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撓度監(jiān)測的拉索損傷識別斜拉橋試驗模型研究
本文選題:斜拉橋 切入點:拉索損傷 出處:《石家莊鐵道大學》2016年碩士論文
【摘要】:隨著斜拉橋使用年限的增加,斜拉橋在自然條件下累積損傷和由突發(fā)事故產生的損傷的損傷程度將越來越嚴重。斜拉索損傷的問題更加突出,其損傷將直接導致拉索索力和主梁撓度的變化,進而會對斜拉橋的安全運營產生影響。近些年來雖有很多學者對結構損傷試驗模型進行了研究,但是由斜拉索損傷引起撓度變化的研究還很少。如上所述,論文進行了斜拉橋試驗模型研究,為后期的斜拉橋模型試驗研究做準備,進而驗證理論分析的結果。首先本文參考了一般斜拉橋的特點及兩個斜拉橋實例,設計了一座大眾化的虛擬斜拉橋,并依據(jù)相似理論設計了所需要虛擬斜拉橋的試驗模型,利用Midas civil分別建立空間有限元模型,并分別做了計算,將兩者計算結果對比分析從而確定試驗模型是合理的。其次,以試驗模型的有限元模型為基準模型,分析了無拉索損傷時,不同車輛荷載作用對梁體撓度和索力變化的影響。最后,通過折減拉索面積的方法模擬拉索損傷,分析了單索或雙索同時損傷11.1%、33.3%、55.6%、77.8%時,對梁體撓度和拉索索力變化的影響;又分析了單索或雙索同時損傷11.1%、33.3%、55.6%、77.8%時,不同車輛荷載作用下對梁體撓度和索力變化的影響,并和無拉索損傷時對梁體撓度和索力變化的影響做了對比。經計算分析發(fā)現(xiàn):隨著車輛荷載作用位置不同,各索索力和各索對應的錨固點的撓度不同。當拉索損傷時,該拉索索力明顯減小,且該索對應的主梁錨固點的撓度變化較為明顯,隨著拉索損傷程度的增大,撓度變化更為明顯。車輛荷載對損傷的斜拉索的索力影響較小,但會導致?lián)p傷索與主梁錨固點的撓度變化增大,即車輛荷載作用時會放大損傷對梁體撓度變化的影響。
[Abstract]: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vehicle loads on the deflection of beam and the variation of cable force are analyzed . The results of this paper are as follows : 1 % , 33.3 % , 55 . 6 % and 77 . 8 % of the cable - stayed bridge .
【學位授予單位】:石家莊鐵道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46;U448.2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亨錦,王凱,李承根;淺談部分斜拉橋[J];橋梁建設;2002年01期
2 陳亨錦;王凱;李承根;;淺談部分斜拉橋[J];OVM通訊;2002年03期
3 鄭一峰,黃僑,張宏偉;部分斜拉橋斜拉索設計方法研究[J];公路;2005年02期
4 王小潔;;斜拉橋拉索動力模型修正方法[J];公路與汽運;2006年04期
5 馬洪山;;斜拉橋拉索減振方法與展望[J];硅谷;2009年06期
6 薛花娟;繆芳;陳靈芝;;長大斜拉橋纜索體系減振技術[J];現(xiàn)代冶金;2009年02期
7 薛花娟;陳靈芝;趙成哲;;長大斜拉橋纜索體系減振關鍵技術介紹[J];公路;2009年05期
8 Frilz Leonhardt;成井信;潘蜀健;;斜拉橋近年的發(fā)展和展望[J];國外橋梁;1982年03期
9 金東燦,吳亮明;聯(lián)邦德國的斜拉橋[J];鐵道建筑;1984年04期
10 易圣濤;;我國斜拉橋的現(xiàn)狀和問題[J];公路;1987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項海帆;史家鈞;;斜拉橋的拉索振動及其控制[A];全國索結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1年
2 何憲飛;陳艾榮;項海帆;;多跨斜拉橋斜拉索疲勞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學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上冊)[C];1998年
3 樂鵬飛;;低塔斜拉橋[A];二○○○年湖北省橋梁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0年
4 詹勝;徐幼麟;沈其民;周?;;斜拉橋拉索風雨振動試驗新裝置[A];第15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Ⅲ冊)[C];2006年
5 李壽英;陳政清;;斜拉橋拉索安裝亮化燈具的風致穩(wěn)定性研究[A];第16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冊)[C];2007年
6 李毅佳;陳志華;王小盾;;斜拉橋索的抑振措施研究[A];第六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7 顧明;黃麟;王國硯;;斜拉橋拉索風雨激振機理的理論研究[A];第八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摘要[C];2003年
8 余康燁;楊文兵;;中跨斜拉橋拉索振動及其抑振研究[A];第二屆湖北省力學學會青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9 錢雪松;;斜拉橋拉索的減振措施[A];中國公路學會橋梁和結構工程分會2004年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10 周亞剛;孫利民;;斜拉橋減振輔助索的參數(shù)分析[A];第八屆全國振動理論及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摘要[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徐蘭山;激情化作彩虹飛[N];科技日報;2004年
2 李雪林;讓橋梁在大風中巍然屹立[N];文匯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薛江;桁架箱梁斜拉橋結構力學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4年
2 陳向東;輕軌車輛與斜拉橋動態(tài)耦合系統(tǒng)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及應用[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3 雷宇;組合梁斜拉橋靜力穩(wěn)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4 侯立群;大型斜拉橋基于健康監(jiān)測的模型修正、損傷診斷與預警方法[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唐濤;斜拉橋結構體系使用安全性評估理論與方法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6 趙翔;拉索損傷對斜拉橋結構性能影響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7 王福春;預應力混凝土折線塔斜拉橋力學特性的研究[D];東北大學;2011年
8 王修勇;斜拉橋拉索振動控制新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02年
9 江鋒;薄壁箱梁混合單元及其在斜拉橋雙重非線性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10 禹見達;磁流變阻尼器對斜拉橋拉索振動控制的理論與試驗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韋達潔;碳纖維拉索斜拉橋非線性分析[D];湖南大學;2005年
2 李鋒丹;單索面大挑臂斜拉橋非線性穩(wěn)定性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15年
3 常正強;鐵路四線重載鋼桁梁斜拉橋靜動力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楊凱;PC箱梁曲線斜拉橋的靜力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5 葛昆鵬;斜拉橋索梁錨固區(qū)局部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6 王珂;空間扭索面斜拉橋換索技術[D];長安大學;2015年
7 李洋;混凝土連續(xù)剛構和斜拉橋損傷敏感性分析[D];長安大學;2015年
8 朱鴻雯;斜拉橋拉索的損傷檢測研究[D];中國地震局工程力學研究所;2015年
9 李慧欣;落地支架法施工斜拉橋張拉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5年
10 劉闊;長山大橋的優(yōu)化設計[D];大連海事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17023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7023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