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隧道沉降變形分析方法的研究
本文關(guān)鍵詞:高速鐵路隧道沉降變形分析方法的研究 出處:《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6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雙曲線 灰色預測 隧道 沉降分析
【摘要】:以長株潭城際鐵路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觀測評估項目為依托,研究長株潭城際鐵路隧道沉降的發(fā)生發(fā)展規(guī)律,通過現(xiàn)場實測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隧道沉降量普遍偏小,分別用雙曲線擬合法和灰色預測模型對同一組長株潭綜合II標樹木嶺隧道的沉降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并分析實測和預測沉降的差異,并比較2種模型的適用性。研究結(jié)果表明:雙曲線沉降的模擬需要大量的樣本,可以作為隧道沉降評估的一種方法,但是僅對少數(shù)累積沉降遞增的情況模擬精度高;灰色預測所需樣本小,運算簡便,而且模擬精度高,因此,灰色預測相比雙曲線擬合法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普適性。
[Abstract]:Based on the project of observation and evaluation of engineering settlement deformation under Chang-Zhuzhou-Xiangtan inter-city railway lin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rule of tunnel settlement of Chang-Zhuzhou-Xiangtan inter-city railway tunnel is studied. Through field measured data, it is found that the amount of tunnel settlement is generally small. Hyperbolic fitting method and grey prediction model were used to fit the settlement data of the same group of Chang-Zhuzhou-Xiangtan integrated I-marked Shuiling tunnel,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measured and predicted settlement was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yperbolic settlement simulation needs a large number of samples and can be used as a method for tunnel settlement assessment. However,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is high only for a few cases of increasing cumulative settlement. Grey prediction needs small sample, simple operation and high simulation precision. Therefore, grey prediction has higher accuracy and universality than hyperbolic fitting.
【作者單位】: 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378514)
【分類號】:U456.31
【正文快照】: 由于無砟軌道對高度的可調(diào)節(jié)性很小,要求無砟軌道鋪設前基礎沉降必須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nèi),本文根據(jù)長株潭城際鐵路綜合Ⅱ標線下工程沉降變形評估自評報告及沉降變形過程數(shù)據(jù)電子文件,選取路段為由中鐵十四局承建的長株潭城際鐵路樹木嶺隧道進樹區(qū)間~樹木嶺車站北段YDK1+439.736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5條
1 明祖濤;劉軍;夏力;黃文華;;改進的灰色模型在高鐵沉降預測中的應用[J];測繪科學;2015年04期
2 許雙安;任曉春;袁永信;;高速鐵路沉降數(shù)據(jù)處理與評估系統(tǒng)設計與實現(xiàn)[J];測繪地理信息;2014年04期
3 羅存喜;;砂樁處理高速鐵路軟基施工工藝研究[J];土工基礎;2013年01期
4 劉生榮;黃文華;游振興;張屆;;京滬高速鐵路沉降趨勢分析與預報方法的研究[J];測繪信息與工程;2012年01期
5 陳超;張獻州;尚金光;;高速鐵路沉降觀測數(shù)據(jù)生產(chǎn)過程質(zhì)量控制與管理[J];高速鐵路技術(shù);2011年05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虞先溢;高速鐵路路基沉降變形分析方法與評估實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佃高;姜佃升;許珊娜;;基于非等間隔GM(1,1)模型的沉陷監(jiān)測預報[J];北京測繪;2016年05期
2 袁維紅;王江榮;趙睿;任泰明;;基于卡爾曼濾波算法的動態(tài)灰色GM(1,1)模型在路基沉降分析中的應用[J];建筑設計管理;2016年10期
3 彭儀普;張盼;薛一奇;;高速鐵路隧道沉降變形分析方法的研究[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6年10期
4 吳開巖;張獻州;馬龍;羅烈;張拯;喻巧;;基于多元整體最小二乘優(yōu)化的多點灰色動態(tài)變形分析模型[J];大地測量與地球動力學;2016年08期
5 劉光秀;曹海瑩;李玉根;;灰色-Gompertz組合模型在軟土路基沉降預測中的應用[J];中國科技論文;2016年13期
6 陳超鋒;唐露新;;基于灰色馬爾科夫模型的制冷系統(tǒng)故障預測[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年12期
7 張倩寧;黃澤純;洪安東;尚海濱;;基于線性參照系統(tǒng)的高鐵沉降數(shù)據(jù)集成模型[J];地理空間信息;2016年01期
8 張訓虎;章磊;王曉奇;;基于GPS的高速鐵路沉降觀測可行性研究[J];測繪通報;2014年10期
9 婁霜;;基于參數(shù)反演的堆載預壓軟土路基工后沉降及影響因素分析[J];路基工程;2014年03期
10 程晨;;灰色理論和多項式擬合在地表沉降監(jiān)測中的應用[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4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徐向春;高速鐵路運營階段路基沉降變形規(guī)律研究[D];華東交通大學;2014年
2 周俊;杭長客專浙江段線下工程沉降評估技術(sh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3 李陽;盾構(gòu)隧道下穿高速鐵路安全評價體系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4 馮德梁;基于因子分析—模糊分析法的隧道土建施工安全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5 劉昭;高速鐵路路基沉降現(xiàn)場測試與理論計算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6 龔風華;武廣客運專線過渡段沉降分析與控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7 田寧;高速鐵路運營期路基沉降監(jiān)測與沉降驗算平臺開發(fā)[D];西南交通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彥;張鐸強;徐南;;反向灰色模型的初值優(yōu)化在道路沉降中應用[J];測繪工程;2014年12期
2 張屆;游振興;阮汝偉;徐猛;;高速鐵路橋梁沉降預測模型的對比分析[J];測繪地理信息;2013年01期
3 劉奎太;張國華;;強夯砂樁加固拋填土的試驗研究[J];土工基礎;2010年04期
4 吳大勇;楊宇鵬;胡曉軍;;高速鐵路沉降觀測數(shù)據(jù)管理分析[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10年02期
5 李明領;;客運專線無砟軌道鐵路線下結(jié)構(gòu)沉降變形觀測與評估技術(shù)[J];中國工程科學;2009年01期
6 黃東輝;楊海鳴;;灰色預測在高速鐵路橋梁基礎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08年31期
7 王有良;唐躍剛;;曲線擬合與GM(1,1)模型沉降預測及相關(guān)性分析[J];測繪科學;2008年03期
8 姚連凱;;客運專線橋梁基礎沉降計算和分析[J];鐵道建筑;2007年12期
9 李斌;朱健;;非等間隔灰色GM(1,1)模型在沉降數(shù)據(jù)分析中的應用[J];測繪科學;2007年04期
10 徐萬鵬;對高速鐵路施工測量的幾點看法[J];鐵道工程學報;1999年04期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安少波;高速鐵路路基沉降測試與分析[D];中南大學;2009年
2 王星運;鐵路客運專線路基沉降預測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9年
3 謝波;公路路基地質(zhì)災害危險性評價指標與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4 任勇;山區(qū)公路高填方路堤安全風險評價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9年
5 牛衍亮;三峽庫區(qū)庫岸公路路基安全風險評價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9年
6 劉志明;客運專線地基沉降計算、預測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9年
7 秦亞瓊;基于實測數(shù)據(jù)的路基沉降預測方法研究及工程應用[D];中南大學;2008年
8 楊君英;客運專線CFG樁復合地基沉降特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8年
9 胡榮光;客運專線路基沉降規(guī)律影響因素分析與沉降預測[D];中南大學;2008年
10 陸全發(fā);鐵路客運專線路基工程施工工藝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3條
1 姚晏斌;高金華;;機場軌道交通對陸側(cè)交通分流情況的預測研究[J];華東交通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2 王國平;楊永強;胡斌;;預處理改進中長期電量灰色預測方法[J];云南電力技術(shù);2013年02期
3 ;[J];;年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2條
1 曹少云;;富陽市電話裝機數(shù)的灰色預測[A];1998年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1998年
2 謝紅;;服裝流行色的灰色預測及應用[A];色彩科學應用與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本文編號:14035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403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