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化學論文 >

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合成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工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8-20 21:14

  本文關鍵詞: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合成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工藝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檸檬烯-1 2-環(huán)氧化物 硼鎢雜多酸鹽 檸檬烯 催化氧化 高速逆流色譜


【摘要】: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分子式C10H16O,具有活躍的反應特性,可以通過與多種親核試劑的開環(huán)反應獲得一系列重要的有機化合物,是難得的手性原料、非常重要的醫(yī)藥中間體。目前的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都是在溶劑條件下,以檸檬烯為原料經(jīng)催化劑催化氧化而得,收率及純度較低。本文旨在從綠色化學角度出發(fā),無溶劑條件下,選取高催化活性的硼鎢雜多酸鹽作為催化劑,采用正交試驗法,優(yōu)選硼鎢雜多酸鹽的最佳制備工藝并對其進行表征,再將其應用于檸檬烯環(huán)氧化反應,通過設計正交試驗探究合成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最佳工藝條件,并對所得的反應產(chǎn)物進行高速逆流色譜分離,以期得到高純度的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主要結論如下:(1)確定了硼鎢雜多酸鹽的制備工藝條件。以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收率為參考指標,通過單因素實驗和正交試驗法,得出硼鎢雜多酸鹽的最佳制備工藝條件:鎢酸鈉-硼酸物質的量比為3:1、CTMA-鎢酸鈉物質的量比為1:3、稀硫酸-鎢酸鈉物質的量比為1.5:1、合成溫度為80℃以及合成時間1h。在此條件下,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收率為4.35%。(2)確定了硼鎢雜多酸鹽的分子式及結構。根據(jù)紅外光譜(IR)分析、粉末X射線衍射(XRD)分析、熱重(TG)分析以及比表面積(BET)分析得出本文所制備的催化劑為保持keggin結構的有一定結晶相的高催化活性的硼鎢雜多酸鹽,分子式為C19H44W3BNO18。(3)探究了無機鹽類作為助催化劑的作用。研究發(fā)現(xiàn)使用無機鹽類作為助催化劑替代二氯乙烷等溶劑應用于檸檬烯環(huán)氧化反應,能起到緩解水解、提高收率的效果,以氯化鈉作為助催化劑效果最佳,加入量為0.15g。(4)確定了檸檬烯環(huán)氧化反應的反應工藝條件。以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收率為參考指標,通過單因素實驗和正交試驗法,獲得檸檬烯環(huán)氧化反應的最佳反應工藝條件:反應溫度為40℃、催化劑-過氧化氫水溶液質量比為0.07:1、過氧化氫-檸檬烯物質的量比為2:1以及反應時間18 h。在此條件下,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收率為6.82%。采用硼鎢雜多酸鹽作為催化劑有效地縮短了檸檬烯環(huán)氧化反應時間,降低了反應溫度,提高了反應效率。(5)確定了分離檸檬烯環(huán)氧化產(chǎn)物的高速逆流色譜的兩相溶劑體系。以適宜的K值和α值為前提,篩選出含水性兩相溶劑系統(tǒng)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6:1:6:1)溶劑體系以及非水性兩相溶劑石油醚-乙腈-丙酮(5:4:1)溶劑體系作為分離純化檸檬烯環(huán)氧化產(chǎn)物的溶劑系統(tǒng)。采用石油醚-乙腈-丙酮(5:4:1)溶劑體系分離得到純度為78.3%的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采用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6:1:6:1)溶劑體系分離得到純度為95.5%的檸檬烯。高速逆流色譜是分離純化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以及檸檬烯的有效手段。
【關鍵詞】:檸檬烯-1 2-環(huán)氧化物 硼鎢雜多酸鹽 檸檬烯 催化氧化 高速逆流色譜
【學位授予單位】: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21.3
【目錄】:
  • 摘要8-10
  • Abstract10-12
  • 縮略語表12-13
  • 第一章 緒論13-29
  • 1 檸檬烯的研究現(xiàn)狀13-17
  • 1.1 檸檬烯的簡介13-14
  • 1.2 檸檬烯的應用14-17
  • 1.2.1 在香精香料中的應用14
  • 1.2.2 在食品中的應用14-15
  • 1.2.3 在日化工業(yè)中的應用15-16
  • 1.2.4 在生物醫(yī)藥上的應用16-17
  • 2 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研究進展17-21
  • 2.1 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概述17-18
  • 2.2 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合成18-21
  • 3 雜多酸催化劑的研究進展21-23
  • 3.1 硼鎢雜多酸催化劑的研究進展23
  • 4 高速逆流色譜技術23-27
  • 4.1 高速逆流色譜概述23-24
  • 4.2 高速逆流色譜溶劑系統(tǒng)的選擇24-25
  • 4.3 高速逆流色譜技術在分離天然產(chǎn)物的應用25-27
  • 5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27
  • 6 課題的研究內容27-29
  • 6.1 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劑的制備條件的優(yōu)化27-28
  • 6.2 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劑的表征28
  • 6.3 檸檬烯環(huán)氧化反應工藝條件的優(yōu)化28
  • 6.4 高速逆流色譜分離純化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28-29
  • 第二章 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劑的制備條件的優(yōu)化29-45
  • 1 前言29-30
  • 2 材料與方法30-33
  • 2.1 材料與試劑30
  • 2.2 實驗儀器與設備30
  • 2.3 實驗方法30-33
  • 2.3.1 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劑的制備30-31
  • 2.3.2 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劑催化活性的測定31
  • 2.3.3 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劑制備條件的單因素實驗設計31-32
  • 2.3.4 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劑制備條件的正交實驗設計32-33
  • 3 結果與分析33-43
  • 3.1 硼鎢雜多酸鹽制備條件的單因素實驗結果33-42
  • 3.1.1 稀硫酸-鎢酸鈉物質的量比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33-35
  • 3.1.2 鎢酸鈉-硼酸物質的量比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35-37
  • 3.1.3 CTMA-鎢酸鈉物質的量比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37-39
  • 3.1.4 合成溫度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39-40
  • 3.1.5 合成時間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40-42
  • 3.2 硼鎢雜多酸鹽制備條件的正交試驗結果42-43
  • 3.3 最佳制備條件的優(yōu)化模型及其檢驗43
  • 4 本章小結43-45
  • 第三章 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劑的表征45-54
  • 1 前言45
  • 2 材料與方法45-48
  • 2.1 材料與試劑45-46
  • 2.2 實驗儀器與設備46
  • 2.3 實驗方法46-48
  • 2.3.1 樣品制備46
  • 2.3.2 紅外光譜(IR)分析46-47
  • 2.3.3 粉末X射線衍射(XRD)分析47
  • 2.3.4 比表面積(BET)分析47
  • 2.3.5 熱重(TG)分析47-48
  • 3 結果與分析48-53
  • 3.1 紅外光譜(IR)分析48-49
  • 3.2 粉末X射線衍射(XRD)分析49-51
  • 3.3 比表面積(BET)分析51-52
  • 3.4 熱重(TG)分析52-53
  • 4 本章小結53-54
  • 第四章 催化環(huán)氧化反應工藝條件的優(yōu)化54-71
  • 1 前言54-55
  • 2 材料與方法55-58
  • 2.1 材料與試劑55
  • 2.2 實驗儀器與設備55
  • 2.3 實驗方法55-58
  • 2.3.1 催化環(huán)氧化反應工藝條件的單因素實驗設計55-57
  • 2.3.2 催化環(huán)氧化反應工藝條件的正交試驗設計57
  • 2.3.3 產(chǎn)品分析57-58
  • 3 結果與分析58-70
  • 3.1 催化環(huán)氧化反應工藝條件的單因素實驗結果58-68
  • 3.1.1 不同鹽類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58-60
  • 3.1.2 NaCl用量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60-62
  • 3.1.3 反應溫度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62-64
  • 3.1.4 反應時間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64-65
  • 3.1.5 過氧化氫-檸檬烯物質的量比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65-67
  • 3.1.6 催化劑-過氧化氫水溶液質量比對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收率的影響553.2 催化環(huán)氧化反應工藝條件的正交試驗結果67-68
  • 3.2 催化環(huán)氧化反應工藝條件的正交試驗結果68-70
  • 3.3 最佳工藝條件的優(yōu)化模型及其檢驗70
  • 4 本章小結70-71
  • 第五章 高速逆流色譜分離純化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71-81
  • 1 前言71-72
  • 2 材料與方法72-75
  • 2.1 材料與試劑72
  • 2.2 實驗儀器與設備72
  • 2.3 實驗方法72-75
  • 2.3.1 兩相溶劑系統(tǒng)的選擇72-74
  • 2.3.2 兩相溶劑系統(tǒng)的配制74
  • 2.3.3 樣品溶液的準備74
  • 2.3.4 高速逆流色譜分離74
  • 2.3.5 結構鑒定74-75
  • 3 結果與分析75-80
  • 3.1 溶劑系統(tǒng)的選擇75-77
  • 3.2 高速逆流色譜分離結果77-80
  • 3.2.1 石油醚-乙腈-丙酮(5:4:1)系統(tǒng)77-78
  • 3.2.2 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醇-水(6:1:6:1)系統(tǒng)78-80
  • 4 本章小結80-81
  • 第六章 結論與展望81-83
  • 1 結論81-82
  • 2 展望82-83
  • 參考文獻83-88
  • 致謝88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許景秋;從橙皮中提取檸檬烯無害化方法的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4期

2 王偉江;天然活性單萜——檸檬烯的研究進展[J];中國食品添加劑;2005年01期

3 丁亞明;;檸檬烯的應用及橙皮中檸檬烯的實驗室提取[J];職業(yè)技術;2007年16期

4 高紅亮;王雪梅;孫永紅;楊曉娟;常忠義;;天然防腐劑檸檬烯在橙汁保鮮中的應用[J];食品科學;2010年08期

5 潘見;王海翔;謝慧明;楊毅;曾慶梅;;利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氣相色譜-質譜法檢測臍橙汁中檸檬烯香氣成分[J];食品科學;2009年08期

6 曾蕾;周崇文;汪德蓮;彭蘭;;雙水楊醛縮乙二胺金屬絡合物對檸檬烯的催化氧化的條件分析[J];廣東化工;2010年01期

7 徐寧;譚興和;王鋒;張喻;蔡文;黃薪安;;減壓蒸餾分離柑桔皮精油中檸檬烯的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4年02期

8 王雪梅;諶徽;李雪姣;孫永紅;高紅亮;;天然活性單萜—檸檬烯的抑菌性能研究[J];吉林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9 宋青云;錢蔚;陳曉紅;嚴海英;李婷;李怡;;“檸檬烯提取”教學實驗的改進[J];廣東化工;2010年09期

10 蔡東方;王黎;徐靜;王梓召;賀小紅;;雙氧水環(huán)氧化檸檬烯的實驗研究與模擬分析[J];計算機與應用化學;2011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張常書;;利用天然資源 開發(fā)生態(tài)藥肥——D—檸檬烯植物保健營養(yǎng)液的開發(fā)研究[A];第二屆全國綠色環(huán)保肥料新技術新產(chǎn)品交流會會議交流文集[C];2002年

2 鄭仁慧;韋文美;劉灝;景園園;王博陽;史強;;檸檬烯表面和頻譜的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9屆學術年會摘要集——第15分會:理論化學方法和應用[C];2014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Mohamed Reda Zahi;一種新型D-檸檬烯納米系統(tǒng)的制備以及其抗菌活性的測定[D];北京化工大學;2015年

2 陳嬌嬌;檸檬烯類似物的設計、合成及抗癌活性研究[D];沈陽藥科大學;2006年

3 靖麗;柑橘精油的代謝圖譜及其主要成分d-檸檬烯對糖脂代謝紊亂的防治作用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李勝芮;硼鎢雜多酸鹽催化合成檸檬烯-1,2-環(huán)氧化物的工藝研究[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6年

2 胡菲菲;釀酒酵母耐受D-檸檬烯脅迫的蛋白組學分析[D];江南大學;2012年

3 鄒麗;檸檬烯軟膠囊工藝、質量標準和穩(wěn)定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4 李婭男;D-檸檬烯納米乳的制備與應用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3年

5 唐方強;d-檸檬烯衍生物及其類似物的合成[D];沈陽藥科大學;2006年

6 杜府亮;大腸桿菌MEP途徑的改造及用于(-)-檸檬烯生物合成的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7 王海濤;天然溶劑回收廢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學;2001年

,

本文編號:70890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70890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830b***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