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硫化鉬花狀微球的水熱合成及其微觀結構表征
發(fā)布時間:2017-10-03 21:17
本文關鍵詞:二硫化鉬花狀微球的水熱合成及其微觀結構表征
【摘要】:以鉬酸銨作為鉬源,硫脲作為硫源和還原劑,采用簡便的水熱法合成二硫化鉬花狀微球。采用X射線衍射儀、拉曼光譜儀、掃描電子顯微鏡和透射電子顯微鏡對二硫化鉬樣品的形貌和結構進行表征?疾炝算f硫比、反應時間、反應溫度對二硫化鉬花狀微球形貌和結構的影響。結果表明,當鉬硫物質的量比為1∶2.25,反應溫度為220℃,反應時間為18h時合成了結晶性好的納米片(厚度為10nm)組裝而成的二硫化鉬花狀微球,其具有較大的比表面積,是一種性能優(yōu)異的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
【作者單位】: 中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關鍵詞】: 二硫化鉬 花狀微球 水熱合成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672004)
【分類號】:O614.612
【正文快照】: 0引言在過去十幾年里,過渡金屬硫化物因其特殊的層狀結構和廣闊的應用前景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二硫化鉬(MoS2)是過渡金屬硫化物中的一個典型[1],屬于六方晶系,具有類似石墨烯的層狀結構,是以Mo-S-Mo夾心層為基本結構單元的“三明治”結構,層間距約為0.65nm。在Mo-S-Mo夾心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小雷,劉豫,馬小娥;煤系高嶺巖水熱合成4,
本文編號:9667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966784.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