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對水泥基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
[Abstract]:In order to prepare ultra-high toughness cement-based composites (UHTCC), the effects of fiber content and fiber type on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cement-based composites were investigated by compressive, flexural and direct tensile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UHTCC was decreased and the flexural strength was improved with the addition of organic fiber, and the optimum volume content of PVA fiber was 2% considering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material cost. The tensile strain hardening phenomenon of UHTCC doped with Japanese PVA was the most obvious, followed by domestic PVA fiber, while domestic polypropylene fiber (PP) and polyethylene fiber (PE) had no strain hardening phenomenon during the tensile process.
【作者單位】: 北京工業(yè)大學城市與工程安全減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北京工業(yè)大學工程抗震與結構診治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廈門宏業(yè)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678011) 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計劃資助項目(CIT&TCD20150310)
【分類號】:TU528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德松,羅青枝,王巧紅;維尼綸纖維對水泥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J];化學建材;1999年02期
2 張國軍,金宗哲;離子注入對陶瓷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J];中國建材科技;1994年06期
3 張炳榮,沈建興,劉宏;Si_3N_4/MoSi_2陶瓷材料力學性能研究[J];機械工程材料;2000年06期
4 毛駿飆,陳楷;Yb_2O_3對Yb-Ce-TZP陶瓷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J];兵器材料科學與工程;1997年06期
5 朗小川,李全喜,廖學品,牛存鎮(zhèn),張云坤;耐熱沖擊磷酸鹽陶瓷材料力學性能的研究[J];云南化工;1998年02期
6 易獻勛;李亞偉;桑紹柏;童貝;彭紅;李健;;SiO_2微粉對Al_2O_3-ZrO_2-C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J];耐火材料;2011年04期
7 王德松,羅青枝,楊景興,李淑敏,李法杰;PVA對維綸增強水泥材料力學性能的影響[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1997年05期
8 楊發(fā)展;趙軍;艾興;周詠輝;;Al_2O_3彌散相對WC基復合材料力學性能和微觀結構的影響[J];中國機械工程;2008年18期
9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水泥基材料與應用國際研討會”第一輪通知[J];硅酸鹽學報;2011年01期
10 ;“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水泥基材料與應用國際研討會”第一輪通知[J];硅酸鹽通報;201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吳中偉;;特高強纖維水泥基材料[A];纖維水泥制品行業(yè)纖維增強水泥及其制品論文選集(1)(1960~2009)[C];2009年
2 趙順增;劉立;吳勇;曹淑萍;;電磁功能水泥基材料性能初探[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3 趙順增;劉立;吳勇;曹淑萍;;電磁功能水泥基材料性能初探[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水泥基材料論文集(下冊)[C];2003年
4 于利剛;余其俊;劉嵐;;雜化改性廢橡膠粉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水化作用[A];2011中國材料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11年
5 ;建材工業(yè)水泥基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試驗服務流程[A];第十三屆全國水泥和混凝土化學及應用技術會議暨水泥技術粉煤灰應用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6 馮奇;梁傳棟;;水泥基材料微粒級配數(shù)學模型與有害孔隙率的關系[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7 馮奇;巴恒靜;梁傳棟;;二級界面對水泥基材料孔結構和性能的影響[A];中國硅酸鹽學會2003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3年
8 施慧聰;俞松波;施惠生;;利用硫離子固結水泥基材料中的重金屬[A];建筑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楊學貴;向艷國;何唯平;;聚丙烯腈(腈綸)纖維對提高水泥基材料抗裂性能的研究[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10 闞晉;;水泥基材料的細觀斷裂分析[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5條
1 本報記者 劉莉;顯微鏡下看水泥[N];科技日報;2007年
2 樊躋宇;拉法基探討水泥基材料可持續(xù)發(fā)展[N];中華建筑報;2011年
3 賀元棟;肥城米山公司攜手同濟大學建立水泥基材料研發(fā)實踐基地[N];中國建材報;2006年
4 本報記者 周芳燕;水泥基礎研究緣何受寵[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2年
5 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院長 姚燕;低碳技術引領水泥混凝土行業(yè)科學發(fā)展[N];中國建材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李蓓;基于水泥水化的水泥基材料熱—濕—碳化耦合模型研究[D];浙江大學;2016年
2 饒美娟;廢棄物的粉末在水泥基材料中的水化機理及性能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4年
3 何富強;硝酸銀顯色法測量水泥基材料中氯離子遷移[D];中南大學;2010年
4 錢匡亮;納米CaCO_3對水泥基材料的作用、機理及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李響;復合水泥基材料水化性能與漿體微觀結構穩(wěn)定性[D];清華大學;2010年
6 李長成;水泥基材料碳硫硅鈣石型硫酸鹽侵蝕破壞及預防措施研究[D];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2011年
7 高禮雄;摻礦物摻合料水泥基材料的抗硫酸鹽侵蝕性研究[D];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院;2005年
8 于利剛;廢橡膠粉的雜化改性及其對水泥基材料結構與性能的影響[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孫勝偉;多層石墨烯復合水泥基材料的多功能與智能特性[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婷;氧化石墨烯對水泥基材料結構與性能的影響[D];陜西科技大學;2015年
2 陳攀;納微氧化石墨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3 趙嬌嬌;高性能水泥基復合吸波材料的研究[D];石家莊鐵道大學;2015年
4 任立夫;微生物修復水泥基材料早期裂縫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5 謝德擎;基于不規(guī)則顆粒的水泥基材料水化進程及其傳輸性能的數(shù)值模擬[D];東南大學;2015年
6 李焦;碳化過程中水泥基材料微結構演變的比較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7 閆西樂;孔結構對水泥基材料抗鹽凍性能影響規(guī)律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8 鮑丙峰;水泥基材料微結構特征與碳化模型關系的研究[D];東南大學;2015年
9 曹天驥;水泥基外墻系統(tǒng)泛堿預測模型與抑制方法[D];東南大學;2016年
10 曹永蓮;抑制膨潤土對新拌塑化水泥基材料流動性損害的研究[D];濟南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3221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huagong/2322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