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30T正交車銑TC4鈦合金磨損形貌及機理分析
本文選題:涂層硬質(zhì)合金 + 正交車銑; 參考:《東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8期
【摘要】:利用Mazak Integrex 200Y車銑復合加工中心,速度范圍v=100~250 m/min,在干式條件下,采用涂層硬質(zhì)合金S30T刀具對鈦合金TC4(Ti-6AL-4V)進行正交車銑(順銑)試驗.結(jié)果表明:前刀面產(chǎn)生積屑瘤和月牙洼磨損,涂層出現(xiàn)不同程度磨損及破損,嚴重時產(chǎn)生層片狀剝落,后刀面由于黏結(jié)作用產(chǎn)生凹坑、溝槽及崩刃.刀具磨損的主要原因為黏結(jié)磨損、氧化磨損及涂層剝落.通過X射線電子能譜(XPS)證明氧化磨損中有TiO_2,Al_2O_3,CoO等氧化物生成.
[Abstract]:Using the Mazak Integrex 200Y turn-milling compound machining center and the speed range of 100m / min, the orthogonal turn-milling (cis-milling) test of titanium alloy TC4OTi-6AL-4V was carried out under dry conditions with coated cemented carbide S30T tool.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ront tool surface is worn by debris deposits and crescent pits, the coating is worn and damaged to varying degrees, and the lamellar spalling occurs in severe cases, and the back tool surface produces pits, grooves and breakage edges due to adhesion. The main causes of tool wear are adhesive wear, oxidation wear and coating peeling. It is proved by X-ray 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that oxides such as TiOs _ 2Al2O3COO are formed in oxidation wear.
【作者單位】: 東北大學機械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沈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基金】:“高檔數(shù)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科技重大專項(2012ZX04003-061) 遼寧省教育廳一般項目(L2015463)
【分類號】:TG6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姜增輝,賈春德;車銑運動的矢量建模[J];機械工程學報;2003年04期
2 張曙;從車銑復合到完整加工[J];新技術新工藝;2004年08期
3 廖德崗,熊曉紅;非圓等寬截型零件的車銑加工運動設計[J];機械設計;2003年06期
4 廖德崗,熊曉紅;非圓等寬截型零件的車銑加工運動設計[J];制造技術與機床;2003年10期
5 劉福林;完美車銑組合——七軸五聯(lián)動復合銑車中心[J];航空制造技術;2004年05期
6 劉福林;車銑復合使復雜變得簡單[J];數(shù)控機床市場;2004年12期
7 姜增輝,賈春德,張延生,王建平;幾個重要的工藝參數(shù)對正交車銑的影響[J];沈陽工業(yè)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8 張志軍,賈春德,田明德;高速車銑技術的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1999年02期
9 李劍鋒;張洛平;李聚波;仲志丹;王磊;;正交車銑運動模型的研究[J];煤礦機械;2006年02期
10 姜增輝;潘恒陽;李偉兵;;軸向車銑等距型面的運動建模[J];機械工程學報;2008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李昆;;開展車銑復合工藝技術研究 提升企業(yè)加工能力[A];2013年中國航空學會管理科學分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3年
2 劉克非;金鑫;張之敬;章奎;;微細軸車銑加工顫振機理研究[A];2006年湖北省博士論壇——先進制造技術與制造裝備論文集[C];2006年
3 陳國文;沈志云;蔣玉岐;馬芳薇;;車銑復合B軸擺動連續(xù)車削技術研究[A];第十五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3分會場:航空發(fā)動機設計、制造與應用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4 周渠;于啟勛;;涂層硬質(zhì)合金的切削性能及其數(shù)據(jù)庫[A];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首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工科分冊·上冊)[C];1992年
5 張繼芳;周永貴;萬良聰;吳子軍;;類涂層硬質(zhì)合金開發(fā)之試驗初探[A];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第二屆青年論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6 于啟勛;周蘭英;顧克義;;涂層硬質(zhì)合金的切削機理及其應用[A];中國電子學會生產(chǎn)技術學會機械加工專業(yè)委員會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199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旭;軸向車銑大口徑厚壁管內(nèi)孔刀具系統(tǒng)的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2 王冬旭;大口徑厚壁管車銑加工技術的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3 李江南;微細車銑加工表面質(zhì)量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5年
4 秦廷海;微小型車銑復合加工過程中三向微切削力實時檢測[D];北京理工大學;2016年
5 毛村;基于虛擬樣機技術的車銑復合數(shù)控機床設計[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6 王金磊;自由曲面金剛石車銑加工技術的研究[D];太原科技大學;2016年
7 徐驏;車銑加工表面質(zhì)量的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09年
8 黃巍;正交車銑加工典型工件的動力學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09年
9 李德珍;五軸車銑技術及其在曲軸加工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9年
10 田苗苗;軸向車銑加工表面的形成機理及仿真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9481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jiagonggongyi/194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