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SN車輛信息采集方法及相關技術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WSN車輛信息采集方法及相關技術的研究 出處:《合肥工業(yè)大學》2014年碩士論文 論文類型:學位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 車輛信息采集 消息發(fā)布 節(jié)點關聯(lián)度 路由
【摘要】:智能交通系統(tǒng)(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 ITS)是解決日益嚴重的道路交通問題的有效途徑,也是未來交通系統(tǒng)的發(fā)展方向。道路交通信息的采集技術是ITS的關鍵技術之一,車載自組網(wǎng)(Vehicular Ad Hoc Networks, VANET)是ITS的基礎,可以利用部署在路邊的基礎設施(Roadside infrastructure unit, RSU)實現(xiàn)車輛信息的采集,但RSU的部署成本較高。無線傳感器網(wǎng)絡(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WSN)是由大量的能夠實時監(jiān)測和采集覆蓋區(qū)域內各種監(jiān)測對象信息的傳感器節(jié)點通過自組織的方式構成的網(wǎng)絡,被廣泛的應用于各種不同的研究領域。近年來,國內外學者對WSN在ITS中的應用技術進行了廣泛的研究。針對RSU部署成本較高、靈活性較差,以及傳統(tǒng)采集方法數(shù)據(jù)單一、檢測精度差、易受環(huán)境影響等問題,探討一種基于WSN車輛信息采集的方案。論文首先分析了WSN的相關技術,對WSN應用于車輛信息采集的可行性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個基于WSN車輛信息采集框架,為了解決信息采集節(jié)點與車輛間的通信問題,設計了兩種通信方案。重點對車輛信息中信息采集節(jié)點的動態(tài)休眠、數(shù)據(jù)處理、緩沖區(qū)優(yōu)化、交通管理中心的消息發(fā)布、面向節(jié)點關聯(lián)度的路由策略等問題進行了研究,結合應用特點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法。最后,對本文方案及其相關問題的解決方法進行了分析,分析結果表明了本方案的有效性,具有成本低、靈活性強、部署和維護方便等特點。通過OPNET平臺上對本方案的關鍵技術進行仿真實驗,實驗結果表明了本方案的有效性。
[Abstract]: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 (ITSs)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road traffic problems. The acquisition technology of road traffic information is one of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ITS, vehicle Ad Hoc Networks. Vane) is the foundation of ITS and can take advantage of the roadside infrastructure unit deployed on the side of the road. RSUs can collect vehicle information, but the deployment cost of RSU is high.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is a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s are a network composed of a large number of sensor nodes which can monitor and collect the information of various monitoring objects in the coverage area in real time through self-organization. It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research fields. In recent years,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have carried out extensive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WSN in ITS. In view of the high cost of RSU deployment, the flexibility is poor. And the traditional data acquisition method is singl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is poor, easy to be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 and so on. This paper discusses a scheme of vehicl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based on WSN. Firstly,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ed technology of WS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easibility of applying WSN to vehicl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and puts forward a framework of vehicle information collection based on WSN,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nodes and vehicles. Two communication schemes are designed, which focus on dynamic dormancy, data processing, buffer optimization and traffic management center message release. The routing strategy oriented to the node correlation degree is studied, and the specific solution i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lication. Finally, the solution of this paper and its related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cheme is effective, low cost, flexible, easy to deploy and maintain.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scheme are simulated on OPNET platfor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scheme.
【學位授予單位】:合肥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U495;TP212.9;TN929.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林慧;;信息采集及通信系統(tǒng)在堤防及泵站中的應用[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12年03期
2 鄭旭;高勝;;用電信息采集“云”計算應用研究[J];信息通信;2012年05期
3 盧翔;;用電信息采集成功率影響因素分析及處理措施[J];機電信息;2013年27期
4 郭濱;王娟;劉宇洋;;關于信息采集監(jiān)督在數(shù)字城管流程中地位及運作方式的選擇[J];中國建設信息;2009年23期
5 ;21世紀物質信息采集和分析研討會──第34次香山科學會議簡介[J];現(xiàn)代科學儀器;1995年02期
6 張長營;王曉紅;;用電信息采集模擬實訓系統(tǒng)的構建與實踐[J];中國電力教育;2013年27期
7 陳軍強;衛(wèi)星定位移動信息采集解決方案[J];人民珠江;2004年05期
8 鮑華;吳仲城;申飛;;無線信息采集移動平臺設計[J];儀器儀表學報;2006年S1期
9 李淑靜;;售電側電能信息采集與管理平臺建設探討[J];農(nóng)村電工;2009年02期
10 李靜;張建;李淼;王磊;胡澤林;楊巍;張浩東;;便攜式農(nóng)田信息采集與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J];儀表技術;2010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靜;張建;李淼;胡澤林;楊巍;張浩東;;便攜式農(nóng)田信息采集與管理系統(tǒng)的設計[A];紀念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暨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CSAE 2009)論文集[C];2009年
2 譚亮;王榮成;;基于船舶網(wǎng)絡的信息采集性能分析與系統(tǒng)優(yōu)化[A];2008年MIS/S&A學術交流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周洪清;;客戶動銷信息采集工作的思考[A];湖北省煙草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劉麗麗;;一種用于加油站信息采集的中控機設計[A];2007年河北省電子學會、河北省計算機學會、河北省自動化學會、河北省人工智能學會、河北省計算機輔助設計研究會、河北省軟件行業(yè)協(xié)會聯(lián)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蔡義華;劉剛;;便攜式農(nóng)田信息采集與無線傳輸系統(tǒng)研究[A];紀念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成立30周年暨中國農(nóng)業(yè)工程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CSAE 2009)論文集[C];2009年
6 王坤;郭起云;郭光;;大數(shù)據(jù)時代檔案信息采集新思路[A];2013年海峽兩岸檔案暨縮微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7 羅海勇;李錦濤;趙方;朱珍民;林權;;溫室無線測控網(wǎng)絡信息采集分系統(tǒng)設計研究[A];2007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機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7年
8 陳渝光;施海;游四海;廖仕利;;基于車載網(wǎng)絡的多模態(tài)信息采集[A];四川省電工技術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9 高錦超;柯賡;;基于網(wǎng)絡的地理信息采集和管理系統(tǒng)[A];'2005數(shù)字江蘇論壇電子政務與地理信息技術論文專輯[C];2005年
10 陳凌;張陽陽;陳宏;劉紅漫;;《電光與控制》發(fā)行工作中的問題及解決辦法[A];第7屆中國科技期刊青年編輯學術研討會暨中國科技期刊的經(jīng)營與發(fā)展論壇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沈雪;福泉把派出所基礎信息采集納入“政府工程”[N];人民公安報;2007年
2 記者 陳磊;陜西年內將建成500個標準化刑偵信息采集室[N];人民公安報;2010年
3 吳蘇 楊一弘;推進信息采集 筑牢基礎環(huán)節(jié)[N];黑龍江經(jīng)濟報;2010年
4 李曉楠、楊勇;8650部隊信息采集員制度拓寬民主渠道[N];人民武警報;2011年
5 本報首席記者 彭文輝 本報記者 方曉;信息采集:“三網(wǎng)”建設取得實效的生命線[N];宜春日報;2013年
6 秦旭 傅鑒;青羊建成規(guī)范化基層信息采集室[N];人民公安報;2007年
7 馬曉玲 陳虹;紫云派出所“信息采集”結碩果[N];云南經(jīng)濟日報;2007年
8 華暉盛世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 朱自力;信息采集 潛力巨大[N];計算機世界;2001年
9 記者 朱士燕;信息采集準確率達到98%以上[N];吐魯番報(漢);2009年
10 懷清萍 記者 鄒偉軍;中小企業(yè)融資信息采集及公布制度建立[N];九江日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許笑;分布式Web信息采集關鍵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賈自艷;Web信息智能獲取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飛;用電信息采集一體化建設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2 楊凡;面向移動設備的信息采集和處理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北大學;2012年
3 張巧珍;基于價值鏈的企業(yè)信息采集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年
4 王凌霄;身份證閱讀器信息采集與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5 陳松濤;煙草公司信息采集與分析系統(tǒng)的設計和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13年
6 孫夢勇;基于本體進化的專題信息采集方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7 盧尚才;高速旋轉體信息采集與光傳輸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暨南大學;2008年
8 程濤;個性化網(wǎng)絡信息采集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北京郵電大學;2011年
9 王小強;基于農(nóng)業(yè)信息采集嵌入式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10 趙佳鶴;基于語義分析的網(wǎng)絡信息采集算法研究與應用[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38398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83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