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類普魯士藍前驅(qū)體制備的金基復(fù)合催化劑在硼氫化鈉電催化氧化中的應(yīng)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9 19:47
BH4-電催化氧化是直接硼氫化鈉燃料電池(DBFC)的主要陽極反應(yīng),也是影響DBFC性能的因素之一。貴金屬Au催化劑對BH4-電催化氧化過程可以獲得接近8e-反應(yīng),具有較高的庫倫效率,是比較理想的BH4-電氧化催化劑。但是其反應(yīng)動力學過程較慢,而且價格昂貴并不能大范圍的使用,制約了DBFC商業(yè)化的發(fā)展。本論文中通過氮摻雜碳包覆不同過渡金屬合金以及不同的Au擔載方式制備了不同形貌的多金屬復(fù)合催化劑并研究了其對BH4-的電催化氧化活性。主要研究內(nèi)容如下:(1)以Ni3[Fe(CN)6]2類普魯士藍為前驅(qū)體經(jīng)退火得到Ni Fe@CN納米粒子,以此作為Au催化劑的助催化劑得到Au/Ni Fe@CN/C復(fù)合催化劑,對催化劑材料的晶相組成及表面形貌結(jié)構(gòu)采用TEM和XRD進行了表征,發(fā)現(xiàn)Au納米粒子與Ni Fe@CN納米球均勻分布在碳黑載體上。通過電化學測試研究...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電化學性能測試體系示意圖
17圖3.1Au/NiFe@CN/C催化劑的TEM圖(a-d)和EDS圖(e)圖3.2是Au/C催化劑和Au/NiFe@CN/C催化劑的XRD測試圖。如圖3.2所示,在20°附近出現(xiàn)的較寬的特征衍射峰屬于C的(200)晶面(JCPDSNo.75-1621),38.2°、44.3°、64.6°、77.5°、81.7°出現(xiàn)的衍射峰分別是Au的(111)、(200)、(220)、(311)、和(222)晶面(JCPDSNo.04-0784)。此外NiFe@CN/C的XRD圖中,35.7°、44.1°、51.4°、58°的衍射峰分別對應(yīng)FeNi3的(110)、(111)、(200)、(210)晶面(JCPDSNo.65-3244)。在38.2°出現(xiàn)的衍射峰屬于Fe2O3的(400)晶面(JCPDSNo.39-0238)。Fe2O3的特征衍射峰出現(xiàn)是因為前驅(qū)體材料Ni3[Fe(CN)6]2中含有少量結(jié)晶水,結(jié)晶水在高溫煅燒過程中與金屬Fe反應(yīng)生成Fe2O3[96-98]。在制備的Au/NiFe@CN/C催化劑中可以也明顯觀察到FeNi3(111)晶面的特征衍射峰峰,此結(jié)果與TEM、EDS分析結(jié)果吻合。
19圖3.3(a-e)Au/C、Au(67)NiFe@CN(33)/C、Au(50)NiFe@CN(50)/C和Au(33)NiFe@CN(67)/C、NiFe@CN/C電極在0.1MNaBH4+3.0MNaOH溶液中,掃描電位范圍為-1.2~0.6Vvs.Ag/AgCl,KClstd,掃描速率為20mVs1的條件下測得的CV曲線,圖中(f)為NiFe@CN/C電極在3.0MNaOH溶液中的CV曲線圖從圖3.3(a-d)可以看出,BH4-在Au/C與Au/NiFe@CN/C電極上具有相似的CV曲線,這表明Au/C與Au/NiFe@CN/C催化劑對BH4電催化氧化的反應(yīng)機理相似[99]。在正向掃描時出現(xiàn)的氧化峰(a1)是由于BH4在陽極發(fā)生直接氧化產(chǎn)生的,在反向掃描時出現(xiàn)氧化峰(c1)是由BH4直接氧化時產(chǎn)生的中間產(chǎn)物BH3OH發(fā)生氧化形成的,其反應(yīng)過程(如式3-1):32223BHOH+3OHBO+H+2HO+3e2通過CV曲線可以發(fā)現(xiàn),BH4在Au/C與Au/FeNi@CN/C電極上是一個不可逆的電催化氧化過程。從上圖(a-d)可以得知,BH4的直接氧化峰(a1)在Au/C、Au(67)NiFe@CN(33)/C、Au(50)NiFe@CN(50)/C和Au(33)NiFe@CN(67)/C電極上的峰電流密度分別為25.5mAcm2、39.2mAcm2、50.9mAcm2,35.8mAcm2,Au/NiFe@CN/C電極的峰電流密度都明顯高于Au/C電極(25.5mAcm2),通過圖(3.3e)可以發(fā)現(xiàn)NiFe@CN/C電極對BH4的直接電催化氧化峰(a1)的峰電流密度可以高達33.8mAcm2,遠高于Au/C電極,這說明相對于單一的Au催化劑而言,多金屬摻雜的復(fù)合催化劑對催化劑電催化性能的提升有明顯的效果。此外部分Au納米粒子負載在NiFe@CN納米球表面使得部分Au/NiFe@CN/C催化劑形成一種特殊的三層核殼結(jié)構(gòu),這種特殊結(jié)構(gòu)是提高催化劑催化活性的重要原因,不僅有利于Au納米粒子的均勻分散,還有利于內(nèi)部NiFe合金的電子直接傳遞到Au納米粒子,提高電子利用率。在四種所制備的催化劑中,Au(50)NiFe@CN(50)/C催化劑電極上的氧化峰(a1)的峰電流密度(3-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類普魯士藍空心微米管的通用性制備及其作為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的研究(英文)[J]. 殷學民,李賀軍,袁瑞梅,張磊磊,盧錦花.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05)
[2]納米Au粒子作為直接硼氫化鈉-過氧化氫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J]. 魏建良,王先友,王宏,楊順毅,戴春嶺,裴斧. 化學學報. 2008(24)
[3]燃料電池研究進展——第56屆國際電化學學會年會回顧[J]. 曾蓉,沈培康. 電池. 2006(01)
[4]小型燃料電池的研究現(xiàn)狀與應(yīng)用前景分析[J]. 王誠,毛宗強,陳榮華,王革華,謝曉峰. 化學進展. 2006(01)
[5]AB5-type Hydrogen Storage Alloy Modified with Ti/Zr Used as Anodic Materials in Borohydride Fuel Cell[J]. Seijiro SUD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5(06)
[6]微型燃料電池的研究與發(fā)展[J]. 于景榮,衣寶廉,張華民,侯明. 電源技術(shù). 2004(08)
[7]硼氫化鈉的合成工藝及應(yīng)用[J]. 鄭學家,鄭吉巖. 遼寧化工. 1999(01)
本文編號:3505735
【文章來源】:湘潭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電化學性能測試體系示意圖
17圖3.1Au/NiFe@CN/C催化劑的TEM圖(a-d)和EDS圖(e)圖3.2是Au/C催化劑和Au/NiFe@CN/C催化劑的XRD測試圖。如圖3.2所示,在20°附近出現(xiàn)的較寬的特征衍射峰屬于C的(200)晶面(JCPDSNo.75-1621),38.2°、44.3°、64.6°、77.5°、81.7°出現(xiàn)的衍射峰分別是Au的(111)、(200)、(220)、(311)、和(222)晶面(JCPDSNo.04-0784)。此外NiFe@CN/C的XRD圖中,35.7°、44.1°、51.4°、58°的衍射峰分別對應(yīng)FeNi3的(110)、(111)、(200)、(210)晶面(JCPDSNo.65-3244)。在38.2°出現(xiàn)的衍射峰屬于Fe2O3的(400)晶面(JCPDSNo.39-0238)。Fe2O3的特征衍射峰出現(xiàn)是因為前驅(qū)體材料Ni3[Fe(CN)6]2中含有少量結(jié)晶水,結(jié)晶水在高溫煅燒過程中與金屬Fe反應(yīng)生成Fe2O3[96-98]。在制備的Au/NiFe@CN/C催化劑中可以也明顯觀察到FeNi3(111)晶面的特征衍射峰峰,此結(jié)果與TEM、EDS分析結(jié)果吻合。
19圖3.3(a-e)Au/C、Au(67)NiFe@CN(33)/C、Au(50)NiFe@CN(50)/C和Au(33)NiFe@CN(67)/C、NiFe@CN/C電極在0.1MNaBH4+3.0MNaOH溶液中,掃描電位范圍為-1.2~0.6Vvs.Ag/AgCl,KClstd,掃描速率為20mVs1的條件下測得的CV曲線,圖中(f)為NiFe@CN/C電極在3.0MNaOH溶液中的CV曲線圖從圖3.3(a-d)可以看出,BH4-在Au/C與Au/NiFe@CN/C電極上具有相似的CV曲線,這表明Au/C與Au/NiFe@CN/C催化劑對BH4電催化氧化的反應(yīng)機理相似[99]。在正向掃描時出現(xiàn)的氧化峰(a1)是由于BH4在陽極發(fā)生直接氧化產(chǎn)生的,在反向掃描時出現(xiàn)氧化峰(c1)是由BH4直接氧化時產(chǎn)生的中間產(chǎn)物BH3OH發(fā)生氧化形成的,其反應(yīng)過程(如式3-1):32223BHOH+3OHBO+H+2HO+3e2通過CV曲線可以發(fā)現(xiàn),BH4在Au/C與Au/FeNi@CN/C電極上是一個不可逆的電催化氧化過程。從上圖(a-d)可以得知,BH4的直接氧化峰(a1)在Au/C、Au(67)NiFe@CN(33)/C、Au(50)NiFe@CN(50)/C和Au(33)NiFe@CN(67)/C電極上的峰電流密度分別為25.5mAcm2、39.2mAcm2、50.9mAcm2,35.8mAcm2,Au/NiFe@CN/C電極的峰電流密度都明顯高于Au/C電極(25.5mAcm2),通過圖(3.3e)可以發(fā)現(xiàn)NiFe@CN/C電極對BH4的直接電催化氧化峰(a1)的峰電流密度可以高達33.8mAcm2,遠高于Au/C電極,這說明相對于單一的Au催化劑而言,多金屬摻雜的復(fù)合催化劑對催化劑電催化性能的提升有明顯的效果。此外部分Au納米粒子負載在NiFe@CN納米球表面使得部分Au/NiFe@CN/C催化劑形成一種特殊的三層核殼結(jié)構(gòu),這種特殊結(jié)構(gòu)是提高催化劑催化活性的重要原因,不僅有利于Au納米粒子的均勻分散,還有利于內(nèi)部NiFe合金的電子直接傳遞到Au納米粒子,提高電子利用率。在四種所制備的催化劑中,Au(50)NiFe@CN(50)/C催化劑電極上的氧化峰(a1)的峰電流密度(3-1)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類普魯士藍空心微米管的通用性制備及其作為高性能非對稱超級電容器的研究(英文)[J]. 殷學民,李賀軍,袁瑞梅,張磊磊,盧錦花.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2020(05)
[2]納米Au粒子作為直接硼氫化鈉-過氧化氫燃料電池陰極催化劑[J]. 魏建良,王先友,王宏,楊順毅,戴春嶺,裴斧. 化學學報. 2008(24)
[3]燃料電池研究進展——第56屆國際電化學學會年會回顧[J]. 曾蓉,沈培康. 電池. 2006(01)
[4]小型燃料電池的研究現(xiàn)狀與應(yīng)用前景分析[J]. 王誠,毛宗強,陳榮華,王革華,謝曉峰. 化學進展. 2006(01)
[5]AB5-type Hydrogen Storage Alloy Modified with Ti/Zr Used as Anodic Materials in Borohydride Fuel Cell[J]. Seijiro SUD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 Technology. 2005(06)
[6]微型燃料電池的研究與發(fā)展[J]. 于景榮,衣寶廉,張華民,侯明. 電源技術(shù). 2004(08)
[7]硼氫化鈉的合成工藝及應(yīng)用[J]. 鄭學家,鄭吉巖. 遼寧化工. 1999(01)
本文編號:35057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350573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