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香化學成分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6-19 19:04
本文關鍵詞:乳香化學成分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乳香為橄欖科乳香屬植物卡氏乳香樹(Boswellia carterii Birdw.)及同屬植物鮑達乳香樹(Boswellia bhaw-dajiana Birdw.)的皮部滲出的樹脂,具有活血定痛,消腫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療胸痹心痛,胃脘疼痛,痛經(jīng)經(jīng)閉,產(chǎn)后瘀阻,跌打損傷,,癰腫瘡瘍等癥狀。 乳香中主要含有的化學成分為萜類化合物,其中五環(huán)三萜,四環(huán)三萜和大環(huán)二萜居多。 本文首先在對乳香的研究現(xiàn)狀尤其是化學成分、含量測定以及藥理作用的研究現(xiàn)狀進行文獻檢索的基礎上,對乳香化學成分進行深入研究,旨在為完善乳香質(zhì)量標準及乳香的開發(fā)利用提供新的科學依據(jù)。 本實驗從乳香中分離得到7個單體化合物,根據(jù)1H NMR、13C NMR、MS等波譜數(shù)據(jù)并結合理化性質(zhì)及文獻,鑒定了它們的化學結構,它們分別為3-羰基-甘遂-8,24-二烯-21-酸(化合物R-1)、3-乙酰氧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化合物R-2)、3-乙酰氧基-11-羰基-β-乳香酸(化合物R-3)、3-羰基-24-羥基-甘遂-8-烯-21-酸(化合物R-4)、Incensote(化合物R-5)、β-谷甾醇(化合物R-6)和β-胡蘿卜苷(化合物R-7)。其中化合物R-4的結構有待進一步確認。 在上述化學成分研究的基礎上,本實驗還首次建立了乳香中含量較高的兩種四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的含量測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譜-蒸發(fā)光散射檢測器(HPLC-ELSD),測定了乳香藥材中3-羰基-甘遂-8,24-二烯-21-酸(KTDA,化合物R-1)和3-乙酰氧基-羊毛甾-8,24二烯-21酸(-ALDA,化合物R-2)的含量。經(jīng)過對提取溶劑、提取方法、提取時間和提取溶劑體積等影響提取率的因素考察,確立了最佳的提取方法,并進行了方法學考察。實驗結果表明,化合物KTDA和-ALDA均在1.0μg~50.0μg范圍內(nèi),對照品峰面積的常用對數(shù)值y(lgS)與對照品進樣量的常用對數(shù)值x(lgm)呈良好的線性關系,方法的日內(nèi)精密度、日間精密度、重復性、穩(wěn)定性、加樣回收率良好。對不同批次的乳香藥材測定結果顯示,化合物KEDA和-ALDA的平均含量分別為4.37%和1.52%。 本實驗所建立的含量測定方法,具有簡捷快速、靈敏度高、精密度好,方法準確可靠的優(yōu)點。 綜上,本論文在國內(nèi)外學者研究的基礎上,對乳香藥材的化學成分進行了研究,共分離了7個化合物,并進行了結構鑒定。此外,本文還首次建立了乳香中兩種含量較高且具有代表性的四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含量的HPLC-ELSD測定方法。 本文的研究結果為完善乳香藥材的質(zhì)量標準以及開發(fā)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學依據(jù)。
【關鍵詞】:乳香 化學成分 含量測定 HPLC-ELSD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Q654;O657.72
【目錄】: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緒論11-27
- 1.1 資源分布11
- 1.2 性狀11-12
- 1.3 化學成分12-21
- 1.3.1 五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12-15
- 1.3.2 四環(huán)三萜類化合物15-18
- 1.3.3 大環(huán)二萜類化合物18-20
- 1.3.4 揮發(fā)油20-21
- 1.3.5 糖類21
- 1.3.6 其它類化合物21
- 1.4 乳香中萜類化合物的含量測定21-23
- 1.5 藥理作用23-26
- 1.5.1 抗腫瘤作用23-24
- 1.5.2 抗炎作用24-25
- 1.5.3 抗哮喘作用25
- 1.5.4 抗氧化作用25
- 1.5.5 抗衰老作用25
- 1.5.6 抗胃潰瘍作用25
- 1.5.7 臨床應用25-26
- 1.6 研究目的與內(nèi)容26-27
- 第二章 乳香化學成分的研究27-46
- 2.1 乳香化學成分的結構鑒定27-40
- 2.1.1 化合物 R-1 的結構鑒定27-29
- 2.1.2 化合物 R-2 的結構鑒定29-32
- 2.1.3 化合物 R-3 的結構鑒定32-34
- 2.1.4 化合物 R-4 的結構鑒定34-37
- 2.1.5 化合物 R-5 的結構鑒定37-39
- 2.1.6 化合物 R-6 的結構鑒定39
- 2.1.7 化合物 R-7 的結構鑒定39-40
- 2.2 實驗部分40-45
- 2.2.1 藥材、儀器、分離條件40-42
- 2.2.2 化學成分的提取分離42-43
- 2.2.3 結構鑒定數(shù)據(jù)43-45
- 2.3 小結45-46
- 第三章 HPLC-ELSD 法測定乳香中兩種三萜類化學成分的含量46-64
- 3.1 實驗儀器、材料及對照品46-47
- 3.2 色譜條件考察47-48
- 3.2.1 流動相的選擇47
- 3.2.2 ELSD 參數(shù)的設置47-48
- 3.3 提取條件的選擇48-53
- 3.3.1 提取溶劑的選擇48-49
- 3.3.2 提取方式的選擇49-50
- 3.3.3 提取溶劑用量的選擇50-51
- 3.3.4 提取次數(shù)的選擇51-52
- 3.3.5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52-53
- 3.4 方法學考察53-60
- 3.4.1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53
- 3.4.2 線性關系考察53-55
- 3.4.3 精密度55-56
- 3.4.4 重復性實驗56-57
- 3.4.5 穩(wěn)定性實驗57-58
- 3.4.6 加樣回收率實驗58-60
- 3.5 乳香中化合物 KTDA 和 -ALDA 的含量測定60-62
- 3.5.1 色譜條件60
- 3.5.2 供試品溶液的制備60
- 3.5.3 標準品溶液的制備60-61
- 3.5.4 含量測定61-62
- 3.5.5 結果分析62
- 3.6 本章小結62-64
-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64-65
- 參考文獻65-70
- 附圖70-83
- 作者簡介83-84
- 致謝84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毛克臣,李衛(wèi)敏,鄭立紅;乳香、沒藥引起過敏反應的報道[J];北京中醫(yī);2004年01期
2 柳云湘;;乳香和乳香酸的藥理作用與臨床[J];國外醫(yī)藥(植物藥分冊);1997年05期
3 宋光林;郭峰;曾廣銘;譚紅;何錦林;;乳香中乙酸辛酯含量的測定[J];貴州科學;2008年01期
4 趙娜夏;常允平;夏廣萍;張俊艷;韓英梅;;乳香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學成分研究[J];現(xiàn)代藥物與臨床;2013年06期
5 柳昕,齊振華;乳香提取物誘導Jurkat細胞凋亡的實驗研究[J];湖南醫(yī)科大學學報;2000年03期
6 齊振華,譚柏林,彭旭陽,張國平;乳香提取物對HL60細胞端粒酶活性影響的研究[J];湖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0年03期
7 劉青;于宗淵;;氣相色譜法測定乳香揮發(fā)油中乙酸辛酯的含量[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7年06期
8 李苗;李偉;;乳香研究進展[J];齊魯藥事;2012年11期
9 尚立霞;劉燕;耿麗波;袁振海;張清華;況成裕;王妮;劉玲玲;王虹艷;吳華夏;;乳香藥材鑒別和含量測定方法研究[J];食品與藥品;2014年05期
本文關鍵詞:乳香化學成分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4634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46342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