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代苯卟啉及N-錯位苯卟啉的合成、表征與性質研究
本文關鍵詞:取代苯卟啉及N-錯位苯卟啉的合成、表征與性質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N-錯位卟啉 苯基卟啉 金屬卟啉 晶體結構 DNA 熒光
【摘要】:卟啉化合物具有18π電子共軛大環(huán)狀結構,在光電、抗癌、分析、催化以及生物傳感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本文設計合成了未見文獻報道的23種取代的四苯基卟啉和金屬卟啉以及4種N-錯位苯卟啉,通過元素分析、紅外光譜、核磁共振氫譜等技術對其結構進行了表征,采用X-射線單晶衍射法解析了其中6個化合物的結構,獲得了結構新穎的系列金屬卟啉配合物。研究了其紫外-可見吸收、熒光、電化學等性質以及與蛋白質、DNA等生物大分子之間的相互作用。利用2,6二烴基-4-羥基苯酚和六亞甲基四胺反應制備了3,5-二烴基-4-羥基苯甲醛。按照Adler合成方法,使相應的醛與等物質的量的吡咯反應,合成了5,10,15,20-四(3,5-二甲基-4-羥基苯基)卟啉(A1)及5,10,15,20-四(3,5-二異丙基-4-羥基苯基)卟啉(A11),并將它們與過渡金屬乙酸鹽反應,得到了相應的系列金屬卟啉化合物(A2-A7,A12-A17)。利用3,5-二烴基-4-羥基苯甲醛與鹵代烴在堿性條件下反應得到了系列烷氧基苯甲醛,通過與吡咯反應得到9種新的卟啉化合物:5,10,15,20-四(3,5-二甲基-4-乙氧基苯基)卟啉(A8)、5,10,15,20-四(3,5-二甲基-4-丁氧基苯基)卟啉(A9)、5,10,15,20-四(3,5-二甲基-4-烯丙基氧基苯基)卟啉(A10)、5,10,15,20-四(3,5-二異丙基-4-甲氧基苯基)卟啉(A18)、5,10,15,20-四(3,5-二異丙基-4-乙氧基苯基)卟啉(A19)、5,10,15,20-四(3,5-二異丙基-4-丁氧基苯基)卟啉(A20)、5,10,15,20-四(3,5-二異丙基-4-烯丙基氧基苯基)卟啉(A21)、5,10,15,20-四(3,5-二異丙基-4-芐基氧基苯基)卟啉(A22)、5,10,15,20-四(3,5-二異丙基-4-三苯基錫氧基苯基)卟啉(A23)。并用IR、1H NMR及X-射線單晶衍射確證了其結構。結果表明A2的Zn原子是6配位的八面體,通過分子間羥基O對Zn的配位形成了二維網格結構;A3的Cu原子是4配位的平面四邊形,通過分子間環(huán)狀O-H???O氫鍵形成了二維蜂窩狀超分子結構;A4的Ni為4配位,分子呈馬鞍型,分子間通過環(huán)狀O-H???O氫鍵形成三維超分子結構;A12的Zn原子為4配位,分子間通過O-H???O氫鍵和Zn???O作用(2.664?)連接為二維網絡超分子結構。紫外-可見和熒光光譜顯示:所合成的卟啉與金屬配位后Soret帶出現了紅移現象,Q帶出現了藍移現象;羥基被取代成醚后Soret和Q帶均出現紅移;A11、A14與蛋白質是1:1進行結合的,而且能夠插入到DNA堿基對之間形成復合物。利用Geier合成法通過對甲;郊姿峒柞ズ瓦量┓磻铣闪4種N-錯位苯卟啉,用上述同樣的方法表征和研究了這些化合物的結構和性質。發(fā)現其紫外光譜在441nm處都有一強的Soret吸收帶,在500-750nm處N-錯位苯卟啉的Q帶有四個吸收峰,說明取代基的不同對N-錯位苯卟啉分子的紫外-可見的影響較小。本文設計合成了多種結構新穎的取代苯卟啉及其金屬配合物,并對其結構和性質進行了表征和測定。本工作豐富了卟啉化學和結構化學的內容,為進一步研究所合成化合物其他性質及應用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N-錯位卟啉 苯基卟啉 金屬卟啉 晶體結構 DNA 熒光
【學位授予單位】:曲阜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O626
【目錄】: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緒論9-18
- 1.1 卟啉化合物9-13
- 1.1.1 卟啉化合物的結構9-10
- 1.1.2 卟啉及其金屬卟啉化合物的合成10-13
- 1.2 N-錯位卟啉化合物13-16
- 1.2.1 N-錯位卟啉化合物的結構13-14
- 1.2.2 N-錯位卟啉化合物的合成14-16
- 1.3 卟啉化合物的應用16-17
- 1.3.1 在醫(yī)學方面的應用16
- 1.3.2 在材料科學上的應用16
- 1.3.3 在分子生物學上的應用16-17
- 1.3.4 在環(huán)境方面的應用17
- 1.4 選題依據及工作內容17-18
- 第二章 取代苯卟啉化合物的合成、結構表征及性質研究18-55
- 2.1 實驗部分18-29
- 2.1.1 試劑和儀器18
- 2.1.2 卟啉化合物的合成18-25
- 2.1.3 晶體結構測定25-29
- 2.2 結果與討論29-55
- 2.2.1 合成29-31
- 2.2.2 結構表征31-51
- 2.2.3 卟啉化合物的性質51-55
- 第三章N-錯位苯卟啉化合物合成、結構表征及性質研究55-62
- 3.1 實驗部分55-57
- 3.1.1 藥品和儀器55
- 3.1.2 N-錯位苯卟啉化合物的合成55-57
- 3.2 結果與討論57-62
- 3.2.1 合成57-58
- 3.2.2 結構表征58-60
- 3.2.3 N-錯位苯卟啉化合物的性質60-62
- 第四章 卟啉化合物與牛血清白蛋白和DNA的相互作用62-69
- 4.1 卟啉化合物與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62-65
- 4.1.1 實驗部分62
- 4.1.2 結果與討論62-65
- 4.2 與DNA的相互作用65-69
- 4.2.1 實驗部分65-66
- 4.2.2 結果與討論66-69
- 全文總結69-70
- 參考文獻70-73
- 碩士期間主要研究成果73-74
- 致謝7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黃丹,田澍;卟啉及金屬卟啉化合物的研究進展[J];江蘇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03年03期
2 崔海波;;卟啉化合物的合成方法[J];河北化工;2008年03期
3 王曉梅;李雅;韓士田;劉彥欽;;幾種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J];化學試劑;2009年05期
4 湯瑩;胡炳成;劉祖亮;;卟啉化合物的合成[J];廣州化工;2010年10期
5 王金旺 ,呂德宣 ,榮光華;原油中金屬卟啉化合物的測定法[J];石油實驗地質;1980年01期
6 范健;;關于卟啉化合物命名的建議[J];分析化學;1982年01期
7 ;治癌藥卟啉化合物的實用目標[J];化學通報;1986年07期
8 盧昌利;侯安新;;卟啉化合物的合成與應用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3年20期
9 沈致隆,傅翔,段振寧;釩氧卟啉化合物的氧化還原電位[J];分析化學;2000年08期
10 李艷華,楊開梅,許永廷,張愛蓮;兩種新的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2000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成瑞;趙紅莉;袁慧慧;藍閩波;;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學性質[A];21世紀太陽能新技術——2003年中國太陽能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3年
2 侯軍;周子彥;吳學;;新型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譜性質[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6年
3 于克貴;周成合;李東紅;刁俊林;;一種新型卟啉的合成研究[A];第五屆全國化學生物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施秀英;朱義州;鄭健禺;;三嗪鍵聯卟啉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分子識別[A];全國第十四屆大環(huán)化學暨第六屆超分子化學學術討論會論文專輯[C];2008年
5 郝青山;陳金平;李Z,
本文編號:5534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5534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