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區(qū)粉質(zhì)粘土地層盾構側穿單樁模型試驗研究
本文關鍵詞:濱海區(qū)粉質(zhì)粘土地層盾構側穿單樁模型試驗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盾構 粉質(zhì)粘土 單樁 注漿 模型試驗
【摘要】:本文依托天津地鐵1號線粉質(zhì)粘土地層盾構區(qū)間段典型工程特點,開展盾構穿樁工程的模型試驗、理論分析及數(shù)值模擬,分析了軟弱圍巖地層及既有樁體的力學響應,結論如下:(1)按1:100幾何相似比,自主設計了可實現(xiàn)自動頂推與盾尾同步注漿功能的盾構模型試驗系統(tǒng);得到襯砌相似材料與質(zhì)量配比為石蠟:清潔石英砂(直徑1mm):鋼纖維(直徑0.2mm,長5mm)=15:90:1;天津地區(qū)粉質(zhì)粘土地層相似材料配比為清潔河沙:200目重晶石粉:凡士林=8:3:1;模型試驗驗證了注漿控制軟弱圍巖-樁體系統(tǒng)位移的顯著作用,并標定了此粉質(zhì)粘土地層盾構注漿填充系數(shù)范圍1.4-1.6。(2)自主設計11組共計33個正交模型試驗,工況包括盾構隧道不同埋深(1D、2D、3D),不同支護(毛洞開挖、襯砌注漿支護)及樁隧相對位置(水平向距隧道中軸鉛垂面1D、2D、3D、樁底豎直向距隧道中軸水平面0.5D、0D、-0.5D),考察各工況的圍巖及樁體位移與應力響應;引入非接觸觀測PIV技術驗證模型試驗的地層位移及顆粒運移規(guī)律;綜合分析有、無樁各工況,確定了盾構穿樁K值變化區(qū)間。(3)觀測到無注漿、襯砌支護H/D=1-3的毛洞開挖引發(fā)典型的漸進性坍塌破壞過程:通過襯砌注漿支護,地層沉降得到有效控制,土壓力分布趨于均勻:同步注漿填充系數(shù)為1.5時,盾構對拱腰徑向壓力影響范圍為1.5D,1D~2D區(qū)域壓力降幅為10%以上;樁體繞流現(xiàn)象明顯,隨樁體埋深增大K值減小;盾構穿樁增大了樁側圍巖壓力,可觀測到樁體遮攔效應;樁位固定的工況對比中隨H/D增大,樁體彎矩增大:樁隧水平距離越大,樁體彎矩與樁頂位移越。粯兜孜挥谒淼榔鸸熬以下時產(chǎn)生負彎矩,極值位于拱腰。根據(jù)盾構穿樁相互影響的模型試驗結果,可將樁隧系統(tǒng)內(nèi)圍巖劃分為5個主要區(qū)域進行工況的針對性控制;并通過數(shù)值模擬驗證了相似模型試驗的基本規(guī)律、參數(shù)及圍巖區(qū)域劃分的合理性。
【關鍵詞】:盾構 粉質(zhì)粘土 單樁 注漿 模型試驗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455.43;U231.3
【目錄】:
- 致謝5-6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1 緒論11-25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1-12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2-22
- 1.2.1 盾構引起周邊圍巖變形與破壞研究12-18
- 1.2.2 盾構對樁體影響的區(qū)域化研究與機理18-22
- 1.3 主要研究內(nèi)容22
- 1.4 研究路徑與方法22-25
- 2 理論依據(jù)與工程背景25-43
- 2.1 盾構隧道對圍巖與樁體影響的力學模型25-34
- 2.2 工程背景34-41
- 2.3 本章小結41-43
- 3 盾構隧道-圍巖-樁體系統(tǒng)模型試驗設計43-79
- 3.1 概述43
- 3.2 試驗目的43-44
- 3.3 模型試驗裝置44-49
- 3.3.1 模型試驗臺架系統(tǒng)44-45
- 3.3.2 模型試驗加載系統(tǒng)45-46
- 3.3.3 模型試驗監(jiān)測系統(tǒng)46-49
- 3.4 模型試驗相似材料的選取與參數(shù)確定49-64
- 3.4.1 試驗相似原理與相似比尺確定49-50
- 3.4.2 襯砌相似材料的選擇與參數(shù)確定50-60
- 3.4.3 樁體相似材料的選擇與參數(shù)確定60-61
- 3.4.4 巖土體相似材料的選擇與參數(shù)確定61-64
- 3.5 試驗過程64-77
- 3.5.1 概述64-69
- 3.5.2 模型試驗正交表69-72
- 3.5.3 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與理論依據(jù)72
- 3.5.4 盾構過程與PIV示意72-77
- 3.6 本章小結77-79
- 4 試驗結果與分析79-111
- 4.1 開挖破壞分析79-84
- 4.2 盾構對有無樁軟弱圍巖的影響分析84-104
- 4.2.1 地表縱向沉降84-90
- 4.2.2 地表橫向沉降90-97
- 4.2.3 軟弱圍巖壓力97-104
- 4.3 盾構對樁體工作性狀的影響分析104-110
- 4.3.1 盾構對不同位置樁體彎矩的影響104-106
- 4.3.2 盾構對不同位置樁體樁頂位移的影響106-110
- 4.4 本章小結110-111
- 5 盾構對軟弱圍巖與樁體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111-127
- 5.1 工程概述111-112
- 5.2 計算參數(shù)與說明112-115
- 5.3 結果分析與對比115-118
- 5.4 盾構施工對樁體的影響118-125
- 5.5 本章小結125-127
- 6 結論與展望127-129
- 6.1 結論127-128
- 6.2 展望128-129
- 參考文獻129-135
- 作者簡歷135-139
- 學位論文數(shù)據(jù)集139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振宇;;盾構法施工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與發(fā)展[J];武漢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石雙麗;;淺談盾構法施工對盾構設備的選型[J];山西建筑;2007年15期
3 向昌平;;盾構法施工技術在地鐵建設運用中的技術問題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8年08期
4 ;軌道交通盾構法施工技術專題[J];城市軌道交通研究;2009年12期
5 劉娜;;盾構法施工單機核算管理模式的應用[J];現(xiàn)代隧道技術;2012年02期
6 顧艷陽;;降低盾構法施工成本的措施探討[J];價值工程;2013年01期
7 王小紅;;小議地鐵施工盾構法施工技術[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年34期
8 李明X;;大芝加哥1968~1976年污水管盾構法施工工程匯總[J];市政技術;1980年04期
9 馬積薪;盾構法今昔[J];隧道譯叢;1994年08期
10 汪波;亮馬河北路污水工程盾構施工管理[J];市政技術;200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孫海霞;趙文;王釗宇;于建軍;;地鐵盾構法施工對地表變形的影響分析[A];第九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2 陳饋;孫謀;;重慶過江隧洞盾構法施工泥水處理技術[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一屆、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洪開榮;;我國盾構隧道發(fā)展中的幾個問題[A];科技、工程與經(jīng)濟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河南省第四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4年
4 洪開榮;;我國盾構隧道發(fā)展中的幾個問題[A];城市地下空間開發(fā)與地下工程施工技術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4年
5 卿偉宸;廖紅建;錢春宇;;盾構法施工影響地面最大沉降的若干因素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隧道及地下工程分會第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橋本正;管茜檬;朱合華;馬險峰;;大口徑長距離盾構機風險評估事例[A];同濟大學校慶論壇——“工程風險管理與保險論壇”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院士論壇”資料匯編[C];2007年
7 沈建奇;金先龍;丁峻宏;李根國;王吉云;;盾構法施工三維并行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A];首屆工程設計高性能計算(HPC)技術應用論壇論文集[C];2007年
8 王暖堂;;城市地鐵盾構法施工中的測量技術[A];第四屆中國巖石錨固與注漿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孔思麗;王建國;T.Nogami;;都市高密集建筑環(huán)境中雙隧道盾構法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分析[A];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第九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3年
10 董偉東;;盾構機激光導向系統(tǒng)原理研究[A];中國測繪學會第八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2005年綜合性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喬地 通訊員 申陽;開辟盾構數(shù)字化智能化新征程[N];科技日報;2014年
2 肖華;盾構“神器”助力新興市場[N];中華建筑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陳克然;盾構市場“發(fā)燒” 科學施工不容忽視[N];中國建設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尤云;盾構企業(yè)追逐“英雄”時代[N];中華建筑報;2003年
5 本報記者 趙洪亮;盾構施工如何“創(chuàng)新 安全 突破”[N];中國水利報;2009年
6 本報記者 付毅飛;國產(chǎn)盾構加速地鐵建設[N];科技日報;2005年
7 本報記者 王小潤;黃昌富:勇往直前的“盾構機”[N];光明日報;2011年
8 成海忠;鐘儒華;走在地鐵施工前沿[N];中國鐵道建筑報;2003年
9 本報記者 湯璇;領先國內(nèi)的盾構“地中對接 洞內(nèi)解體”法[N];廣東建設報;2006年
10 特約記者 謝建蒲 通訊員 楊延安;盾構直指長江北岸[N];中國交通報;200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楊春山;盾構隧道先隧后井施工對隧道變形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余莉;蘇州軟土地層小凈距隧道盾構施工交互影響機理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2015年
3 梁榮柱;軟土盾構隧道掘進環(huán)境效應及其鄰近開挖響應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4 胡國良;盾構模擬試驗平臺電液控制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5 馬可栓;盾構施工引起地基移動與近鄰建筑保護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6 賈勇;盾構施工地層變形實測與三維數(shù)值模擬及參數(shù)分析[D];天津大學;2010年
7 徐前衛(wèi);盾構施工參數(shù)的地層適應性模型試驗及其理論研究[D];同濟大學;2006年
8 陳慧;基于無衍射光的盾構位姿測量系統(tǒng)的理論與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9 胡祥濤;土—盾構相互作用研究及推進載荷規(guī)劃[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10 雷明鋒;侵蝕環(huán)境下盾構隧道結構性能全壽命計算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霄;盾構超近距離下穿既有地鐵盾構區(qū)間工程監(jiān)測實例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15年
2 韓金容;卵石地層盾構隧道近接鐵路橋樁基施工安全控制技術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3 趙晉;盾構隧道管片位移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4 高照;富水砂礫地層盾構施工地表沉降變形控制參數(shù)優(yōu)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5 郭孝坤;鄭州地鐵盾構下穿施工對既有建筑樁基承載力的影響研究[D];鄭州大學;2015年
6 張濤;暗挖隧道施工對路橋構筑物的影響效應分析[D];大連海事大學;2016年
7 張健;地鐵盾構區(qū)間下穿城際鐵路橋梁結構及軌道變形分析和控制措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8 劉少楠;鄭州地鐵5號線盾構施工對地表民用建筑沉降影響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6年
9 劉浩然;鄭州地鐵一號線盾構施工對周邊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6年
10 朱坤;濱海區(qū)粉質(zhì)粘土地層盾構側穿單樁模型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109213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otonggongchenglunwen/1092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