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管噴流換熱器傳熱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16 19:38
輻射管噴流換熱器因其優(yōu)良的性能在余熱回收中得到了廣泛應用。由于噴流流場結構的復雜性,其傳熱現象和機理仍未完全解釋清楚,致使噴流傳熱的計算還無法從理論上給出計算公式。目前噴流換熱器噴流傳熱的計算仍以經驗公式為主,然而,不同的設計資料或學者給出了不同的計算公式,計算所得的傳熱系數差異還很大。因此,探求噴流換熱器噴流傳熱合理的計算方法,對噴流換熱器的設計計算有重要的指導意義。首先對不同設計資料和學者給出的噴流傳熱計算公式進行了討論,得到了相對合理的計算公式,但該公式未充分考慮氣體物性參數、被沖擊面曲率半徑和橫向氣流對噴流傳熱的影響,鑒于此,針對輻射管噴流換熱器的結構,通過數值模擬方法討論了三者對噴流傳熱的影響,得到了沖擊面曲率半徑和橫向氣流影響的修正系數。利用建立的噴流傳熱數學模型,研究了空氣側噴流段采取等間距和非等間距布置的換熱器的性能差異,并與實驗結果進行比較。最后針對綜合傳熱性能更好的空氣側噴流段采用非等間距布置的換熱器,對其空氣側和煙氣側的結構參數分別進行了優(yōu)化。得出的主要結論如下:(1)在噴流換熱器噴流傳熱計算時建議采用文獻[58]中的Martin公式。(2)氣體物性參數和橫向氣流...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管束式換熱器Fig.1.1Tubebundleheatexchanger
圖 1.2 翅片式換熱器Fig. 1.2 Fin heat exchanger1——安裝套筒;2——輻射管;3——換熱器外管;4——換熱器內管;5——翅片;6——冷空氣入口;7——熱空氣出口;8——煙氣出口.2.3 L 型換熱器的結構和原理L 型換熱器的結構原理如圖 1.3 所示。它除了具有煙氣循環(huán)技術以外,還采了二級換熱技術,即除與一般換熱器一樣在輻射管內部有第二級換熱器以外輻射管的外部垂直方向還有第一級換熱器,冷空氣首先進入一級換熱器的內程外程是從二級換熱器出來的煙氣,這樣就能首先用煙氣的余熱使冷空氣加熱定溫度,再進入二級換熱器換熱。有了兩道換熱過程,就能使冷空氣加熱到的溫度而煙氣降低到更低的溫度。
圖 1.2 翅片式換熱器Fig. 1.2 Fin heat exchanger1——安裝套筒;2——輻射管;3——換熱器外管;4——換熱器內管;5——翅片;6——冷空氣入口;7——熱空氣出口;8——煙氣出口.3 L 型換熱器的結構和原理L 型換熱器的結構原理如圖 1.3 所示。它除了具有煙氣循環(huán)技術以外,二級換熱技術,即除與一般換熱器一樣在輻射管內部有第二級換熱器以射管的外部垂直方向還有第一級換熱器,冷空氣首先進入一級換熱器的程是從二級換熱器出來的煙氣,這樣就能首先用煙氣的余熱使冷空氣加溫度,再進入二級換熱器換熱。有了兩道換熱過程,就能使冷空氣加熱溫度而煙氣降低到更低的溫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溫、高速沖擊射流傳熱特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 王曉光,宋遒志,任明.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17(08)
[2]溫度變化對射流沖擊傳熱性能的影響[J]. 蔡劍波,陳永昌,賴耀輝,王兵濤. 應用能源技術. 2016(07)
[3]單圓孔氣體沖擊射流冷卻高溫鋼板瞬態(tài)傳熱特性[J]. 周鋼,溫治,豆瑞鋒,劉思強,李志,馮霄紅. 金屬熱處理. 2014(04)
[4]氣體射流沖擊高溫鋼板的瞬態(tài)換熱實驗研究[J]. 趙連全,豆瑞鋒,周鋼,徐小龍,溫治. 工業(yè)爐. 2013(05)
[5]納米流以射流沖擊方式對柴油機缸蓋的冷卻研究[J]. 鄭偉,張振東. 內燃機工程. 2012(06)
[6]陣列射流沖擊冷卻傳熱特性的數值研究[J]. 孫潤鵬,朱衛(wèi)兵,陳昌將,陳宏. 熱科學與技術. 2012(01)
[7]孔排射流沖擊換熱過程數值模擬研究及結構優(yōu)化[J]. 楊培培,溫治,豆瑞鋒. 冶金能源. 2011(01)
[8]密集型陣列沖擊射流換熱特性實驗[J]. 王磊,張靖周,楊衛(wèi)華. 航空動力學報. 2009(06)
[9]旋進射流流動的大渦模擬[J]. 陶容,耿麗萍,周靜偉. 中國計量學院學報. 2008(02)
[10]電子裝備熱控新技術綜述(上)[J]. 平麗浩,錢吉裕,徐德好. 電子機械工程. 2008(01)
碩士論文
[1]湍流射流沖擊壁面換熱的數值模擬研究[D]. 葉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6
[2]傾斜和肋化靶面陣列射流沖擊換熱特性研究[D]. 段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6
[3]狹縫噴嘴組沖擊射流傳熱性能研究[D]. 劉祖鈴.重慶大學 2012
[4]微沖擊射流的換熱特性研究[D]. 周祺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46268
【文章來源】:重慶大學重慶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管束式換熱器Fig.1.1Tubebundleheatexchanger
圖 1.2 翅片式換熱器Fig. 1.2 Fin heat exchanger1——安裝套筒;2——輻射管;3——換熱器外管;4——換熱器內管;5——翅片;6——冷空氣入口;7——熱空氣出口;8——煙氣出口.2.3 L 型換熱器的結構和原理L 型換熱器的結構原理如圖 1.3 所示。它除了具有煙氣循環(huán)技術以外,還采了二級換熱技術,即除與一般換熱器一樣在輻射管內部有第二級換熱器以外輻射管的外部垂直方向還有第一級換熱器,冷空氣首先進入一級換熱器的內程外程是從二級換熱器出來的煙氣,這樣就能首先用煙氣的余熱使冷空氣加熱定溫度,再進入二級換熱器換熱。有了兩道換熱過程,就能使冷空氣加熱到的溫度而煙氣降低到更低的溫度。
圖 1.2 翅片式換熱器Fig. 1.2 Fin heat exchanger1——安裝套筒;2——輻射管;3——換熱器外管;4——換熱器內管;5——翅片;6——冷空氣入口;7——熱空氣出口;8——煙氣出口.3 L 型換熱器的結構和原理L 型換熱器的結構原理如圖 1.3 所示。它除了具有煙氣循環(huán)技術以外,二級換熱技術,即除與一般換熱器一樣在輻射管內部有第二級換熱器以射管的外部垂直方向還有第一級換熱器,冷空氣首先進入一級換熱器的程是從二級換熱器出來的煙氣,這樣就能首先用煙氣的余熱使冷空氣加溫度,再進入二級換熱器換熱。有了兩道換熱過程,就能使冷空氣加熱溫度而煙氣降低到更低的溫度。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溫、高速沖擊射流傳熱特性的影響因素分析[J]. 王曉光,宋遒志,任明.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 2017(08)
[2]溫度變化對射流沖擊傳熱性能的影響[J]. 蔡劍波,陳永昌,賴耀輝,王兵濤. 應用能源技術. 2016(07)
[3]單圓孔氣體沖擊射流冷卻高溫鋼板瞬態(tài)傳熱特性[J]. 周鋼,溫治,豆瑞鋒,劉思強,李志,馮霄紅. 金屬熱處理. 2014(04)
[4]氣體射流沖擊高溫鋼板的瞬態(tài)換熱實驗研究[J]. 趙連全,豆瑞鋒,周鋼,徐小龍,溫治. 工業(yè)爐. 2013(05)
[5]納米流以射流沖擊方式對柴油機缸蓋的冷卻研究[J]. 鄭偉,張振東. 內燃機工程. 2012(06)
[6]陣列射流沖擊冷卻傳熱特性的數值研究[J]. 孫潤鵬,朱衛(wèi)兵,陳昌將,陳宏. 熱科學與技術. 2012(01)
[7]孔排射流沖擊換熱過程數值模擬研究及結構優(yōu)化[J]. 楊培培,溫治,豆瑞鋒. 冶金能源. 2011(01)
[8]密集型陣列沖擊射流換熱特性實驗[J]. 王磊,張靖周,楊衛(wèi)華. 航空動力學報. 2009(06)
[9]旋進射流流動的大渦模擬[J]. 陶容,耿麗萍,周靜偉. 中國計量學院學報. 2008(02)
[10]電子裝備熱控新技術綜述(上)[J]. 平麗浩,錢吉裕,徐德好. 電子機械工程. 2008(01)
碩士論文
[1]湍流射流沖擊壁面換熱的數值模擬研究[D]. 葉陳.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16
[2]傾斜和肋化靶面陣列射流沖擊換熱特性研究[D]. 段煉.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16
[3]狹縫噴嘴組沖擊射流傳熱性能研究[D]. 劉祖鈴.重慶大學 2012
[4]微沖擊射流的換熱特性研究[D]. 周祺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462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3346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