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相氮化碳基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的制備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3-04 19:54
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已經(jīng)引發(fā)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和能源短缺問題,半導體光催化被認為是解決這些問題的有效技術手段之一。在各種光催化劑中,石墨相氮化碳(CN)作為一種無金屬成分、綠色環(huán)保、高化學穩(wěn)定性和獨特物理化學性質(zhì)的可見光響應光催化劑,引起了廣泛關注。CN光催化劑已被廣泛應用于水污染處理,二氧化碳還原,分解水制氫和催化有機反應等方面。然而,CN存在比表面積低和光生載流子復合率高等不足之處,這極大的限制其光催化性能。近十年來,基于CN的異質(zhì)結構因其能夠有效提高光催化性能而引起了全世界科學家的關注。本論文主要研究CN基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的制備及性能,選用鎢酸鉍(BW)和釩酸鉍(BV)這兩種鉍基半導體與CN形成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研究其在可見光下對芐胺氧化的催化性能和機理。同時選用石墨烯量子點(GQDs)來修飾石墨相氮化碳納米棒(CNNR),得到的GQDs/CNNR光催化劑實現(xiàn)對抗生素的高效去除。相關工作如下:1.石墨相氮化碳/鎢酸鉍(CN/BW)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是通過在CN表面上水熱生長BW制備的。表征結果表明,復合材料很好地耦合在一起,并且形成Ⅱ型能帶結構能有效促進光生電子空穴對的分離。以芐胺氧化反應為模型研...
【文章來源】: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CN的光催化機理[23L??23
圖13肖特堪結M
浙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石墨相氮化碳基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的制備及光催化性能研宂??Metal-like??VB^??D^S?h1?h'??DV??圖13肖特堪結M。??Fig.?1.3?Schottky?junction1671.??1.3.4.2無機半導體/石墨相氮化碳異質(zhì)結??CN與半導體耦合是提高空間電荷遷移和分離的有效方法。原則上,由于兩個不同的??半導體(SI和S2)的能帶結構不相等,在這種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中形成了清晰的界面。半導體??/CN異質(zhì)結構中有兩個潛在的雙電荷轉(zhuǎn)移途徑,即II型異質(zhì)結和直接Z型異質(zhì)結機制(閣??1.4)。通常,對于常規(guī)的II型異質(zhì)結電荷轉(zhuǎn)移機制(圖1.4a),?S1的導帶(VB)和價帶(CB)電??位高于S2。結果,光誘導的電子從S1的CB遷移到S2的CB,同時剩余的空穴從S2的??VB遷移到S1的VB。最終,在S2的CB上積累的電子和S1的VB上積累的空穴將與光??催化體系中的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而在直接的Z型異質(zhì)結機理(圖1.4b),在S2的CB上激發(fā)的??電子通過橫截面轉(zhuǎn)移到S1的VB,隨后在其上消耗空穴。同時,電子和空穴分別在S1的??CB和S2的VB?I'.有效分離,它們通常具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迄今為止,經(jīng)制造出??了多種基于CN的半導體異質(zhì)結構??⑻?M?(b)??'?▲?hv?〇2*'?hv??c ̄?C'???c_?c_??CB?個?j??.?c ̄?c ̄?°2?〇2?CB?個?e_?e_??個CB?個CB??H2〇?VB?2?VB??h丨?h丨 ̄?VB?h1?h*?VB?H2°???OH?h*?hf1?h'?h'?^??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g-C3N4界面改性:摻雜金屬硫化物構建新型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的能源轉(zhuǎn)換展望(英文)[J]. 任亦杰,曾德乾,Wee-Jun Ong. 催化學報. 2019(03)
本文編號:3063816
【文章來源】:浙江理工大學浙江省
【文章頁數(shù)】:8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2CN的光催化機理[23L??23
圖13肖特堪結M
浙江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石墨相氮化碳基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的制備及光催化性能研宂??Metal-like??VB^??D^S?h1?h'??DV??圖13肖特堪結M。??Fig.?1.3?Schottky?junction1671.??1.3.4.2無機半導體/石墨相氮化碳異質(zhì)結??CN與半導體耦合是提高空間電荷遷移和分離的有效方法。原則上,由于兩個不同的??半導體(SI和S2)的能帶結構不相等,在這種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中形成了清晰的界面。半導體??/CN異質(zhì)結構中有兩個潛在的雙電荷轉(zhuǎn)移途徑,即II型異質(zhì)結和直接Z型異質(zhì)結機制(閣??1.4)。通常,對于常規(guī)的II型異質(zhì)結電荷轉(zhuǎn)移機制(圖1.4a),?S1的導帶(VB)和價帶(CB)電??位高于S2。結果,光誘導的電子從S1的CB遷移到S2的CB,同時剩余的空穴從S2的??VB遷移到S1的VB。最終,在S2的CB上積累的電子和S1的VB上積累的空穴將與光??催化體系中的物質(zhì)發(fā)生反應。而在直接的Z型異質(zhì)結機理(圖1.4b),在S2的CB上激發(fā)的??電子通過橫截面轉(zhuǎn)移到S1的VB,隨后在其上消耗空穴。同時,電子和空穴分別在S1的??CB和S2的VB?I'.有效分離,它們通常具有較高的氧化還原電位。迄今為止,經(jīng)制造出??了多種基于CN的半導體異質(zhì)結構??⑻?M?(b)??'?▲?hv?〇2*'?hv??c ̄?C'???c_?c_??CB?個?j??.?c ̄?c ̄?°2?〇2?CB?個?e_?e_??個CB?個CB??H2〇?VB?2?VB??h丨?h丨 ̄?VB?h1?h*?VB?H2°???OH?h*?hf1?h'?h'?^??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g-C3N4界面改性:摻雜金屬硫化物構建新型異質(zhì)結光催化劑的能源轉(zhuǎn)換展望(英文)[J]. 任亦杰,曾德乾,Wee-Jun Ong. 催化學報. 2019(03)
本文編號:306381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306381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