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選修課《化學史》學習評價改革的嘗試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12:26
化學史教育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對高校選修課《化學史》學習評價的方式、量規(guī)及成績構成進行改革,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總結評價改革實施的效果。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20,(0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學生學習評價方式及依據(jù)
二、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及其優(yōu)勢
1.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2.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三、評價量規(guī)及成績構成
1. 作品評價
2. 過程評價
3. 檔案袋評價
4. 成績構成。
四、評價改革實施的優(yōu)勢與效果
1. 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 體現(xiàn)了學習活動的建構性。
3. 體現(xiàn)了學習過程的交互性。
4. 體現(xiàn)了學習資源的開放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 王秀華. 高等理科教育. 2012(02)
[2]量子力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究[J]. 陳高,孔梅,茍麗丹,朱瑞晗,薛玲玲.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0(07)
本文編號:3500909
【文章來源】: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 2020,(02)
【文章頁數(shù)】:2 頁
【文章目錄】:
一、學生學習評價方式及依據(jù)
二、評價方式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及其優(yōu)勢
1. 評價方式的多元化。
2. 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三、評價量規(guī)及成績構成
1. 作品評價
2. 過程評價
3. 檔案袋評價
4. 成績構成。
四、評價改革實施的優(yōu)勢與效果
1. 體現(xiàn)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2. 體現(xiàn)了學習活動的建構性。
3. 體現(xiàn)了學習過程的交互性。
4. 體現(xiàn)了學習資源的開放性。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高校研究性教學課程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 王秀華. 高等理科教育. 2012(02)
[2]量子力學課程教學模式的探究[J]. 陳高,孔梅,茍麗丹,朱瑞晗,薛玲玲. 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2010(07)
本文編號:35009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500909.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