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Keggin型雜多鎢酸鹽的有機-無機雜化化合物的合成,結構表征和性質(zhì)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9-09 08:31
本論文選取鄰菲Up啉(Phen)、3-氨基吡嗪-2-羧酸(Hapca)為有機配體,硝酸銅、硝酸鉻為金屬源,分別與Keggin型多酸(鹽)H4SiW12O40·nH2O和(Bu4N)4H2[ZnW12O40]在水熱和常規(guī)條件下進行反應,通過對反應溫度、原料、原料的配比和pH的調(diào)節(jié),合成了三個結構新穎的有機-無機雜化化合物;衔锏木w結構是由單晶X-射線衍射儀測定的,然后利用IR、元素分析、PXRD、熱重對其性質(zhì)進行表征,并初步研究了它們的固體熒光性質(zhì)以及化合物2的紫外可見光譜和化合物3的光催化性質(zhì)。合成的三種新化合物為:[{Cu(phen)2}2(SiW12O40)](1)單斜晶系,Pn 空間群,晶胞參數(shù)為 a= 13.542(5)A,b=12.288(5)A,c= 19.826(5)A,ββ = 93.267(5)°,V= 3294(2)A3,Z = 2。[Cr(apca)2(H20)2]4[SiW12O40]·12H2O(2)四方晶系,I41/a 空間群,晶胞參數(shù)為 a =30.927(5)A,b = 30.927(5)A,c = 10.910(5)A,α = β = γ = 90.000(5)°,V= 10435(6)A3,Z = 4。[{Cu(phen)(H2O)2}2{Cu(phen)(H2O)}(ZnW12O40)].2H2O(3)單斜晶系,P2(1)/n 空間群,晶胞參數(shù)為 a =14.142(4)A,b = 23.063(7)A,c= 19.345(5)A,,= 93.970(5)°。,V= 6294(3)A3,Z=4;衔1的不對稱單元由一個[SiW12O40]4-和兩個配合物單元[Cu(phen)2]2+構成。其中[SiW12O40]4-具有典型的Keggin陰離子結構,在化合物中作為二齒配體,通過端氧原子與2個Cu2+連接形成電中性的分子。配合物單元[Cu(phen)2]2+中的Cu2+均為五配位,配位后形成的幾何構型為畸變的四方錐;衔1經(jīng)鄰菲Up啉間的π-π相互作用及多陰離子與有機配體之間的C-H…O氫鍵作用形成了 3D的超分子結構。常溫下固體化合物1在505 nm處展現(xiàn)了一個熒光譜帶,而鄰菲羅啉的發(fā)射峰是在380 nm處,由此可知化合物1的譜帶紅移了 125 nm。譜帶的紅移可能是由于金屬到配體的電荷轉移躍遷導致的;衔2中的[SiW12O40]4-和配離子[Cr(apca)2(H2O)2]+都是分立的單元;衔2的固態(tài)3D結構的形成不僅有氫鍵的作用,還包含著π-π的相互作用;衔2結構中的一個特點是:在3D結構中存在兩種類型的孔道,一個孔道中是多陰離子,另一個孔道中是游離水,這兩種類型的孔道相互交替排列;衔2在波長為435 nm處顯示一個熒光譜帶,可能歸屬于配體內(nèi)部的π-π躍遷。化合物3是一個基于[ZnW12O40]6-多陰離子的有機-無機雜化化合物。[ZnW12O40]6-具有典型的Keggin陰離子結構。配離子中的Cu1、Cu2、Cu3都是五配位的,配位構型為四方錐。多陰離子通過兩個端氧原子與Cu1相連形成1D鏈,1D鏈通過氫鍵和π-π相互作用形成3D超分子結構。在紫外光照射下,化合物3對有機染料亞甲基藍的降解有著一定的催化效果,是一種潛在的光催化劑。
【學位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O641.4
本文編號:2814747
【學位單位】:東北師范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O641.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劉婷玉;陳義平;黃曉輝;陳寧;黃夢夢;孫燕瓊;;Comparing the Structures of Two Allomorphic Polyoxotungstates and the Difference in Weak Interactions by Thermal-dependent 2D-COS IR to Identify[J];結構化學;2015年11期
2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upported Tungstozincate Bridged by Co(Ⅱ) Complex Fragment[J];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2008年06期
3 胡長文,許林,王恩波;雜多金屬氧酸鹽的磁性[J];科學通報;1998年12期
4 劉術俠,劉彥勇,劉杰,李白濤,王恩波;鉬系雜多、同多配合物抗腫瘤活性(Ⅱ)[J];應用化學;1996年02期
本文編號:28147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81474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