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水聲吸收的違規(guī)拋泥檢測
本文選題:混濁海水 + 傾倒沉淀物 ; 參考:《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6期
【摘要】:為了更便捷、有效地監(jiān)測港口疏浚船違規(guī)傾倒沙泥,提出一種基于海水聲吸收特性的非接觸式檢測方法.在監(jiān)控水域周期性發(fā)送和接收等幅掃頻聲信號,獲取水下信道的頻率特性曲線.當疏浚駁船違規(guī)傾倒泥沙時,海水中顆粒物質(zhì)量濃度發(fā)生劇變,頻率特性曲線也將隨之變化,通過檢測相鄰兩次測量曲線的差異性來判斷港口疏浚駁船是否存在違規(guī)拋泥的行為.建立了混濁海水聲吸收系數(shù)的計算模型,利用MATLAB軟件平臺進行了一系列仿真.結(jié)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有效識別出違規(guī)拋沙行為,為進一步的布網(wǎng)設計奠定了基礎.
[Abstract]:A non-contact detec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oustic absorption of seawater is proposed to monitor effectively the illegal dumping of sand and mud by dredging vessels in port.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underwater channel is obtained by sending and receiving the frequency sweep sound signal periodically in the monitoring area. When dredging barges illegally dump sediment,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seawater changes dramatically, and the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 curve also changes. By detecting the difference of the adjacent two measurement curves, we can judge whether the dredging barges have the behavior of dumping mud illegally.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acoustic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turbid seawater is established, and a series of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by using MATLAB software platfor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illegal sand throwing behavior and lay a foundation for the further design of the network.
【作者單位】: 廈門大學水聲通信與海洋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廈門港口管理局安全監(jiān)督與科技信息化處;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61001142,61471308)
【分類號】:U657;U616;TB56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第九屆國際電子測量與儀器學術會議(ICEMI'2009)征文通知[J];電子測量與儀器學報;2009年01期
2 劉永偉;李琪;張超;唐銳;;混濁海水聲吸收的計算與測量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0年11期
3 李平;馬放;;松花江流域水環(huán)境BOD-DO模擬及參數(shù)分析[J];江蘇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2期
4 翁躍宗;許建峰;;疏浚駁船吃水監(jiān)測系統(tǒng)開發(fā)與應用[J];上海海事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5 劉永偉;李琪;商德江;肖妍;;混濁海水聲吸收與溫度、鹽度、壓強關系[J];聲學技術;2012年02期
6 唐應吾,許云先;聲波在濃懸浮液中的傳播[J];聲學學報;1983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杜軍蘭,于連生,常茂森;利用聲光衍射測量海水中懸浮沙濃度的研究[J];光子學報;2000年07期
2 曹麗娟;高延銘;陳烽;王雪蓮;;海洋傾廢船作業(yè)數(shù)據(jù)判讀與違章判定的研究[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3年11期
3 玄相本;龔建章;;海洋沉積物懸浮液聲衰減測量[J];黃渤海海洋;1984年01期
4 肖帥剛,王亭杰,汪展文,金涌;振動流化床中淺床層時床層與分布板之間的彈性作用[J];過程工程學報;2001年02期
5 文洪濤;楊燕明;劉貞文;吳凡;;混濁水的聲衰減研究進展及應用前景[J];海洋通報;2008年06期
6 李如忠;楊源;丁貴珍;錢靖;楊繼偉;董玉紅;;基于OTIS模型的巢湖十五里河源頭段參數(shù)靈敏性分析[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14年11期
7 馬恒仁,王寶升,林俊軒;模擬黃河水的聲衰減測量[J];青島海洋大學學報;1988年03期
8 龔建章;聲波在表層沉積物懸浮液中的衰減[J];海洋學報(中文版);1985年04期
9 龔建章;ATTENUATION OF SOUND WAVE IN LIQUID WITH SURFICIAL SEDIMENT OF OCEAN[J];Acta Oceanologica Sinica;1986年03期
10 劉永偉;李琪;商德江;肖妍;;混濁海水聲吸收與溫度、鹽度、壓強關系[J];聲學技術;2012年02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朱昌平;流體中低濃度異質(zhì)物含量的超聲檢測原理與應用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0年
2 田紅;超聲波在城市剩余活性污泥中的傳輸特性的模擬及實驗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3 張劍;多孔介質(zhì)中水合物飽和度與聲波速度關系的實驗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8年
4 田金云;煤泥水濃度超聲檢測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永祥;蔣源;施同平;魏海娟;鄒洪;;基于WASP7.2河流水質(zhì)模型的應用研究[J];北京水務;2010年01期
2 劉偉;劉洪超;徐海巖;;基于MIKE11模型計算河流水功能區(qū)納污能力方法[J];東北水利水電;2009年08期
3 陸嘉波,朱小明,劉同明;疏浚船舶施工監(jiān)測與模糊智能輔助決策研究[J];華東船舶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4 劉永偉;李琪;張超;唐銳;;混濁海水聲吸收的計算與測量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0年11期
5 邱文昌,邱強;一種船舶吃水差的精確計算方法[J];航海技術;2003年02期
6 杜彥良,褚君達;河流連續(xù)點源的垂向混合規(guī)律研究及其應用[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00年06期
7 張懷靜;翟世奎;范德江;郭志剛;魏立青;種法運;;三峽工程一期蓄水后長江口懸浮體形態(tài)及物質(zhì)組成[J];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2007年02期
8 韓章 ,談浩 ,莊才亮;液貨船液位遙測系統(tǒng)[J];機電設備;1994年06期
9 陳五洲;;淺談疏浚業(yè)發(fā)展趨勢[J];江蘇水利;2007年12期
10 李蘭,李志永,劉金才;BOD_5-DO參數(shù)反問題偶合模型的研究[J];水科學進展;2000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劉永偉;李琪;張超;唐銳;;混濁海水聲吸收的計算與測量研究[J];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0年11期
2 裘辛方;一個預報海水聲吸收的公式[J];聲學技術;1989年02期
3 裘辛方,蔣濟良,萬世敏;海水低頻聲吸收與pH值的關系[J];聲學學報;1989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永偉;混濁海水聲吸收與聲散射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87383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8738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