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支橋梁預應力損失計算方法
本文關鍵詞:簡支橋梁預應力損失計算方法 出處:《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2016年1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預應力損失 簡支梁 預應力混凝土 光纖光柵 狀態(tài)評估 傳感器
【摘要】:針對橋梁預應力損失計算的復雜性和不易測量性,本文基于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在一座預應力簡支梁跨中埋設光纖光柵應變傳感器和靜力水準儀,對跨中應變和豎向位移進行了5年的監(jiān)測,考慮預應力和自重長期作用,對橋梁結構進行變形幾何分析和受力分析,建立了簡支梁跨中截面應變、位移和荷載之間的關系,提出了預應力簡支梁跨中截面預應力損失計算方法。利用橋梁長期實測應變和位移,計算得到成橋四年后橋梁的預應力損失為14.6%。與規(guī)范方法計算結果基本一致,驗證了該方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相比規(guī)范中的方法,該方法所需參數少,計算簡便,且是基于實際橋梁參數,具有一定的準確性;通過在實際橋梁中布設傳感器,可對大范圍內預應力簡支梁預應力損失進行分析,并可實現(xiàn)對簡支梁橋預應力變化的長期監(jiān)測和橋梁健康狀態(tài)的評估。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交通學院;
【分類號】:U446.3
【正文快照】: 網絡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3.1390.u.20160527.1354.008.html預應力混凝土橋梁在目前橋梁建設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已經成為主要的橋梁體系,但是橋梁預應力損失一直以來是人們關注的重點問題[1]。預應力橋梁在服役階段,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均存在不同程度
【相似文獻】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謝東海;葉曙光;馮松山;;無砟軌道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箱梁預應力損失計算[A];力學與工程應用[C];2012年
2 葛家琪;張國軍;王樹;張愛林;;2008奧運會羽毛球館預應力損失對結構體系影響分析[A];第七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3 薛曉榮;;卵形消化池無粘結預應力損失的合理取值[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水工業(yè)分會結構專業(yè)委員會四屆四次會議論文集[C];2007年
4 張國軍;葛家琪;張愛林;王樹;;2008奧運會羽毛球館索撐節(jié)點預應力損失分析研究[A];第七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5 宋正峰;林松濤;張際斌;;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在預應力損失監(jiān)測中的研究[A];第十屆全國建設工程無損檢測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6 汪國華;周志祥;;關于PFRC梁預應力損失估算的探討[A];第七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Ⅱ卷)[C];1998年
7 葛家琪;李京一;王樹;;后張法構件張拉端錨具變形和鋼筋內縮引起預應力損失σ_(L1)計算探討[A];第十二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3年
8 陳尚建;甘樂;袁勝登;候發(fā)亮;;CFRP筋預應力加固鋼筋混凝土梁抗彎性能試驗預應力損失分析[A];第五屆全國FRP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9 李小陽;杜彥良;;預應力摩阻損失分析[A];“發(fā)展綠色技術,,建設節(jié)約結構”——第十四屆全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10 史哲;馬平;張曉科;孫強;鄒登亮;;基坑支護中錨桿預應力損失機理分析[A];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yè)委員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城市地質環(huán)境與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盧志芳;考慮時變性和不確定性的混凝土橋梁收縮徐變及預應力損失計算方法[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文秀;預應力連續(xù)剛構橋損傷對其承載力的影響研究[D];長安大學;2015年
2 羅國寶;基于光纖光柵傳感技術的簡支梁橋預應力損失分析及超載預警[D];吉林大學;2016年
3 鞏磊;大跨度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梁橋預應力損失及敏感性分析[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6年
4 秦乾飛;大跨度PC連續(xù)梁橋懸澆施工階段預應力損失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6年
5 康冉;體外預應力加固大跨度連續(xù)剛構橋[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6年
6 楊濤;預應力筋張拉階段應力損失實用評估方法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年
7 呂攀;預應力損失有限元分析及試驗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8 艾輝;胡家溝3號大橋預應力損失實測與評估[D];重慶交通大學;2012年
9 蔣凌杰;預應力連續(xù)剛構橋梁應力監(jiān)控及預應力損失相關問題研究[D];廣西大學;2014年
10 張由;基于實測數據大跨徑連續(xù)剛構橋張拉階段預應力損失試驗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3117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311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