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二氟二苯乙炔端烯類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本文關鍵詞:2,3-二氟二苯乙炔端烯類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摘要】:液晶顯示器已經成為當今社會最主要的信息顯示終端。隨著移動顯示設備如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面內開關型(IPS)顯示模式的液晶屏的需求被迅速擴大。目前,大多數(shù)IPS模式液晶顯示器都使用的是正介電各向異性液晶,然而近期研究發(fā)現(xiàn),將負介電各向異性的液晶應用到IPS顯示模式中可以得到比正性液晶更快的響應速度和更高的透過率。而作為THz設備基礎材料的液晶,其顯著特點是具有大雙折射。因此,大雙折射負介電各向異性液晶的發(fā)展已經成為液晶化學界迫切而重要的主題;诖吮尘,本文設計并合成了2,3-二氟二苯乙炔類系列液晶,系統(tǒng)研究了這些化合物的液晶行為和光電性能。結果顯示:本文合成的液晶具有較大的負介電各向異性和雙折射,其在快速響應顯示器和液晶光學設備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價值。具體內容如下:(1)以4-溴-2,3-二氟苯酚為原料,經過吡喃羥基保護,Sonogashira偶聯(lián),去羥基保護和Williamson醚化等反應,合成F2、nT-1、nT-2三個系列共9種側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類液晶,化合物烷氧基鏈碳原子數(shù)從2到5,總收率大于25%,高效液相色譜純度均大于99%。全部目標化合物的結構經核磁共振(NMR)、質譜(MS)和紅外光譜(IR)等表征手段確認。目標化合物的液晶性能用差示掃描量熱儀(DSC)和偏光顯微鏡(POM)進行了測試。用電容電抗測試儀(EC-1)測試了介電各向異性,用阿貝折光儀測試了光學各向異性。結果顯示:化合物nT-1和nT-2呈現(xiàn)出較低的熔點(Tm70 ℃)、適中的向列相區(qū)間和較大的雙折射(△n0.3)。2,3-二氟單元對液晶的熱性能和雙折射影響不大,但對介電各向異性有較大的影響:nT-1的介電各向異性大于nT-2。(2)以4-溴-2,3-二氟苯酚為原料經過五步有機反應合成F4、nT-3兩個系列共5種側向四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類液晶,總收率在30%以上,高效液相色譜純度均大于99%。最終化合物結構經IR、NMR、MS表征得以確認。用DSC、 POM和阿貝折光儀等儀器研究了其液晶性能及光電性能。結果表明:側向四氟取代液晶nT-3具有高雙折射和最大的負介電各向異性,但其熔點升高同時失去液晶相。(3)以4-溴-2,3-二氟苯酚為原料經過六步有機反應合成X2、nT-4兩個系列共5種側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丙烯酸酯類液晶,總收率20-25%,高效液相色譜(HPLC)純度99%以上。結構經IR、MS、1H-NMR得到確認。性能研究表明:與末端基團為烯丙氧基的液晶nT-1相比,末端基團為丙烯酸酯的液晶nT-4有較低的雙折射、較高的熔點和較窄的向列相區(qū)間。
【關鍵詞】:液晶 二苯乙炔 雙折射 負介電各向異性
【學位授予單位】:陜西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21.3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7
- 略縮語7-8
- 論文中的化合物及其代號8-12
- 第1章 緒論12-20
- 1.1 液晶顯示器12-13
- 1.2 顯示用液晶材料13-18
- 1.2.1 液晶概述13-14
- 1.2.2 負介電各向異性液晶14-15
- 1.2.3 二苯乙炔類液晶15-17
- 1.2.4 含氧端烯類液晶17-18
- 1.3 課題的意義和研究內容18-20
- 1.3.1 課題意義18
- 1.3.2 研究內容18-20
- 第2章 側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類液晶20-38
- 2.1 引言20-22
- 2.2 實驗部分22-28
- 2.2.1 試劑與儀器22-24
- 2.2.2 試劑預處理24
- 2.2.3 中間體及目標化合物的合成24-28
- 2.3 結果與討論28-37
- 2.3.1 合成與表征28-32
- 2.3.1.1 合成方法優(yōu)化28-29
- 2.3.1.2 結構表征29-32
- 2.3.2 液晶性能研究32-37
- 2.3.2.1 熱性能32-34
- 2.3.2.2 側氟對液晶性能的影響34
- 2.3.2.3 烯丙氧基末端基團對液晶性能的影響34-35
- 2.3.2.4 烷氧基鏈長度對液晶性能的影響35
- 2.3.2.5 光學各向異性35-36
- 2.3.2.6 介電各向異性36-37
- 2.4 小結37-38
- 第3章 側向四氟取代二苯乙炔烯丙氧基類液晶38-52
- 3.1 引言38-39
- 3.2 實驗部分39-44
- 3.2.1 試劑與儀器39-40
- 3.2.2 試劑預處理40-41
- 3.2.3 中間體及目標化合物的合成41-44
- 3.3 結果與討論44-51
- 3.3.1 合成與表征44-47
- 3.3.1.1 合成方法優(yōu)化44
- 3.3.1.2 結構表征44-47
- 3.3.2 液晶性能研究47-51
- 3.3.2.1 熱性能47-49
- 3.3.2.2 烷氧基鏈長度對化合物熔點的影響49
- 3.3.2.3 光學各向異性49-50
- 3.3.2.4 介電各向異性50-51
- 3.4 小結51-52
- 第4章 側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丙烯酸酯類液晶52-64
- 4.1 引言52-53
- 4.2 實驗部分53-55
- 4.2.1 試劑與儀器53
- 4.2.2 試劑預處理53
- 4.2.3 目標化合物的合成53-55
- 4.3 結果與討論55-63
- 4.3.1 結構表征55-58
- 4.3.2 液晶性能研究58-63
- 4.3.2.1 熱性能58-60
- 4.3.2.2 烷氧基鏈長度對液晶性能的影響60
- 4.3.2.3 nT-4與nT-1液晶性能比較60-62
- 4.3.2.4 光學各向異性62-63
- 4.4 小結63-64
- 結論64-66
- 參考文獻66-72
- 附錄72-86
- 致謝86-88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研究成果8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小偉,劉騫峰,高仁孝,邱甬生;二苯乙炔類液晶的合成[J];合成化學;2002年04期
2 陳新兵,安忠維;4,4′-雙烷基二苯乙炔類液晶的合成[J];精細化工;2003年01期
3 楊曉梅;馬莎;李全;;二苯乙炔類棒狀分子前體的合成[J];化學試劑;2013年05期
4 范程士;羅忠林;劉克剛;聞建勛;;含氟雙二苯乙炔液晶的合成及液晶性[J];化工生產與技術;2014年01期
5 李衡峰,劉克剛,王侃,聞建勛;含1,3,2-二氧硼雜環(huán)的二苯乙炔類液晶的合成與相變研究[J];液晶與顯示;2001年03期
6 王小偉,劉騫峰,高仁孝,馮凱,郭強;反式-環(huán)己基含氟二苯乙炔類液晶的合成與性能[J];應用化學;2004年03期
7 李建;胡明剛;安忠維;賈林;;側向二氟取代二苯乙炔類液晶的合成及熱性能[J];精細化工;2007年09期
8 王侃,趙晨曦,李衡峰,劉克剛,聞建勛;含三氟乙氧基的二苯乙炔類液晶的合成和相變研究[J];液晶與顯示;2001年03期
9 任惜寒;王國芳;孟勁松;;二苯乙炔類液晶的合成和相變研究[J];河北化工;2006年04期
10 李書宏;李良春;徐彩虹;;萘鋰還原二苯乙炔反應用于構建π-電子體系[J];化學通報;2012年08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李延偉;趙健偉;尹星;劉紅梅;尹鴿平;;電場作用下二苯乙炔分子導線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2 黃成;何榮幸;申偉;李明;;鎳催化二苯乙炔與三甲基硅乙炔交叉二聚反應的DFT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4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李峰;2,3-二氟二苯乙炔端烯類液晶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6年
2 臧穎;幾個含二苯乙炔結構基元有機小分子的發(fā)光行為研究[D];蘇州大學;2015年
3 劉運;新型二氟乙烯基二苯乙炔類液晶合成與性能研究[D];武漢工業(yè)學院;2011年
4 徐婉嫻;具有偶氮—二苯乙炔側基的高分子液晶彈性體的光致彎曲行為[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7322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73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