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蝦蛋白致敏小鼠模型構建及主要過敏原的雙向電泳聯(lián)合質譜鑒定
發(fā)布時間:2019-08-08 17:49
【摘要】:目的:構建中國對蝦蛋白致敏小鼠模型并研究關鍵過敏原。方法:采用液氮研磨結合裂解液裂解對蝦肌肉提取蛋白浸出液,用不同劑量的中國對蝦蛋白和弗氏佐劑的混合液腹腔注射誘發(fā)ICR小鼠致敏,采用間接ELISA方法檢測小鼠血清中過敏原特異性IgE和IgG1水平在激發(fā)期不同時間點的變化,并觀察致敏小鼠行為評分,建立動物致敏模型;利用雙向電泳分離蝦蛋白,并與陽性血清免疫印跡,從而通過質譜分析其主要過敏原。結果:3組不同劑量的蝦蛋白浸出液都能使小鼠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過敏癥狀,且劑量越高過敏反應越顯著;其中,高劑量組(1.0 mg)小鼠血清特異性IgE和IgG1抗體含量顯著升高(P0.05),出現(xiàn)瘙癢、嘴角紅腫等現(xiàn)象,過敏癥狀最顯著。通過雙向電泳聯(lián)合質譜鑒定發(fā)現(xiàn),能與陽性血清反應的蛋白有兩種,一種蛋白分子質量為40.2ku,等電點分別為6.0和6.2,經比對為精氨酸激酶;另一種蛋白分子質量為35.8 ku,其等電點為4.6,經比對為原肌球蛋白,通過Mascot數據庫分析比較得到這兩種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結論:中國對蝦蛋白可引起小鼠過敏反應,其主要過敏原為原肌球蛋白和精氨酸激酶,其中精氨酸激酶可能存在不同蛋白質修飾的兩種形式。
【圖文】:
中國食品學報2017年第12期0.60.50.40.30.2吸光值/OD595nmy=0.5389x+0.2866R2=0.996400.10.20.30.40.5蛋白質量濃度/μg·μL-1圖1中國對蝦蛋白浸出液含量的標準曲線Fig.1Thestandardcurveofshrimpproteinconcentration電泳等多個步驟,之后經過考馬斯亮藍R250染色,用超純水脫色至蛋白點清晰可見,后在成像系統(tǒng)中拍照,通過雙向電泳分析軟件進行蛋白點分析。1.2.6免疫印跡鑒定中國對蝦主要過敏原待雙向電泳結束后,二向膠直接進行Westernblotting。先將與膠等大的PVDF膜浸入100%甲醇中15s,取出膜將凝膠、濾紙一起浸入轉膜緩沖液中平衡10min。在半干式電轉移儀上按照從正極到負極的順序依次放置2層濾紙、PVDF膜、凝膠、2層濾紙,每層均精確對齊并排除氣泡,按15V恒壓轉移2h,電轉移結束后,取出PVDF膜,用PBS-T洗液洗滌數次,加入5%脫脂奶粉4℃封閉過夜,棄封閉液,用PBS-T洗液洗滌數次,加入適度濃度稀釋的過敏小鼠血清一抗,對照組加入過敏前小鼠血清,4℃下孵育過夜,用PBS-T洗液洗滌數次,加入適度濃度稀釋的HRP標記大鼠抗小鼠IgE二抗,在室溫下孵育2h,用PBS-T洗液洗滌數次,最后在暗室中將ECL發(fā)光A液、B液加到PVDF膜上,進行壓片、顯影、定影,最后在暗格中檢測信號并拍照保存。1.2.7中國對蝦過敏原蛋白質組學研究1.2.7.1酶解主要參考Addis等[6-7]的處理方法進行修改,將差異蛋白點從凝膠上挖出,放入處理過的1.5mLEP管中,用超純水反復沖洗后,進行差異蛋白點膠內酶切。主要步驟為(1)脫色:加入50μL脫色液進行脫色,使蛋白質點由深褐色變成無色透明。用100mmol/L碳酸氫銨沖洗凝膠后,用50%乙腈脫水使其變?yōu)榘咨,冷凍干燥;?)酶解:蛋白點溶于50mmol/LNH4HC
第17卷第12期低劑量組對照組543210行為打分71421283542時間/d高劑量組對照組543210行為打分71421283542中劑量組對照組543210行為打分71421283542543210行為打分對照組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組別(a)低劑量組(b)中劑量組(c)高劑量組(d)3個劑量組比較圖3中國對蝦蛋白不同劑量組不同激發(fā)期小鼠行為打分Fig.3Thesymptomscoreofsensitizedmiceindifferenttimeperiods注:M:標準分子質量;1:蝦肌肉蛋白樣品。圖2中國對蝦肌肉蛋白的SDS-PAGE分析Fig.2SDS-PAGEanalysisofshrimpmuscleprotein高的蛋白主要位于32~42ku,約占總蛋白的35%,而中國對蝦的主要過敏原的分子質量也集中在這一范圍,所以通過此裂解液得到的蝦蛋白浸出液效果較好,為后續(xù)ICR小鼠致敏實驗及過敏原鑒定奠定了基矗2.3ICR小鼠致敏模型的建立用提取的蝦蛋白浸出液免疫小鼠使小鼠致敏,經過一個多月飼養(yǎng)后取血處死,在每個時間段進行小鼠過敏行為打分,結果見圖3。處死后得到的血清通過間接ELISA法測定血清中的IgE和IgG1水平,以不同時期為橫坐標,以在490nm和450nm波長下分別測得的吸光值為縱坐標,得到圖4和圖5。在行為打分和IgE、IgG1的表中得到,隨著時間的延長,小鼠行為分數越來越高,說明小鼠致敏效果明顯,且IgE和IgG1水平也逐步呈上升趨勢。由圖3~圖5可見,3種劑量組的致敏效果明顯都比對照組高(P<0.05),,且隨著劑量的增加,行為分數和IgE、IgG1的水平也越來越高。結果表明,3組不同劑量的蝦蛋白浸出液都能使小鼠致敏,且劑量越高小鼠過敏反應越顯著。時間/d中國對蝦蛋白致敏小鼠模型構建及主要過敏原的雙向電泳聯(lián)合質譜鑒定時間/
【作者單位】: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571770)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LY14C200001)
【分類號】:O657.63;TS201.6
本文編號:2524508
【圖文】:
中國食品學報2017年第12期0.60.50.40.30.2吸光值/OD595nmy=0.5389x+0.2866R2=0.996400.10.20.30.40.5蛋白質量濃度/μg·μL-1圖1中國對蝦蛋白浸出液含量的標準曲線Fig.1Thestandardcurveofshrimpproteinconcentration電泳等多個步驟,之后經過考馬斯亮藍R250染色,用超純水脫色至蛋白點清晰可見,后在成像系統(tǒng)中拍照,通過雙向電泳分析軟件進行蛋白點分析。1.2.6免疫印跡鑒定中國對蝦主要過敏原待雙向電泳結束后,二向膠直接進行Westernblotting。先將與膠等大的PVDF膜浸入100%甲醇中15s,取出膜將凝膠、濾紙一起浸入轉膜緩沖液中平衡10min。在半干式電轉移儀上按照從正極到負極的順序依次放置2層濾紙、PVDF膜、凝膠、2層濾紙,每層均精確對齊并排除氣泡,按15V恒壓轉移2h,電轉移結束后,取出PVDF膜,用PBS-T洗液洗滌數次,加入5%脫脂奶粉4℃封閉過夜,棄封閉液,用PBS-T洗液洗滌數次,加入適度濃度稀釋的過敏小鼠血清一抗,對照組加入過敏前小鼠血清,4℃下孵育過夜,用PBS-T洗液洗滌數次,加入適度濃度稀釋的HRP標記大鼠抗小鼠IgE二抗,在室溫下孵育2h,用PBS-T洗液洗滌數次,最后在暗室中將ECL發(fā)光A液、B液加到PVDF膜上,進行壓片、顯影、定影,最后在暗格中檢測信號并拍照保存。1.2.7中國對蝦過敏原蛋白質組學研究1.2.7.1酶解主要參考Addis等[6-7]的處理方法進行修改,將差異蛋白點從凝膠上挖出,放入處理過的1.5mLEP管中,用超純水反復沖洗后,進行差異蛋白點膠內酶切。主要步驟為(1)脫色:加入50μL脫色液進行脫色,使蛋白質點由深褐色變成無色透明。用100mmol/L碳酸氫銨沖洗凝膠后,用50%乙腈脫水使其變?yōu)榘咨,冷凍干燥;?)酶解:蛋白點溶于50mmol/LNH4HC
第17卷第12期低劑量組對照組543210行為打分71421283542時間/d高劑量組對照組543210行為打分71421283542中劑量組對照組543210行為打分71421283542543210行為打分對照組低劑量組中劑量組高劑量組組別(a)低劑量組(b)中劑量組(c)高劑量組(d)3個劑量組比較圖3中國對蝦蛋白不同劑量組不同激發(fā)期小鼠行為打分Fig.3Thesymptomscoreofsensitizedmiceindifferenttimeperiods注:M:標準分子質量;1:蝦肌肉蛋白樣品。圖2中國對蝦肌肉蛋白的SDS-PAGE分析Fig.2SDS-PAGEanalysisofshrimpmuscleprotein高的蛋白主要位于32~42ku,約占總蛋白的35%,而中國對蝦的主要過敏原的分子質量也集中在這一范圍,所以通過此裂解液得到的蝦蛋白浸出液效果較好,為后續(xù)ICR小鼠致敏實驗及過敏原鑒定奠定了基矗2.3ICR小鼠致敏模型的建立用提取的蝦蛋白浸出液免疫小鼠使小鼠致敏,經過一個多月飼養(yǎng)后取血處死,在每個時間段進行小鼠過敏行為打分,結果見圖3。處死后得到的血清通過間接ELISA法測定血清中的IgE和IgG1水平,以不同時期為橫坐標,以在490nm和450nm波長下分別測得的吸光值為縱坐標,得到圖4和圖5。在行為打分和IgE、IgG1的表中得到,隨著時間的延長,小鼠行為分數越來越高,說明小鼠致敏效果明顯,且IgE和IgG1水平也逐步呈上升趨勢。由圖3~圖5可見,3種劑量組的致敏效果明顯都比對照組高(P<0.05),,且隨著劑量的增加,行為分數和IgE、IgG1的水平也越來越高。結果表明,3組不同劑量的蝦蛋白浸出液都能使小鼠致敏,且劑量越高小鼠過敏反應越顯著。時間/d中國對蝦蛋白致敏小鼠模型構建及主要過敏原的雙向電泳聯(lián)合質譜鑒定時間/
【作者單位】: 浙江工商大學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浙江省食品安全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1571770) 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LY14C200001)
【分類號】:O657.63;TS201.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牛立元;沈振國;;植物及土壤中乙二胺二琥珀酸金屬復合物的離子色譜分析與質譜鑒定[J];色譜;2009年06期
2 胡煒;付強;朱平川;楊麗;劉振方;張明;;用于質譜鑒定蛋白質膠內酶解方法的優(yōu)化[J];南方農業(yè)學報;2011年07期
本文編號:252450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huaxue/2524508.html
教材專著