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分析法測定玉米和大米淀粉含量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熱分析法測定玉米和大米淀粉含量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熱分析是一種研究物質在受熱過程中物理和化學性質發(fā)生某種變化的分析測試技術。具有分析速度快、樣品前處理簡單、信息多樣的特點,已成為一種通用的分析測試手段。近年來,由于科學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熱分析技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與完善,使得熱分析的應用領域不斷拓展,研究對象不斷增加,在食品體系中所研究的樣品既有水、淀粉、脂類和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及其復合體系,也包括食品組織等混合系統(tǒng)。本論文旨在建立一種快速準確測定糧食中淀粉含量的新方法。 1、通過熱重分析法確定玉米中淀粉的特征分解溫度區(qū)間為250~370℃,大米中淀粉的特征分解溫度區(qū)間為250~330℃,并利用紅外吸收光譜法進行了驗證。差熱圖譜中對應溫度區(qū)間出現(xiàn)的吸熱峰為淀粉特征峰,淀粉含量與淀粉特征峰的面積呈正相關關系。此外,大米淀粉含量還與其TG曲線中特征分解溫度區(qū)間的失重率呈正相關關系。 2、采用差熱分析法測定玉米中淀粉含量。最佳實驗條件為:樣品填充量為10mg、升溫速率為10℃/min、樣品粒度為過80目篩。分別用國標法和DTA法測定了20個玉米樣品中的淀粉含量和其DTA淀粉峰面積,二者之間的相關性方程為:Y=3.082X-197.6,r=0.996。精密度與準確度試驗結果表明,由所建模型得出的淀粉含量,準確度較高,測定誤差小于1%。 3、在最佳實驗條件下用大米淀粉標準品建立了純品淀粉含量與DTA淀粉峰面積的相關性方程,Y=1.179X+22.99,r=0.997。分別用國標法和DTA法測定了21個大米樣品中的淀粉含量和其DTA淀粉峰面積,二者之間的相關性方程為:Y=14.48X-1114,,r=0.999;精密度與準確度試驗表明純品所建模型得出的淀粉含量比真實值偏低,而由樣品所建模型的測定誤差小于0.5%。 4、測定了不同濃度梯度大米淀粉的TG曲線,得出在250~330℃區(qū)間的失重率。建立了純品大米淀粉含量與TG曲線中250~330℃區(qū)間失重率的相關性方程Y=0.5397X+3.598,r=0.999。分別用國標法和TG法測定了21個大米樣品中的淀粉含量和其在250~330℃區(qū)間的失重率,淀粉含量與TG失重率相關性方程為:Y=0.5234X+4.683,r=0.999;.精密度與準確度試驗的結果表明,兩種模型得出的大米淀粉含量都和國標法的測定結果無顯著性差異。因此,根據相關方程,只需在相同實驗條件下測定大米在特征溫度區(qū)間的失重率即可得出大米的淀粉含量,方法準確、快速,具有較好的實用性。
【關鍵詞】:熱重分析法 差熱分析法 玉米 大米 紅外吸收光譜法 淀粉
【學位授予單位】:河南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O657.99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一章 前言11-22
- 1.1 熱分析11-17
- 1.1.1 熱分析技術11-12
- 1.1.2 熱分析技術的應用12-14
- 1.1.3 熱分析聯(lián)用技術14-17
- 1.2 淀粉17-21
- 1.2.1 淀粉的組成17-18
- 1.2.2 淀粉的分析方法18-21
- 1.3 本課題主要研究內容21-22
- 第二章 玉米和大米的熱分析圖譜及紅外吸收光譜譜圖分析22-33
- 2.1 實驗材料與設備22
- 2.1.1 實驗材料22
- 2.1.2 實驗設備22
- 2.2 實驗方法22-23
- 2.2.1 熱重分析法22
- 2.2.2 差熱分析法22
- 2.2.3 紅外吸收光譜法22-23
- 2.3 玉米的圖譜分析23-28
- 2.3.1 玉米的熱重分析23-24
- 2.3.2 玉米的差熱分析24-26
- 2.3.3 玉米的紅外吸收光譜分析26-28
- 2.4 大米圖譜分析28-32
- 2.4.1 大米的熱圖譜分析28-30
- 2.4.2 大米的紅外光譜分析30-32
- 2.5 本章小結32-33
- 第三章 差熱分析法測定玉米淀粉含量33-44
- 3.1 實驗試劑與儀器33
- 3.1.1 實驗試劑33
- 3.1.2 實驗儀器33
- 3.2 樣品來源與處理33-34
- 3.3 實驗方法34
- 3.3.1 玉米中淀粉含量測定國標法34
- 3.3.2 差熱分析法34
- 3.4 結果與討論34-43
- 3.4.1 實驗條件的優(yōu)化34-37
- 3.4.2 差熱分析法測定玉米中淀粉含量37-41
- 3.4.3 精密度與準確度試驗41-43
- 3.5 本章小結43-44
- 第四章 差熱分析法測定大米淀粉含量44-53
- 4.1 實驗試劑與儀器44
- 4.1.1 實驗試劑44
- 4.1.2 實驗儀器44
- 4.2 樣品來源與處理44
- 4.3 實驗方法44-45
- 4.3.1 大米中淀粉含量測定國標法44-45
- 4.3.2 熱分析方法45
- 4.4 結果與討論45-52
- 4.4.1 差熱分析法測定大米中淀粉含量45-50
- 4.4.2 精密度與準確度試驗50-52
- 4.5 本章小結52-53
- 第五章 熱重分析法測定大米淀粉含量53-64
- 5.1 實驗試劑與儀器53-54
- 5.1.1 實驗試劑53
- 5.1.2 實驗儀器53-54
- 5.2 樣品來源與處理54
- 5.3 實驗方法54
- 5.3.1 大米中淀粉含量測定國標法54
- 5.3.2 熱分析方法54
- 5.4 結果與討論54-62
- 5.4.1 熱重分析法測定大米中淀粉含量54-59
- 5.4.2 精密度與準確度試驗59-62
- 5.5 本章小結62-64
- 結論64-65
- 參考文獻65-71
- 致謝71-72
- 個人簡歷7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建剛;李生泉;張麗;;微量淀粉含量測定的新方法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6期
2 王聯(lián)芝;;熱分析法鑒別不同生長年限花魔芋精粉的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4期
3 袁龍;鄭豐;謝映松;胡永華;;不同類型煙草樣品的熱分析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0期
4 張名楠;杜理華;;食用油的熱穩(wěn)定性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8期
5 陶明;羅茜;黃燕;;彝藥翻白草和?诖痰募t外及熱分析鑒別[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2年21期
6 陳娟娟;楊海真;;熱重分析(TG)與質譜分析(MS)聯(lián)用技術在環(huán)境領域應用前景分析[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07年04期
7 楊協(xié)力;朱文學;劉麗莉;;DSC在食品加工與貯藏中的應用及發(fā)展趨勢[J];保鮮與加工;2008年04期
8 胡小安,管春平,王浩華;熱分析的現(xiàn)狀及進展[J];楚雄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3期
9 曾凡逵;趙鑫;周添紅;劉剛;;雙波長比色法測定馬鈴薯直鏈/支鏈淀粉含量[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2年01期
10 許冬青;彭黔榮;楊敏;王玉平;周淑平;張婕;;煙草中淀粉測定方法研究現(xiàn)狀與探討[J];耕作與栽培;2011年03期
本文關鍵詞:熱分析法測定玉米和大米淀粉含量的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676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676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