路橋梁大直徑鉆孔灌注樁軸向承載力優(yōu)化設(shè)計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6 孔凡磊;基于Midas FEA和ANSYS/LS-DYNA仿真模擬對船橋撞擊的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條
1 郭子雄,楊勇;恢復力模型研究現(xiàn)狀及存在問題[J];世界地震工程;200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泳濤;高樁承臺在實際工程中的應(yīng)用[J];云南交通科技;1999年06期
2 婁新,朱傳宏;錨固新工藝在深水高樁承臺施工應(yīng)用[J];湖南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3 樂云祥,常英;高樁承臺裂縫有限元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2期
4 朱冠e,
本文編號:19210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921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